《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内容包括:木其河林场战地旧址、西团山战斗遗址、小柳树河子战地旧址、抗联智取八道江战斗遗址、红土崖伏击战遗址、旱葱沟伏击战遗址、里岔沟突围纪念地、小汤河战斗遗址、板石沟战斗遗址、巴里西岗战斗址等。
《华阳国志》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从前的目录书,或者把它列为霸史,或者把它列为伪史,也有归入别名或杂史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列入地方志。根据它叙述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来看,作为地方志比较合理。 这部书的作者常璩,字道将,蜀郡江源县(今四川崇州市一带)人。生平事迹不详,巴氐人李雄、李特有四川一带建立了成汉政权,他曾在这个政权任散骑常侍、掌著作。晋穆帝和三年(公元347年),晋朝派大将桓温南下进攻成汉,他曾劝李势投降,桓温以常璩为参军,随至建康。他的著作除《华阳国志》见存外,其余都佚亡了。 《华阳国志》共十二卷,包括巴、汉中、蜀、南中、公孙述刘二牧、刘先主、刘后主、大同、李特雄期寿势各志、先贤仕女总赞、后贤志,卷末为序志并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名录。记录
《济南市志3:1986-2010》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全面客观记述济南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努力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点。 《济南市志3:1986-2010》为《济南市志(1840-1985》>的续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2010年,部分内容适当上溯或下延。 体裁,以志为主,述、记、传、图、表、录辅之;结构为卷、篇、章、节体,部分节下设目和子目。图片使用与文字同步,力求图文并茂,扩大信息量,增强可读性。
《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内容包括:木其河林场战地旧址、西团山战斗遗址、小柳树河子战地旧址、抗联智取八道江战斗遗址、红土崖伏击战遗址、旱葱沟伏击战遗址、里岔沟突围纪念地、小汤河战斗遗址、板石沟战斗遗址、巴里西岗战斗址等。
本书是一部编年体大事记,按年、月、日顺序逐年逐月逐日记载历史事实,一事一条,每事均附有史料原文及其出处,所选材料均出自正史和实录,主要记录了大同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分为先秦、秦汉等十章,以期表述其发展和演变的轨迹。
客观的记录,构成了《越地乡韵》质朴、凝重的基调。无论是湖光山色、自然野趣,还是华美古筑、印象乡民,都让人领略到岁月的积淀之美,感受到“去乡村发现美,用文化提升美”的过程之美。 如果说光与影构成了自然、历史和生活的画卷,那么,《越地乡韵》图说就是谛视绍兴乡村之美的窗口,寻觅绍兴乡村之美的向导,她既令人品味和追怀,又令人感悟和怡情。
《华阳国志》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从前的目录书,或者把它列为霸史,或者把它列为伪史,也有归入别名或杂史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列入地方志。根据它叙述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来看,作为地方志比较合理。 这部书的作者常璩,字道将,蜀郡江源县(今四川崇州市一带)人。生平事迹不详,巴氐人李雄、李特有四川一带建立了成汉政权,他曾在这个政权任散骑常侍、掌著作。晋穆帝和三年(公元347年),晋朝派大将桓温南下进攻成汉,他曾劝李势投降,桓温以常璩为参军,随至建康。他的著作除《华阳国志》见存外,其余都佚亡了。 《华阳国志》共十二卷,包括巴、汉中、蜀、南中、公孙述刘二牧、刘先主、刘后主、大同、李特雄期寿势各志、先贤仕女总赞、后贤志,卷末为序志并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名录。记录
本书讲述了数百年间华南一条大江流经地域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及其社会组织变迁的若干故事,并试图以此表达对我们这个国家整体历史某些侧面及其相关机制的理解。窃以为,一位好的历史学家,在以专业的笔调描述、讨论其研究对象时,其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应该若隐若现地怀有一点当代的关怀。这也是一项与个人的情感可以交融在一起的研究,学术传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赋予这样的工作以独特的魅力。
《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内容包括:木其河林场战地旧址、西团山战斗遗址、小柳树河子战地旧址、抗联智取八道江战斗遗址、红土崖伏击战遗址、旱葱沟伏击战遗址、里岔沟突围纪念地、小汤河战斗遗址、板石沟战斗遗址、巴里西岗战斗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