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所选的江南会馆文书分为七类,每类作为一章,包括:慈善、工商、捐赠、土地房产、征借、租佃、其他。每一章包含本类文书的概述,文书的原图及释文,并在需要说明之处加注阐释。本书将清代康熙年间到1953年
《大同史话》是浓缩了古城大同2300多年发展变化历史的通俗读本。本书引言高屋建瓴,引发共鸣,开宗明义地介绍了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发生在大同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全书深入浅出,以叙事结合引述典籍的方法分别展示了大同古城的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名胜景观以及现代风貌,使人感到了巨观、锁钥、古都、名城特有的精神风貌。
《戊戌奏稿》是康有为在1898年间向光绪帝上呈的变法奏疏的辑录。收录康有为1898年(戊戌)正月至七月间所撰奏疏17篇,奏疏存目13篇(无正文),进呈编书序文5篇,补录奏疏3篇,共计38篇。《戊戌奏稿》刊行以来,长期被人们视为信史,成为学术界据以研究戊戌变法运动以及戊戌时期康有为思想和政治主张的重要史料。《公车上书记》是中日甲午战后,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万言书。集中抒发了国人“筹战守”“图自强”的愿望,全面地反映维新派变法革新的主张,其中提出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设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故而被认为是维新派的纲领性文献。另,书后有公车上书名录,记载了当时参与上书的所有人姓名,籍贯等信息,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公车上书的历
《符号江苏:南京云锦》以锦绣中华与丝绸之路开篇,由虎踞龙蟠南京城,谈到云锦最主要的用武之地——皇帝的龙袍。“大花楼”和繁花团,即云锦的技艺与图案是本书着墨最重之处,在这一部分,题材丰富、色彩绚烂的文物、纹样图片凸显出云锦的和谐典丽之美。与以往同题材的图书不同,《符号江苏:南京云锦》尤其重视从人文艺术的角度,阐明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既避免不谙此道的读者如入五里雾中,又很好地还原了南京云锦的历史面貌。
本书是南强史学丛书中的一本,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古老城市,与台湾一水之隔,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首批的历 史文化名城。泉州古港实是泉州人民的生命线。“港口兴,泉州兴”,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构成的古刺桐港(亦称泉州港)。东面沿海的刺桐港是宋元时期我 国和世界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我国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对泉州港考古与海外交通史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