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已获2024年度 出版基金资助,并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党的十八大以来, 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全书汇集了2012—2023年共12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20个考古发现,年代跨度达百万年,地域涵盖中原及边疆地区,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其中的良渚、石峁、三星堆等考古项目 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关注度。编写者结合文物考古领域前沿研究成果,阐释解读考古发现,包括遗址概况、考古发掘经过和成果、学术意义及价值等,并配图呈现遗址环境、发掘工作场景、出土精美文物,意在系统回顾总结、全面展示新时代以来中国在文物考古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成果。
“亲历中国考古”丛书(全八册)介绍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几大考古发现,包括曾侯乙墓、满城汉墓、西汉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秦兵马俑、法门寺地宫、敦煌石窟、楼兰和尼雅。丛书的作者多数亲临考古发掘现场,主持或参与文物的发掘、保护、研究、展览等工作,取得了令学界瞩目和认可的成就。他们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文明重现天日的惊心动魄的过程,以及出土文物对于文明存续和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
本图录以2012年以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主,汇集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400件近期新考古出土文物,以“走向文明”“协和万邦”“海宇攸同”“殊方共享”四个部分,生动讲述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较为完整呈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现为商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通济渠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一段,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时间流逝,大运河故道遗址已埋藏于地下,夏邑县济阳镇西街大运河水面,是河南省境内专享保存的一段活着的运河,她的专享性,对于隋唐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今天人们借助于她可以窥见沉睡于大地之下大运河的真容。
《千年邢窑》主要收录了博物馆(院、处、所),国外部分博物馆,以及民间收藏的邢窑文物精品近300件,窑址或墓葬残器及标本资料百余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邢瓷从北朝经隋唐五代到宋金元时期近千年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部融历史、文化、史料、鉴赏、趣味为一体的开创性图书。我们认为这部书对研究邢历史、探讨邢遗产、弘扬邢文化具有的价值。相信它的出版发行对人们深刻认识鉴别邢窑产品,强化对邢窑窑址的保护、发掘、宣传和对邢窑及产品的深入研究,以及筹建邢州瓷窑博物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東漢三國陵墓雕塑上承西漢,下啟兩晉南北朝,在中國古代陵墓雕塑 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陵園墓地大型石雕走向成熟,形成了在神道上列置石人、石獸及石柱(闕》的模式,對後代影響極大。墓室及葬具浮雕,長於處理情節性和複雜性圖像,雕刻技藝顯著提高。木雕俑像在河西地區延續。青銅雕塑以西南地區的銅車馬具有代表性,其造型嚴謹,格調寫實奔放。川渝地區的墓俑以石俑和陶俑稱著,數量眾多,内容豐富,形象生動,於東漢中期至蜀漢前期達到鼎盛。中原地區陶俑,樂舞俑及畜禽、燈具、樓閣模型成為亮點,表達昇倦意願,生活趣味濃厚。兩廣地區墓俑,形象稚拙而富有生氣,房屋模型、人形座陶燈别具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東吴陶瓷俑像及魂瓶,製作精緻,風格獨特。佛像題材及其造型兀素初次影響到陵墓雕塑,表現為一種新的倦佛模式和墓俑
东马坊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高桥街道东马坊村,经 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8-2019年对东马坊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确定其在秦末汉初之际,为“三秦”之一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之前名“灋丘”,《汉书·地理志》载其“周曰大丘,懿王都之。
本研究从众多馆藏碑帖善本中遴选了十五种学术价值优选的宋元拓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文献考证、图像分析、数据统计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首次尝试全面、系统回顾馆藏碑帖、特别是宋元拓本的的入藏过程,梳理馆藏宋元拓本收藏格局形成的历史脉络。其次,对馆藏宋元拓本进行了全景式的整理,从拓本的题签、版本、题端、钤印、题跋等几个构成碑帖拓本的主要学术要素入手,力争全面呈现馆藏宋元拓本的精神风貌和学术内涵。再次,为了更加准确地对馆藏宋元拓本进行学术评价,将馆藏置于国内外宋元拓本收藏现状的大背景下,尽量勾勒出国博馆藏宋元拓本与其他现存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身特色。
2010年9月17日,山东省菏泽市国贸中心建筑工地发现一艘古代沉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菏泽市文物事业管理处(现菏泽市文物研究院)随即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沉船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书为该考古挖掘工作的归纳总结,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概述,介绍本项目的实施背景。第二章介绍文物基本信息、保护修复目标、保护修复原则、项目组织及实施进度等项目实施要素。第三章介绍文物分析测试相关内容。第四章、第五章分别为陶瓷器、金属器文物保护修复具体流程。第六章为相关研究与讨论。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收获和不足,并针对下一步文物保存提出建议。菏泽元代沉船出土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宋元时期运河文化、陶瓷工艺等课题的珍贵遗存和重要载体。
《汉画总录》包括编号、图片、图片说明、图像数据、文献目录、索引六部分内容。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淮安地区是汉代画像石主要的画像石出土地之一。本卷延续之前《汉画总录》的整体体例,著录条目 加完整详细,花费很长时间对当地的画像石进行测量、拍照,同时利用研究文献数库和古文献数据库对图像进行了检验和研究,是目前 为完整全面对当地画像石进行的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