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是第二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九十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无
《初学编:甲金文论著选读、甲骨选片》摘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甲金文论著方面的选读和甲骨选片的研究。甲骨文、金文,尤其是甲骨文,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宝库和迷宫,而藏家、注释家之蜂起,百花竞秀,正是学术繁荣之盛况。《初学编:甲金文论著选读、甲骨选片》的摘录,也是不拘一家,而是博彩众家。
《简帛》是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级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围绕相关的三个层面:一以战国文字为主的古文字研究,二以简帛为主的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三以简帛资料为主要着眼点的先秦、秦汉史研究,发表论文和动态、评介、资料性文字。集刊实行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坚持原创性、规范化、国际性,每年出版一辑。
罗振玉,语言文字学家,在甲骨文研究者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这本书即为其甲骨文研究之证明。在这里,他释出了单字近五百个,其中多得到学界认可。他还了对卜辞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书本将卜辞分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渔、卜征伐、卜禾、卜风雨等8类,为后世的甲骨分类研究开创了先例。
陆机,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地位的作家,被誉为 西晋第一大家 ,其《文赋》最为著名,诗歌开一代风气,其文集历代以来没有完整的注本。 刘运好教授积十余年之功,全面整理该书,在《陆士衡文集》基础上,辑佚补遗,是迄今最完备的本子,加以题解、校勘、注释、评笺、备考,录年谱、传记和评论资料等堪称陆机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者,代表了陆机研究的成果。
魏启鹏先生为四川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近年来一直从事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已出版多部著作。本稿(含《郭店楚简〈五行〉笺证》、《马王堆帛书〈德行〉校释》)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失传两千多年的佚籍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以内外证结合,参照发明,对其内容及章句进行了较详细的笺释,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除此之外,该稿还附录了一些相关的作者本人和别人的研究文章,使读者对全书的内容及性质有较完整的认识。
《简帛(第3辑)》是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计划围绕以战国文字为主的古文字研究,以简帛为主的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以简帛资料为主要着眼点的先秦、秦汉史研究等几个方面,发表论文和动态、评介、资料性文字,以作为简帛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本辑《简帛(第3辑)》为2007年简帛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共收录四十余篇国内外学者的论文,从多种维度对上博、郭店、包山、里耶、张家山、马王堆、孔家坡、走马楼等出土的简帛资料进行探讨,其中既有像裘锡圭、夏含夷等这样的著名学者的重要论文,同时对于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成果,采用匿名评审的方式,也著意刊发。对于简帛的学术研究而言,无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