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史书卷帙浩繁,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要读通几千年的史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本书使我们认识到,不管朝代如何 迭,风云如何变幻,地理因素的作用始终至关重要。本书以地理单元为轴心,通过纵向讲史的方式,对各个地理单元的形成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还穿插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典故。通读本书,读者可轻松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地理为视角,以将各大文明联结一体的大航海时代为切入点,解读世界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以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欧洲人航海线路的开拓为行文脉络,通过地形图和航海图,对航线经由地区的地理、气候、季风、洋流作了简练介绍,对它们和航线走向及人类历史进程的关系作了得当分析。本书也梳理了大航海时代的推动者与波及者的文明形态,分析了各个文明的特性及其背后的地
书作家埃里克·韦纳不是天才,变成爱因斯坦一样智商的人是不可能了,不过他的女儿可能还有机会。因此,他踏遍全球7座文化名城,研究历史上创造型天才涌现的时间和地点,进而思考如何在家中创造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将旅行游记、人物传记、历史与社会学的思考合为一体,一路上有很多发现:为何混乱的环境有利于天才涌现(贝多芬是个十足的懒虫),为何行走有利于思考(即使是在跑步机上),为何牡蛎对于启蒙运动至关重要,为何没有瘟疫爆发文艺复兴可能不会发生?…… 天才不仅仅是基因或勤奋与否的问题,孕育天才关键在于文化。这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大众责任,正如《天才地理学》中所述“村落抚养孩子,城市培养天才。”
《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以时间为序,以地图为平台,系统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约14年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内容。全书共编辑设计了81幅地图,收录照片288幅,精炼史料文字7万余字。通过精心设计,从时间和空间上展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程,让广大读者直观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这段从抗争至最后取得全面胜利、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复兴的历史,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作者简介
近100年前,一个负有间谍使命的芬兰探险家由新疆入境,途经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南、河北到达北京。这个中文名字叫马达汉的人,沿途写了数十万字的旅行日记,拍摄了1370余幅照片,在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之后,这些日记和照片方得面世,尽现20世纪初叶中国西北的人文风貌。
《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以时间为序,以地图为平台,系统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约14年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内容。全书共编辑设计了81幅地图,收录照片288幅,精炼史料文字7万余字。通过精心设计,从时间和空间上展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程,让广大读者直观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这段从抗争至最后取得全面胜利、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复兴的历史,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作者简介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丰富而庞杂,是研究上古社会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自问世以来,评论、研究、校勘、注疏者不乏其人。 本书作者马来西亚华裔丁振宗先生,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山海经》研究之中,提出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山海经》,“让它脱离荒诞的神话,明了主要传达的真正信息,并且(若被证实)纪正被误解的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稿为一部琉球全史,时间自公元636年至2008年,以琉球发展、覆灭、灾难和抗争的历史为脉络,重现琉球被日本占领、被美国管制的灾难历程,涵盖琉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各方面。书中包含大量琉球的珍贵历史资料和照片,是读者全面了解琉球的之作。 琉球本为中华属国,自1879年被日本占领,不仅饱受战争和欺凌之苦,连琉球的历史真相也难再续写,作者用时三年,收集日本、琉球、台湾地区以及国际人士所写的有关琉球的记录,同时参考现代学者的学术著作,完成此书,填补了琉球史料方面的空白。书中所载美日在琉球的所作所为,实令中华儿女愤慨。本书不仅是一部全面的琉球史料,更有鞭策和警醒华夏子孙之意义。
本书作为该领域较具代表性的论著,是近二十年来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参考坐标。本书的章节安排如下: 绪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章,t新石器时代汉水流域的自然、人群、经济与聚落(主要讨论气候与地貌、考古文化谱系与居民种族、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生计方式与经济类型、住宅形式与聚落形态等问题); 第二章,t青铜器时代汉水流域的文化演进、城邑分布于居住形式(主要讨论文化演进及其区域差异、城邑分布及其形态、住宅形式与聚落分布、生产工具的组合与田野面貌等问题); 第三章,t秦汉时代至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经济、聚落与文化(主要讨论人口分布与迁移、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交通道路、城邑与村落、文化区域及其差异等问题); 第四章,t七至十三世纪汉水流域的自然、人口、城邑与经济(主要讨论自然地
《丝绸之路(精)》为国家文物局主持编辑的图录,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丝绸之路”展览出版,共同为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服务。本书收录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各类文物约350件,系统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生动画卷,为研究中国古代中外交流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以时间为序,以地图为平台,系统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约14年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内容。全书共编辑设计了81幅地图,收录照片288幅,精炼史料文字7万余字。通过精心设计,从时间和空间上展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程,让广大读者直观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这段从抗争至最后取得全面胜利、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复兴的历史,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