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是享誉国际的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的代表作,兼具现代地理科学的专业视角和宏阔的历史视野。作者学识广博,研究角度独特,重视从正史、方志、游记等各类传统典籍中汲取素材,纵论中国大地上的大江大河、名城古迹,展现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时代变迁及相互影响,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塑造。作者见识深邃,论证细密,并且非常重视数据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制作了大量精致图表,化繁为简,堪称妙品。
本书是作者带队到国家重点扶贫县——黑水实地采访以及对这次活动研讨的结晶。鲜活的人与事,初显了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子们“找故事的艺术”。
那些渐已远逝的传奇故事,那段无法平静的人生履痕,或是明日黄花,或被尘埃湮没,或在风中消散。岁月其徂,古人乃喟叹:“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杨东莼,这位中国近现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与*、周恩来、邓小平那些作为主角活跃在中国历史中心舞台并给后世留下巨大身影的历史人物不同,有关这位大时代的参与者的传说正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与记忆,可一旦拨开历史的氤氲迷雾,那些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不断浮现,总能激起历史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好奇与探寻。《杨东莼大传》讲述了杨东莼历经艰难而又奋进向上的一生。
本书借助历史地理学时空结构研究方法,探讨清代八旗驻防“满城”的数量和基本特征、管理结构和军事实力、发展过程和地域分布、形制、设施、整体空间结构等,并结合太原满城、密云满城等个案深入分析满城的时空特征。
本书稿为一部琉球全史,时间自公元636年至2008年,以琉球发展、覆灭、灾难和抗争的历史为脉络,重现琉球被日本占领、被美国管制的灾难历程,涵盖琉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各方面。书中包含大量琉球的珍贵历史资料和照片,是读者全面了解琉球的之作。 琉球本为中华属国,自1879年被日本占领,不仅饱受战争和欺凌之苦,连琉球的历史真相也难再续写,作者用时三年,收集日本、琉球、台湾地区以及国际人士所写的有关琉球的记录,同时参考现代学者的学术著作,完成此书,填补了琉球史料方面的空白。书中所载美日在琉球的所作所为,实令中华儿女愤慨。本书不仅是一部全面的琉球史料,更有鞭策和警醒华夏子孙之意义。
故宫收藏着明清两朝遗存的近百万件室内文物。《故宫辞典(増订本)》是一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故宫民族文化特色的大型工具书,共收辞目5100余条,10余万字。全书分部分:明清宫殿建筑之部,明宫廷文化史之部,清宫廷文化史之部、古代艺术及历史文物藏品之部,介绍了在故宫发生过无数视为神秘的宫廷生活景象。
《地理发现史》介绍了自公元前5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近三千年中著名旅行家和航海家的故事,阐述了人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打开地球的大门,地球上的空白点是如何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地理观念的扩大而越来越少的。而新土地的发现也伴随着残酷的殖民战争、对整个种族肉体的消灭,对多少世纪以来当地人民所建立的独有的文化的摧残。 地理开拓的历史也包括了对遥远国度里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形态,更是包括旅行者自身精彩的传记。 这一次,凡尔纳用地理冒险纪实满足了我们的求知与冒险的欲望。
《郑州古代地理环境与文化探析》以嵩山文明研究课题“河济地区水系演化”为纽带,就古代郑州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水系演化和人类活动,文明起源及禳灾文化的研究,探讨郑州龙山时期的灾害环境,晚更新世末以来郑州河湖水系变迁,嵩山岩刻与史前祭祀活动及祭祀改革,大禹治水的物质与精神实质问题,涉及中华文明起源时期郑州地区的重大灾害环境和避灾减灾活动,以及郑州商城建城的自然环境、战国阳城输水系统、隋唐大运河等城市水利和运河水利的相关问题。
历史上,有关岳飞的记载很多,其中不乏夸大其词之处,甚至有很多来自民间的演绎。邓广铭先生的这部《岳飞传》将岳飞的生平事迹*一次引入到历史研究的范畴中,不仅在考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真实客观地还原了岳飞的生平及形象,搞清了围绕岳飞的很多史实,澄清了很多历史疑点,而且,还精辟地阐释了岳飞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本书还为中国历史人物学术传记的写作树立了标杆。
本书是我国近代教育家侯鸿鉴一九三三年漫游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诸省,考察教育、寻访名胜的游记,详细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读者从中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当时各地的教育状况、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