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主要记载了从光武帝建武元年(25)起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分为十纪(记历代帝王之事)、八十列传(记重要人物言行事迹)和八志(司马彪续,记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在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中,“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农复会在迁台初期就协助行政部门推动“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也带来了稳定的农村社会秩序,奠定了台湾农村复兴的基础。 本书系对当年参与农复会工作的资深人士,进行口述历史访问工作,所整理而成的实录。全书对于土地改革、农会改组、农业技术创新等史实,均有详实的记录,是研究台湾农业发展史之重要参考资料。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思考者,更是新中国体育新闻事业的缔造者。他们就是体育传媒人。薛文婷主编的这本《体媒人物--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口述史》以采访口述资料和其他文献资料相互佐证的方式收录了50位体育新闻工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新闻故事。本书是上册。他们中,既有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业界前辈,也有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体媒中坚;既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知名主持人、评论员;既有司局级干部,报社总编辑、社长,部门负责人,也有常年奔波在一线的普通新闻工作者。面对渴求了解历史真相的采访者,这些新中国体育新闻事业的缔造者们敞开心扉,真诚地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分享了他们从事体育新闻工作的喜怒哀乐。本书是由采访者和被采
为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孙中山文化资源,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承办了孙中山研究百年口述史大型采访活动。该活动正式启动于2012年8月。中山市文联、市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胡波教授一行先后前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采访了有名历史学家、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朱英教授、罗福惠教授,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萧致治教授、吴剑杰教授等8位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领域影响较大的有名学者。学者们就自己开展孙中山研究的学术生涯、学术方向、治学方法、学术贡献进行了回顾,并对中山市如何开展孙中山研究,挖掘和利用孙中山文化资源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后由胡波主编,整理而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