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篇 后妃篇 将帅篇枭女篇宦官篇军阀篇宰相篇权臣篇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的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施了时代的名人标本。书中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围统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思想更幻的轨迹,用生动可信的历史事实展示他们的功过是非。
《画说李小龙:截拳道宗师J》是画说李小龙系列中的一册,书中以大量的图片及详尽的文字,将李小龙如何创立“截拳道”而成为“一代”宗师的经历介绍给读者。 《画说李小龙:截拳道宗师J》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再现了一代技击及电影艺术大师李小龙,对于更好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李小龙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人文香港:许鞍华电影研究》以香港导演许鞍华电影为研究对象,分为以下五章:章是对许鞍华的成长历程、电视台工作岁月、电影创作生涯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主要从电影本体论的角度,结合香港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来分析许鞍华电影中西融合的电影形式与风格。第三章主要运用文化地理学以及空间的相关理论,从日常生活空间和底层边缘空间两个方面来考察许鞍华电影中的香港城市空间书写及其文化表征。第四章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物的跨界、流徙为焦点,探讨许鞍华电影中的文化身份与国族想象。第五章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探讨许鞍华电影中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本书大体上是根据布洛姆选编的《莫扎特书集集》(布洛姆从安德森的《莫扎特及其空人的书信》中选出201封信,加上按语和注释)编译的。布洛姆的按语由汉译者作了增补。信中的夹注一部分是布洛姆的原注,一部分为汉译者所加。阅读莫扎特的书信时,需要查考每一封信是在哪一次旅行中写于何时何地,汉译者为此撰写了“莫扎特旅行年表”,绘制了“莫扎特旅行路线图”,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主要讲述了胡乔木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政治生涯。就胡乔木的生命历程来说,跟随毛泽东的两个10年无疑具有决定意义;就毛泽东的生命历程来说,40年代、50年代两个10年,以其体现毛泽东思想的巨大转折而最富有典型意义。 今年是胡乔木诞辰100周年,离胡乔木去世整整二十年。而“二十年”正是本书内容的时间跨度。作者认为,以再版本书的方式纪念传主,具有特殊意义。
陶渊明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他的生平或许能为你提供另一种人生选择。 当今有人的所谓归隐,不过是类似于东晋时的隐士,借归隐来“买名邀誉”。而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发自内心的厌恶。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继《等待光线——戴维·诺顿风光摄影手记》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后,世界 风光摄影大师戴维·诺顿推出《等待光线2——戴维·诺顿全画幅摄影手记》将带你通过一次 环球旅行与你一起体验全画幅的魅力。通过10章的教程和10个风格迥异的拍摄地,戴维·诺顿对其工作中的重要拍摄主题进行了探究,从他对色彩的运用,到如何在一个熟悉的场景找到新的拍摄视角,再到驱使他寻找新鲜事物的冒险精神。通过他对拍摄过程、红外及全景等特殊技法还有一些在世界遥远区域的拍摄尝试的解释,《等待光线2——戴维·诺顿全画幅摄影手记》揭示了戴维·诺顿精彩而无瑕的作品后面隐藏着的艰辛工作,也将向你展示如何利用他的技术创作自己的作品的途径。 《等待光线2——戴维·诺顿全画幅摄影手记》饱含戴维·诺顿的宝贵见解、广博见闻和真知灼见,值得每一位从事风
汪德昭(1905.12.2O-1998.12.28),大气电学家、水声学专家,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所从事的大气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认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郎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开拓我国国防水声学事业,制定了我国水声学的研究发展战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水声学研究人才;领导实施了水下预警体系,完成了多种国防和民用水声先进设备的研制,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声纳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我是大明星:当明王子遇上小糊糊》披露:小糊糊次对女生产生好感时的乌龙趣事!明王子在初恋时尾随女生回家的浪漫情节!灏明DD惊爆在城堡被翻进墙的歌迷看光光!小糊糊是超级梦话达人,在睡着时习惯手舞足蹈的秘密!最的贴身爆料为您一一讲述成为大明星背后的故事。当帽子和墨镜变成出门的必需品,成为不能说的机密,说话不能随心所欲,就算男生也要每天和粉底打交道,小糊糊和明王子的生活是否还能保持平静?请不要尖叫,请忍住爆笑。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最特立独行、最难以亲近也遭受误解的另类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他生动简述了薇依圣徒般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科幻电影创意研究系列1:危机叙事》围绕危机叙事对科幻电影创意加以研究,并致力于建立一种危机叙事分析模式,结合影片实例,从人口性危机、经济性危机、知识性危机、规范性危机、意向性危机、反思性危机几大方面分析科幻电影的创意。
徐树铮(1880--1925),萧县醴泉村人,字又铮,因仰慕林则徐,自号则林。1901年弃文从武去山东上书袁世凯,后得段棋瑞赏识,一生追随,人称“段合肥之魂”,又称“小扇子”。徐树铮恃才傲物。过于骄狂虽才干极强,却结仇过多,1925年被枪杀于河北廊坊。《北洋怪杰徐树铮》以传记文学的形式,运用大量历史资料。 董尧专著的《北洋怪杰徐树铮》记述了“北洋怪杰”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北洋乱局
费迪南德·皮耶希出生在显赫的汽车设计家族,然而,这份无形的遗产,当年对于年轻的工程师皮耶希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更多的是压力。皮耶希的汽车之路,最初是从激动人心、充满刺激的赛车开始。由于复杂的家族关系,他离开保时捷公司,来到奥迪公司,成为重塑奥迪品牌形象的主要领导者。 皮耶希迷恋汽车技术。他最重要的创新之举包括全时四轮驱动和TDI发动机,这些技术革新加快了奥迪的形象转变,使它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品牌,成为时尚的高科技汽车公司的典范。 皮耶希实现自己目标的办事风格和速度,体现出他个性中的力量。这也包括有时候他非常固执地要贯彻自己的思想——从1升油耗汽车到1000马力的布加迪。由于他出色承担了作为工程师和作为具有经营意识的管理者的双重角色,皮耶希被任命为大众汽车集团的把手,同时也就被推
从1838年到1847年,他们维系了九年之久的关系,期问乔治·桑和弗前德唯克·肖邦在小说家诺昂的寓所(位于法国贝里)度过了七个夏天。在每次几乎长达六个月的生活中,在朋友和家人来访的欢乐中,肖邦创作了他大部分的钢琴作品。 由娄雪玢编译的《钢琴诗人肖邦的黄金时代》通过对诺昂之夏的讲述,并配以丰富的图片,全面地再现了肖邦、乔治·桑和他们周围的朋友和亲人在这一黄金多产期的生活。 尤其是《钢琴诗人肖邦的黄金时代》描绘出一个敏感的肖邦形象,它为我们展示了这位知名人物既复杂又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过去他经常被视为一位“痛苦”的作曲家。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位朋友、伙伴、天才的音乐家:他以授钢琴课为生,具有巴黎生活理念,是文雅而时尚的青年;他身体赢弱、容易激动、多愁善感,但又有趣、搞笑、喜欢嘲弄人,是有些古怪
《电影观念史》导言中所写的:“如果不想把电影研究弄成纯粹的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或一般文化学的附庸的话,坚持电影的艺术本体性还是非常重要的。有鉴于此,《电影观念史》虽然也部分地涉及电影的文化环境及在整个文化中的作用,但主要还是论述其艺术的本质特性”。
该书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叙述阳早、寒春的生平。书作者历时7年,从收集到的3万多张老照片中精心挑选出近400幅具代表的照片,并配上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汇集成书。书中透漏主人公由别样的背景成为世界公民、在美国迷茫无助之时到中国找出路,找到幸福真谛的鲜活故事,感人至深! 两位主人公于20世纪40年代毅然决然地从发达的美国来到落后且处于战争的中国,为全人类幸福与中国人民一起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夫妻日常生活的浪漫爱情观,爱事业、干实事的责任担当,以及专注于中国奶业、农业机械发展兢兢业业做事的工匠精神,都是值得当今社会学习和推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