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接着谈到,人民日报任务很繁重,很需要增加领导力量,经再三研究才考试你去。这时我就申述我的情况,说我虽然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和研究了两年,又在抗大和陕北公学讲过马列主义课,但10多年来一直搞新闻工作,没有搞理论,学术问题、文艺问题懂得更少,不适宜到人民日报去。毛主席听了之后,又大讲了一段关于党内许多负责党员怕教授的话,指出这很不妥当。
近年来,阅读历史,无论是中国史还是视界史,成为图书消费的一大热点。而社会上,借助不同媒体,或讲座,或图书,或影视剧,“品评”者有之,“戏说”者有之,“正说”者有之,可谓中说纷纭,热闹非凡。《毛泽东读古书实录》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阅读中国历史,评点中国古代人物的记录。为了既能供一般读者阅读,又能为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并能够全面客观反映毛泽东的读书、读史生活,作者采用实录体的形式,并以编年体贯穿全书,从而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毛泽东的读书、读史历程。
周恩来是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的伟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与儒家、道家、佛学、侠家、兵家都有极深着渊源的关联。他对传统文化作了扬弃与革命,关注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作正确的选择。他保护了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在行为生活中他是中华道德的楷模,他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君子;在精神生活中,他非常喜爱传统的文学作品、包括古诗、书法、象棋、中国画。周恩来人格魅力与传统文化的熏陶息息相关,包括心理人格的熏陶,社会人格的熏陶,伦理人格的熏陶,美学人格的熏陶,文化人格的熏陶。
已经出版了很多人物传记,有政治家的、科学家的、哲学家的、文学家的、企业家的,但还没有一套较为全面的介绍经济学家的传记。当然,也零零星星地出版过一些翻译鷧的或学者撰写的西方经济学家的评传和传记,但不系统,而且更多的是介绍当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家的经济学说。由学才撰写的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大师传记在我国还不多见,这套“丛书”将填补这个空白。 200年来,西方经济学经历了无数次革命,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家,由于他们对经济学的巨大贡献而在经济学说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这些经济学家中,哪些人可以称得上经济学大师呢?这并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定论,因此,把哪些经济学家列入“经济学大师传记丛书”中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主观成分。不过,这里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对经济学做出过举世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