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卷入大革命洪流的热血书生;一个为确立国民党统治而奋力效命的黄埔军人;一个舍身忘死抵御外侮的抗日功臣;一个为蒋介石冲锋陷阵而兵败身亡的内战先锋。张灵甫,原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师长,当年风靡全国的战争大片《南征北战》、《红日》中家喻户晓的那位风流倜傥而又骄矜顽固的反面军官,究竟拥有怎样的人生轨迹?…… 本书作者以史家客观理性的视角,通过翔实谨严的史料考证,描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张灵甫……
1965年,邓小平接见外宾时曾介绍过他:“1929年当兵,1932年就当师政委”。那时他才22岁; 他36岁时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原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协助主帅运筹帷幄,战功卓著、威名远扬。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四野”发的电报抬头多称“林、罗、刘”; 解放天津时,他任前线总指挥,29小时打下易守难攻的天津城,被毛泽东称之为“天津方式”; 他在中央领导下,组建了空军。毛泽东高兴地说:“空军万岁!” 他指挥空军用地空导弹打下国民党的美式U-2型高空侦察机,轰动全国。军委号召:全军学习空军; 在他亲切关怀下,空政文工团创作了《十送红军》、《江姐》等著名作品。其中,阎肃创作的《红梅赞》作为《江姐》的主题曲,便是经他斟酌审定的。
胡宗南,这个从浙北山区走出来的小矮个,最终成为蒋介石手下统帅数十万大军的赫赫上将军,成为节制中国西北数省的一代“西北王”。有道是:状貌无奇伟,谁能信其才?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流畅的文字记叙了胡宗南“黄埔为先进,‘剿共’成其名,抗日为第一,反共大兵败”的悲喜交集的一生。本书学术性、可读性俱佳,其中一些观点引起不少专家的重视。
《侠骨柔情许世友》作者陈廷一并没有把人们崇敬的将军当成完人去写,而是披露了将军的常人生活和传奇故事。也许这样会使人失望,但这部书既然是献给一生实事求是的将军,倘若吹捧,九泉之下的将军如若有知,是要发火的!将军的经历告诉我们,他的性格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正如我们大家熟悉的一位俄国博士说的,“在这罪恶的世界上,谁也不可能生来就长着神仙般的胡子……”《侠骨柔情许世友》这部纪实性传奇故事,独立成章,本着“信、达、雅”的初衷,拉开帷幕,让披着历史尘埃的将军走上舞台,演绎他的人生故事和情感世界,留给今人也留给后人……
在缔造共和国的烽烟战火中,我军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将领。他们的赫赫威名写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十位将军是从枪林弹雨或白色恐怖的对敌斗争中崛起的将星,他们百战沙场,威武雄壮,叱咤风云,将平凡的人生演绎得如火如茶,成为风流千古的传奇人物。然而,他们出身不同,性格各有特色,或严肃不苟,或幽默诙谐,或文弱,或强悍,或直言不讳,或独思慎言,或书生意气,或虎虎将风……但是都无一例外的睿智、勇敢,摧之不垮,战无不胜,为人民舍生忘死,对党忠心耿耿。他们的战斗生涯和人生经历都富有传奇性,挥兵百万如潮涌,于千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戎马征战,所向无敌;他们成长的故事、他们的战斗历程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人生动人乐章,既体现出了一代英雄的风采,又具有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 十大将军是共和国灿烂的将星,本书选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谭政大将由教书先生投笔从戎,从北伐军司书,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秘书、前委秘书、红四军秘书长、长征先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军委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四野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主任的独特的戎马历程和建树,以及命运遭遇。作品在中国革命的风云变幻中展示了这位大将特有的人生经历、胸怀风范和个性品德。 谭政是位以善做政治工作著称的开国大将。红军时期,他曾为毛泽东第一任特委秘书,协助起草红四军七大决议、《古田会议决议》;延安时期,作《政治工作问题报告》,被誉为第二个《古田会议决议》式的文件;建国后,继罗荣桓任总政治部主任;庐山会议后,屡遭迫害,蹲“特监”9年。本书生动地记述了他由教书先生投笔从戎,从北伐军司书,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秘书、前委秘书、红四军秘书长、长征先锋第一师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上存在过一支威震四海、名冠九洲的主力部队——第二野战军。这支野战军由中原野战军改编而成,拥有数个兵团。解放战争时期,她转战于华北、中原、华东和西南地区,共歼灭国民党军221万余人,其中接受起义、投诚60万人,保卫和扩大了老根据地,解放了广大新区,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 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涌现了成千上万个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骁将,他们或从南昌、井冈山历经千难万险拼杀而来,他们或从抗日峰火中百炼成钢。他们是千百万战士的代表,他们是时代的骄子、人民的英雄。诸如: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后勤司令员兼政委段君毅,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和杜义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