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这个从浙北山区走出来的小矮个,最终成为蒋介石手下统帅数十万大军的赫赫上将军,成为节制中国西北数省的一代“西北王”。有道是:状貌无奇伟,谁能信其才?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流畅的文字记叙了胡宗南“黄埔为先进,‘剿共’成其名,抗日为第一,反共大兵败”的悲喜交集的一生。本书学术性、可读性俱佳,其中一些观点引起不少专家的重视。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书作者,军事题材作家关河五十州重磅推出战神传记,用通俗化的笔法,还原了粟裕这位杰出军事家传奇的戎马人生,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揭秘了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极强的代入感,让你体验战场的紧张和残酷,领略战术高手对决的精彩。
《孙膑》简介:孙膑是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髌刑(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打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士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另一说孙膑刖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挖捧膝盖骨,而不是砍掉双脚。髌刑,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盖骨的刑罚。司马迁《报任安书》;孙子髌脚。(脚,胫也。——《说文)。胫,小腿。他明确地说,战争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先王传布“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是,依靠空口说教办不
冯玉祥,早年从军,历任旅长、师长、陕西督军、陆军检阅使、国民军总司令、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是西北军首领。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集团在近代中国有其重要的影响。与其他军阀相比,冯玉祥走了一条从旧式军阀到爱国将领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前后期的幕僚也大不相同,前期的幕僚以军事人才为主,后期的幕僚则以进步人士、文化人为主。本书介绍了冯玉祥及其核心幕僚的作为与命运,分为上、下两编,随文配有几十张珍贵历史照片,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记述了党和国家、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贺龙,从新中国成立起直到含冤去世止的重要政治、军事、社会活动;赞颂了贺龙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竭尽全力,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日夜操劳的事迹;凸显出贺龙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他在遭受林彪迫害时宁折不弯的品格。
这十个人,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运筹帷幄、叱咤风云;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戎马倥偬,满身征尘;他们在群雄四起、局势动荡的年代里,始终为了维护共同的信念,坚毅卓绝,倾尽全力……他们十人,有着不同的身世背景,有着不同的征战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喜好。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再是十个军事史上的名词而已,而是十个人,十个新中国的元帅,十个新中国建立的中坚人物!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对国民党海军的策反工作摆上日程。蒋家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国民党反动政府特别强化了特务统治,对其海军加紧了前所未有的监控。这使得我地下工作人员的活动和斗争愈加复杂和艰险。 征党组织领导下,我各有关机构和锌级各地党组织,就把目标指向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群或驻守在关键水域的舰艇。 本书主人公陈志远,是国民党海军中的进步青年军官,经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吸收参加工作,并发展为中共党员。他遵照党的指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深入虎穴,终使数艘敌舰易帜倒戈。 1949年4月,正值国民党反动政府妄图挽救战争败局之际,陈志远在党组织领导下,利用担任“重庆”号巡洋舰舰长秘书的便利条件,调动广泛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参与策动“重庆”号巡洋舰起义。拥有600名官兵、装备精良的国民党王牌大舰
本书由中国现代名人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文女士口述,李秀文侄媳妇、现年85岁的谭明女士整理。 这部回忆录,将百岁老人李秀文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披露了民国政坛、军界众多重要人物珍贵的历史资料——她和李宗仁的生活细节,李氏家族的兴衰起落,他们与诸多现代名人的交 往,以及他们亲历的现代中国许多重大事件。为读者了解那段历史,了解李宗仁和桂系的成败,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 在语言风格上,本书乍看貌似平淡,细读则韵味隽永,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部回忆录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继发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他参与指挥所部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战斗。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年5月,任红l军团代理军
本书精心挑选了古代71位廉吏廉洁从政的传记故事,配以40多幅生动形象的插图,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是难得的历史题材的廉政教育读物。揭示了古代为官者的价值取向——廉洁、公正、爱国、恤民、勤政、奉献。这12个字既是人民对“父母官”的理想期盼,也是百姓对为官者廉洁从政的评判。能在帮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牢固的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提供学习的教材。
本书为革命历史回忆录文章汇编。内容分两部分:一为纪念粟裕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怀念文章,由粟裕同志生前战友、部下、亲属撰写;二为反“清乡”斗争纪事,由当年参加革命战斗的老同志撰稿,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本书对于我们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牢记革命传统,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必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本书截取了刘永福生平最精彩的人生片断,融合晚清中法、中日战争背景,上卷以壮年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斗争为主,主要有纸桥大战、唐景崧入越说刘、河内大战、黄守忠分裂、镇南关大捷等;小说下卷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以刘永福率黑旗军及台湾军民浴血抗日为大事件,将故事推向高潮。 小说在再现战争原貌、还原历史真实的同时展现 “大谋略、大胸襟、大气魄”,于粗犷和快节奏的行文间不失层层机谋权变、种种风物人情,真实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的“刘永福”。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对国民党海军的策反工作摆上日程。蒋家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国民党反动政府特别强化了特务统治,对其海军加紧了前所未有的监控。这使得我地下工作人员的活动和斗争愈加复杂和艰险。 征党组织领导下,我各有关机构和锌级各地党组织,就把目标指向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群或驻守在关键水域的舰艇。 本书主人公陈志远,是国民党海军中的进步青年军官,经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吸收参加工作,并发展为中共党员。他遵照党的指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深入虎穴,终使数艘敌舰易帜倒戈。 1949年4月,正值国民党反动政府妄图挽救战争败局之际,陈志远在党组织领导下,利用担任“重庆”号巡洋舰舰长秘书的便利条件,调动广泛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参与策动“重庆”号巡洋舰起义。拥有600名官兵、装备精良的国民党王牌大舰
钟娴的《永远的雷锋(1940-1962)》讲述了雷锋的故事。 《永远的雷锋(1940-1962)》收录了《哪里需要奔哪里》、《青年突击队队员》、《“滚烫”的入伍通知书》、《军营是我家,全心爱着它》、《从“不及格”到“”》、《幕后也英雄》、《运输连里的汽车模型》、《知错就改》、《战士小范“转弯”》、《“挤”时间“钻”学问》等故事。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险难中的共和国领袖·元帅·将军纪实》以“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讲述伟人传奇人生”为宗旨,以详实可靠的资料,认真客观的编写,严谨科学的体例,为您全面、真实地记录伟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呈现更为清晰的中国伟人形象。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原本出身寒微,生活无着,只能混迹社会,伏于民间。但风云际会,他乘势而起,逐步走到历史的前台。张作霖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本书材料翔实,含有大量珍稀历史图片,对张作霖一生的刻画力透纸背。本书虽是张作霖的传记,但通过对他一生的描述,同时也刻画了许多民国人物,可谓是一幅民国人物的众生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书以生动丰富的资料,记述了叶挺、陈毅、粟裕、罗炳辉、黄克诚、张爱萍、彭雪枫、李先念、谭震林等铁军骁将——新四军将帅的光辉形象。 铁军骁将,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忍辱负重,百折不挠,金戈铁马,统率一方,浴备用杀敌,气壮山河。 “铁军”精神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铁军”精神不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越功绩,而且还为振兴中华提供的精神食粮……
冯玉祥,早年从军,历任旅长、师长、陕西督军、陆军检阅使、国民军总司令、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是西北军首领。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集团在近代中国有其重要的影响。与其他军阀相比,冯玉祥走了一条从旧式军阀到爱国将领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前后期的幕僚也大不相同,前期的幕僚以军事人才为主,后期的幕僚则以进步人士、文化人为主。本书介绍了冯玉祥及其核心幕僚的作为与命运,分为上、下两编,随文配有几十张珍贵历史照片,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