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起自1840年初,终于1871年底,主要记录了其官宦生涯、身体状况,平定太平军、捻军的经过,治军方法、治学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家族事务处理、经济开支、健康养生,等等,共计近1500封。本书收录了近1000封。其写信对象有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四个弟弟、两个儿子,本书据此分了五篇;不过,各自所占篇幅不等。其中,写给四个弟弟的约占七成,写给两个儿子的则近乎两成。 《曾国藩家书》虽然是家书,但其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亲家陈源兖、郭嵩焘、罗泽南、刘蓉、郭沛霖、贺长龄、袁芳瑛等, 晚晴八大名臣 中的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沈葆桢、李鸿章(另外两位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也悉数出场;此外,还有湘军、淮军重要将领王錱、塔齐布、李续宾、李续宜、乔松年
本书实事求是地回顾了习仲勋同志的生平事迹,全面地展示了当年历史演进的趋势和特点,客观地反映了刁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革命精神和革命胆略,以及对国家、民族走过的这段重要历史道路进行的深刻思考。读后令人深受感动、深受启发、深受教育。本书对广东广大领导干部提高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执政能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高岗传》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高岗的传记。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 生前,他身上光环耀眼。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是陕甘宁边区的连任参议长,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奔赴黑土地,历任北满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建国后的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死后,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 高岗离世已经50余年了。他的人生拐点始终吸引着人们去猜测。最新出版的《高岗传》把我们拽回到一百多年前,为我们徐徐地展开高岗曲折传奇的人生画卷,用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和历史事实,为我们拂去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高岗,一个有血有肉的高岗。 《高岗传》是作者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其中资料弥足
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的版本之一。本书作者自1960年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他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具有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和他的工作作风,以及他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本书作者回忆她和周总理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往事。 从常人的角度看周恩来,看到的是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标准像; 从家人的视角再看周恩来,会发现他更为深邃复杂的人格魅力; 这幅真实展现周总理的全景图,对很多细节的记录,读来莫不令人感动、伤怀…… 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自幼在总理身边长大,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他老人家许多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事,通过深刻的思考、饱蘸深情的笔触,她将这一切传达出来,成为部亲人回忆总理的作品。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民和他的祖国走过了漫长且短暂的60年。这期间人们经历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岁月一一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1960年的中苏关系破裂、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风云、“九一三”等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 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兴风作浪,进行了大量的篡党夺权的罪恶活动,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和损失。许多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与这场错误的运动作了奋力抗争,他们坚信真理,绝不屈服。刘少奇在他71岁生日差12天时离开人世,在这最后的一段时光中,这位老人始终乌唇紧闭,一言不发,但他的脑海里信念始终没有变一一我永远是人民的儿子,人民会还我一个公道。 邓小平在这期间历经磨难,几上几下。他在周恩来病重时复出。他的到来让处在动
在描写西征的具体过程中,朱耀廷著的《成吉思汗大传》一方面写了花刺子模内部的各种矛盾,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写了战争的挑起者海儿汗的抵抗及其悲惨的下场;写了摩诃末国王的无能和不抵抗政策;同时也描写了花刺子模名将帖木儿灭里和札兰丁王子的英勇抵抗;描写了蒙古内部的反战情绪,尤其是耶律楚材、长春真人对西征的批判态度。其中用了篇幅描写长春真人西游,目的正是为了对这场战争进行反思。从主题思想看,本书将西征视为历史的悲剧,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不成吉思汗,也有花刺子模的海儿汗和摩诃末国王等人。战争当然免不了杀人、死人,本书对这一问题既没有大力渲染,也没有故意回避,而是用批判的态度适当予以反映。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蒋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在其漫长的军政生涯中,有一大批御用文臣和嫡系将领成为他所倚重的左辅右弼。作为蒋的心腹和亲信,这些文臣武将屡屡受到重用,是蒋介石起家和维系统治的基本班底,其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或为军师、智囊,出谋划策;或为高级幕僚,官居要职;或为统兵大将,执掌兵符;或为封疆大吏,镇抚四方。他们与蒋的命运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一方面,他们为蒋所支配、利用,替蒋效力卖命,鞍前马后,跟班跑堂,不遗余力;另一方面,他们仰仗蒋的提携,封官加爵,出将入相,飞黄腾达。有的有分歧,但始终未离开蒋介石集团;有的最后走向光明,投入到新中国的怀抱中;有的晚年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 大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看见的是历史的风雾尘雨,岁月的一页尚未写尽,砚上的墨早已凝干——章士钊之女、乔冠华遗孀章含之,拨开时光的重重云烟,细叙昨日旧事残梦:记忆中的父亲、共和国岁月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伏伏……
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行,这次事先没有张扬的南行,正如一首歌所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一路走来,观察市容,走访企业,接见当地领导,发表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破疑解难的重要谈话,从而给走到了关键点的中国改革以强大的推力。他的此番决断也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本书作者以新华社资深记者的身份亲历了这段历史,事后,又对有关当事人和亲历者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其恢宏而细腻的笔触,再现了邓小平南行的全过程和诸多细节,追溯了改革开放历史脉络中的重要节点及其台前幕后,对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了全景的展示和权威的记录。
黑发下温和的面容,有力的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没有皱纹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个伟大的导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深深地烙上了他的标记。任何一个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任何一个真正寻求被压迫民族解放的人,都无法回避“毛泽东”这个伟大的名字。 这本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逄先知主持编写,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同志建国前的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他所参加会议的大量记录;同时,参考了同毛泽东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访问记录、回忆录和当时的报刊资料,是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的比较翔实的信史。 本书重点介绍了毛泽东由新中国成立至去世前这一阶段的经历。从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推行合作改造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纪念人民审计事业的奠基者阮啸仙诞辰120周年》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阮啸仙的革命事迹,特别是他对审计工作的突出贡献。在学习弘扬阮啸仙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的基础上,《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纪念人民审计事业的奠基者阮啸仙诞辰120周年》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审计事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强调审计事业在新时代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及促进反腐倡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