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本书为其中一册《任弼时的故事》。书中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任弼时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本书是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于1993年写成的。作者(含提供素材由编辑人员帮助整理或以访谈形式的口述者),都是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他们中间有专门担负毛主席警卫安全的一中队队员,有机关的领导,有毛主席身边的卫士、生活管理员、司机、厨师和新闻摄影师等等。他们以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趣闻轶事,其中不少是鲜为人知的。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是如何一心为全国人民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日以继夜地勤奋工作,他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苦朴素,以及他又是如何严格要求和对待自己、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这些故事是朴素的,但又是至为感人的,每读都会催人泪下,深得教益。 为了写好这本书,作者们一丝不苟,哪怕是一件事的时间、地点或某
1912年6月1日,胡乔木出生于盐城西乡张本庄。父亲为其取名“鼎新”,盖因高山仰止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革故鼎新”。 1924年,胡乔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这一年,他是鞍湖小学惟一考入江苏八中的学生。在省立八中,胡乔木开始接触到《中国青年》、《向导》、《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及其他众多进步书刊。胡乔木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口号要在中国消灭剥削、消灭贫困,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含义和实际内容;同时也了解并知道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论述的社会革命问题。胡乔木的政治倾向,日渐明朗。
《革命与共和:孙中山读本》是孙中山文集的选本,包括孙中山信函、演说词、宣言、政论等多种,全面展现孙中山亦文亦谐的全部样貌。全书以时间为轴,从青年时代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痛陈时弊的信件到建立革命党以至建国、北伐,直至逝世,条理清楚。重要时间节点的文章优先选取(如北伐宣言),辅以特色文字(如演讲)和信函(如蒋介石信函和结婚誓词),全面展现一个元气淋漓的孙中山。
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是朱洪教授撰写的第六本有关陈独秀的专著。本书既整合前几本书的成果,又采用一些的共产国际的解密资料,对陈独秀的考察更加全面。和以往的陈独秀研究相比,关于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活动介绍,陈独秀大革命后期的错误与共产国际的因果关系的分析,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走上托派道路的原因分析等,在这本书里,材料挖掘得更具体,背景揭示得更深刻。 该书写作手法上充满浓烈的文学色彩,大大增强了可读性。该书还附有15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及陈独秀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 本书主要是写陈独秀生平,而一些历史细节对更完整地认识陈独秀,特别是更全面、深入、细致地认识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所犯错误的具体过程。
本书旨在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了丰功伟绩的陈云等已故的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同毛泽东、邓小平一起,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艰苦创业,拥有崇高威信、丰富经验和卓越才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编写周恩来同志的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本书的主要资料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同志数万件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大量会义记录,还有原由邓颖超同志保存的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日记、作文和书信等。同时,广泛参考了当时各种报刊和许多同周恩来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员的访问记录、回忆录等。力求根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 本书(共四册)介绍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曲折坎坷、光辉的一生。并配有大量图片,内容详实、全面,是一部了解伟人的好教材,值得一读。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出生,1989年4月15日去世,籍贯湖南省浏阳市,曾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誉为“中共民主第一人”。本书主要记述胡耀邦同志从1975年到1982年的政治生涯,着重描写了他主持中央工作的经历。
《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东方文库》选取梁启超学术生活和政治生活点滴,展示了梁启超不为人知的细节,他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知识分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政议政,在政治活动之余不忘学术研究,在学术领域独辟一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或变革或笔伐,或温和改良或力挽狂澜,用政治行动和学术研究融入时代,此书展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时代、国家的深爱和忧虑。
本书是对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深刻披露,具有珍贵的史料和文学价值。书中几乎包含了从北伐到内战这段重要时期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这段时期的蒋介石的私密。冯玉祥与蒋介石私交之深,交往之久,非一般人能及,故本书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揭露了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的背后真相,可谓入骨三分,振聋发聩。结合蒋介石的日记家书,读后能让你认识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蒋介石。
本书是对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深刻披露,具有珍贵的史料和文学价值。书中几乎包含了从北伐到内战这段重要时期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这段时期的蒋介石的私密。冯玉祥与蒋介石私交之深,交往之久,非一般人能及,故本书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揭露了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的背后真相,可谓入骨三分,振聋发聩。结合蒋介石的日记家书,读后能让你认识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蒋介石。
《向忠发的浮沉人生》一书通过十三章五十一节,运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方法,采取时间顺序,详述了向忠发充满矛盾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不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全书语言生动,内容充实,发人深省,既可以作为党史读物,又可以作为普及知识的大众读物。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民和他的祖国走过了漫长且短暂的60年。这期间人们经历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岁月一一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1960年的中苏关系破裂、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风云、“九一三”等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 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兴风作浪,进行了大量的篡党夺权的罪恶活动,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和损失。许多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与这场错误的运动作了奋力抗争,他们坚信真理,绝不屈服。刘少奇在他71岁生日差12天时离开人世,在这最后的一段时光中,这位老人始终乌唇紧闭,一言不发,但他的脑海里信念始终没有变一一我永远是人民的儿子,人民会还我一个公道。 邓小平在这期间历经磨难,几上几下。他在周恩来病重时复出。他的到来让处在动
该书运用大量档案馆收藏的尚未公开出版的史料,如:蒋介石日记、书信、年谱、会访记录;蒋介石的亲信们的各类有关史料;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献资料等,详述了蒋介石复杂曲折、耐人寻味的人生历程。并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较详细地介绍了蒋介石在台的政治生涯及其巡视各地、出国访问、经济举措、其他经历等一些重要的鲜为人知的活动,客观再现了一个血肉丰满历史人物,并对其是非功过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梁湘于1981年3月至1986年5月任中共深圳市委书记,同时任深圳成立特区后第一任市长,为深圳的改革开放做出了人所共知的贡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1998年12月13日逝世于广州。 梁湘因为其本人的特殊身份,其经历已经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了解梁湘,即是了解改革开放初期风云突变的深圳,了解那段触目惊心的思想斗争、路线斗争,了解当下崛起的中国是如何迈出当初艰难的第一步。 本书在对梁湘及其家人的采访基础上,以大量事实向人们披露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大变革初期最艰苦的岁月,如何在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下,带领深圳走向辉煌的历程。其中贯穿着思想解放的阵痛,改革开放的轨迹,以及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奇迹。 1978年底,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带着省委的设想到北
《陈云家风》收入陈云夫人及五个子女的回忆和记述,配有2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有不少首次公开发表。 陈云夫人于若木为本书题写书名并撰写了长篇回忆文章《我心中的陈云》。陈云的子女陈伟力、陈元、陈伟华、陈伟兰、陈方分别撰写了《长女的情思》《父亲教给我那么多》等回忆文章。全书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真实地反映了陈云同志光辉的革命业绩、丰富的经济建设思想和崇高的人格风范,彰显出陈云同志“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感人;亲情友情天下情,情系苍生”的高风亮节和可贵品格。中央文献研究室有关同志进行了相关的文字整理和编辑工作。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 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乔冠华,江苏盐城人。1913年生于盐城东乔庄一个富裕家庭,童年时期家教颇好,早显天才禀赋。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国文系,后转哲学系,先后师从朱自清、钱锺书、金岳霖等人。1933年赴日留学,被日本警察以莫须有的罪名驱逐出境。1935年赴德留学,入图宾根大学专攻哲学。1938年归国,先后在香港《时事晚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撰写国际评论,反响强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1964.3—1974.11)、外交部长(1974.11—1976.12)等职。先后参加许多重大外交活动及国际会议: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随同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被毛泽东钦点为团长,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负责与基辛格谈判、草拟《中美联合公报》;陪同邓小平访问法国。……
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中国政治变迁,对近现代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去世后,她淡出台湾政坛,客居纽约,晚年仍关注台湾政局,反对“台独”。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评价的那样,“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干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民国人物传:宋美龄传》共分十章,以史料为基础,试图通过对宋美龄百年人生历程的描绘,解读这位中国近百年历史中最有争议和影响力的女人,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宋美龄。
本书综合性地写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政界人物的10位秘书,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由于领导对秘书的拉动作用及秘书本身具有的素质,这些秘书不少亦成为名人。本书介绍了这些秘书的主要传奇经历和趣闻逸事,努力做到将历史与人物熔于一炉。 他们是目睹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与变革,他们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神秘而传奇的历史。这些秘书的渊博学识、出众的能力等等重要特质,都是后人值得学习与研究的。 本书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政界人物的10位秘书的传奇经历和趣闻轶事。 书中写到了国共两党的重要政坛人物的秘书,他们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近现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与历史名人。这些重要人物有: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陈伯达,孙中山的秘书胡汉民、戴季陶,段祺瑞的秘书徐树铮,袁世凯的秘书
本书汇集忆叙周恩来的文章22篇,均为作者自1939年被选派至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以来,与周恩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亲历各种活动、事件的真实记录。既记述了雾都重庆文化界瞬息变化、共和国建立以后文坛风云变幻,又叙述了周恩来与文艺界朋友息息相通的友情,在外交事务中与国际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每篇文章都记载着珍贵的史料,感人的故事,传递出作者坦诚、真实的情感,和周恩来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