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9日,照顾200万人民生计的重担突然落在李光耀肩上,困难重重,前途茫茫,他怎样为新加坡开辟一条生路呢?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怎样盖房子,怎样修理引擎,都有专著教导。但是,还从来没有一本书是教人如何把一群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印度群岛等地的移民组成一个国家的。 今天,新加坡已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和安全的全球化国家,李光耀忆述往事,把毕生治国、发展经济和建设国防的切身体会,浓缩到几百页的回忆录,读者必能从中得到启发。 40年来遍访世界各国,李光耀跟当代世界政坛风云人物有广泛的接触,共同探讨国际与区域局势。回忆录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对他们作了生动的描述。
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至今已经过去70年了。如同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一样,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日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开始,一直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其间有10年时间,延安便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照耀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中国共产党便开始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就是延安时代。 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伟大的长征,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为我们党和红军在长征中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从遵义会议开始,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从中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