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近现代中国军事的发源地 黄埔军校,根据众多珍贵史料梳理整合了该校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第一期学员的档案,体量庞大、内容完整、角度多元,为广大民国军事史爱好者和研究黄埔军校校史的学者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参考资料。档案之外,由黄埔一期生开创的黄埔精神,薪火赓续、代代相承,让无数后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跨越百年的青年热血、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倍受鼓舞,心生敬佩。
长安诗团与东坡居士,他们是唐宋闪耀的群星,在那些流传于世的诗词中潜藏着他们不同的故事与人生。 李白的一生浪漫洒脱,他的诗无拘无束,挥洒自如,写出了大唐的气势磅礴; 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他的诗沉郁顿挫,感人至深,描绘出世间百态; 王维的一生云淡风轻,他的诗清新淡雅,空灵脱俗,宛如一幅幅山水画; 东坡的一生起落无常,他的词豪放开朗,豁达通透,承载着岁月的悲欢离合和岁月的沧桑巨变。 翻开书页,跟随诗人们的脚步,开启一场充满诗意的跨时空之旅。 深入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领略他们独特的诗风与才情,感受历史与时代的变迁。
此书作者为五十达来喇嘛,作于明末,较详细地介绍了吐蕃王朝历史及文明时期西藏出现的萨迦政权和帕木竹巴政权的历史。他用文学手法叙述历史,行文古典简洁,用辞典雅华的,不仅是一部有参考价值的史书,而且也是一部的文学作品。
本书介绍陶澍的人际关系,作者陶用舒教授钩沉索隐,将陶澍一生中有交际且有诗文记载的500余位朋友汇为一编,分类介绍各种“朋友圈”,展示了一代名臣陶澍的交谊全景。
在中国文化 ,苏轼以他天才灵动、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精神财富。他的诗词成为我们滋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为我们提升寻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然而,这些令我们着迷的诗句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其中又蕴含着苏轼怎样具体的人生况味?千百年来,苏轼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康震著的《康震讲苏东坡》中对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传奇人生进行了精彩品读。
束景南所著的《朱子大传(性的之路增订版)(精)》全面系统地挖掘搜集到了关于朱熹的上千种史料,考明众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对朱熹的一生及其思想发展历程作了全面深入的新研究,破除历来的误说、错案、悬案、谜案,把朱熹由“神”还原为“人”,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朱熹,从中揭示出了朱熹人本的“性学”思想体系的本质及其价值所在,也活画出了一幅南、北宋交替时代风云突变的历史画卷。 此次增订一是补充了朱熹的新资料,对原来一些写得比较含混或写错的地方作了补充或改写;二是写进了三十年来作者对朱熹的新思考、新认识,如认为朱熹的理学体系应称为“性学”的思想体系,朱熹是从体用关系来构建自己的“理一分殊”的哲学体系,朱熹的“性即理”的性学是一个人性(复性)的思想体系等;三是全面校改了错字错句、漏
《郭子仪评传》的作者,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探索了郭子仪先祖的家世及华州郑县(陕西华县)郭氏家族,详尽地、全面地描述了郭子仪辉煌的战绩、杰出的军事才能及高尚的品格。广大读者会从中得到教益,遍及世界各地的郭氏后裔会从中受到鼓舞,并引以为荣。
今研究廖季平先生生平著述的人不多,主要是其子孙和门人。其女廖幼平的《我的父亲廖平》简述了廖平事迹,其孙廖宗泽的《六译先生年谱》勾勒了先生一生的经历,其门人蒙文通的《廖季平先生传》介绍了廖季平先生治学的情况,黄开国的《廖平评传》对廖平先生进行了评析。本书以廖宗泽手稿为底本,综合了《廖季平年谱》(廖幼平编)、《廖季平史料专辑》(李伏伽编)、《光绪井研志》、《廖平选集》(李燿仙)等材料,对廖季平的生平作了全面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