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是关于孔子的历史文学传记,立足实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从人格化的角度记述孔子的生平、思想、政治主张等。
《历史的丰碑·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讲述了的哲学家康德诞生于哥尼斯堡一个马鞍匠的家庭,从小体质单薄母亲曾担心他不能活下来,而成年后的康德用一套有如钟表一样的生活节律,创造了自己的健康和长寿,康德给自己以生命,生命给康德以震撼世界的思想,无论在任何意义上都可以说,康德造就了他自己,以及后来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等等。
《“大家精要”丛书:王充》介绍了王充(27—约97),东汉会稽上虞人,占代颇具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遍览诸子之书,博通百家之言,构建了系统的无神论理论体系。他追求真理而痛疾虚妄,针砭时弊而思无禁忌,所著《论衡》将矛头直指天神崇拜、孔子崇拜、圣王崇拜、儒家经典崇拜及形形色色的世俗迷信,强烈地冲击了当时统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众多哲人赞扬他是“一代英伟”,而名教卫士指斥他是“千古罪人”。
......
《“大家精要”丛书:唐顺之》介绍了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江苏武进人。明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音乐、数学。作为南中王门的代表人物,其“以天机为宗,以无欲为工夫”的学术思想亦在阳明后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与王慎中、茅坤等于嘉靖初年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以矫正何景明、李梦阳模拟古人之弊病,创为“唐宋派”。他认为散文应“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渭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之文字”。其高扬主体精神的“本色”论文说对后世影响甚巨。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先生一生极其重视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历经数个朝代甚至经历外族侵略而没有灭亡,其实就是因为中国文化没有亡的缘故,所以他在生前大力推动儿童读经活动,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留下根,从而保留和挽回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当然,先生所推行的读经活动不仅仅只重视中国国学,对英文以及算术等都非常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对四书五经尤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