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经生活于揭开了现代哲学之序幕的天才的世纪中的所有思想家来说,没有哪一个人的心智生活像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那样丰富多彩。接受法学教育,先后被聘为法律顾问、图书管理员等,他却在逻辑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形而上学领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即便如此,莱布尼茨却将自己的志向看做是伦理的和神学的;他还将这些理论上的关切同政治、外交以及范围同样广泛的实践方面的改革结合在了一起,这些改革的领域包括:司法、经济、行政、技术、医学以及基督教。玛丽亚罗莎安托内萨这部具有开创性的传记作品不仅从广度和深度上全面考察了这些理论兴趣和实践活动,而且也将它们整合为一幅由这位独特的思想家及其所经世事交织而成的统一的画像。在莱布尼茨看似杂乱而又涉及广泛的思想生活的中心,安托内
荀子是先秦继孟子而起之儒学一位大师。他创立了博大的儒家思想体系。又因对先秦诸子思想均有批判吸收,他不仅是先秦儒学发展史之重要环节,也是先秦思想史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思想家;他又是秦汉之际传授经学的大师,于中国古代经学史亦占重要地位。本评传以荀子本人著作为基本线索,参考历代对荀子学说之评价,力求对荀子思想作全面而符合实际的理解。
万斯大,字充宗,号褐夫,晚号跛翁。生於明崇祯六年(公元一六三三),逝於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末清初学者。万斯大学术成就以经学为主,深受黄宗羲的影响。其礼学以为《周官》为伪书,非周公所作,《仪礼》为礼之仪文,《礼记》为礼之义理,二者相表里,需通达其仪文而後明得其义理。其春秋学以《左传》为主,有“专传、论世、属辞比事、原情定罪”四法。万斯大现存完整着作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五种,其子万经为编成《经学五书》。本次整理,《经学五书》部分以辨志堂版为底本,所收各书以对应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皇清经解》本、《续皇清经解》本等相校。又从《濠梁万氏宗谱内集》中辑出确为万斯大的文章,以反映其谱学及史学成就。另又辑得其散
鉴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影响的佛教高僧,受日本朝廷的邀请,他不惜生命,赴日弘法,用十二年的时间六次东渡。鉴真到日本后不仅传授戒律,弘扬佛法,建造了日本历史上座律宗寺院——唐招提寺,而且为日本人民传医送药,将唐代先进的文化带到日本,为日本的佛教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日本律宗的祖师”及“日本文化的恩人”。本书充分利用日本真人元开所着《唐大和上东征传》及散见于外的一些文献资料,并借鉴外的研究成果,对鉴真的生平行迹尤其是六次东渡的历程、鉴真佛教思想的传承、鉴真在日本的佛事活动、鉴真对日本佛教的贡献、鉴真在日本的文化建树及成就,以及《唐大和上东征传》的成书、流传及价值等教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鉴真东渡的思想意蕴以及鉴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等做了探讨。
《心学大师湛甘泉/心学大师湛若水丛书》知识量大,覆盖面广,语言通俗,具有普及性读物特点,为大众读者了解、认识湛若水生平行事及其心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确实,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从生命之树截下来的一段假肢。而故事则更接近于生命本身。《哲学家的故事》深入哲学家的生活中去,来品读其人。 《哲学家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仰望星空的泰勒斯;哲学家是智慧之友;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等。本书由袁卫编。
本书成稿于五年前,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我是在经过了八年的工作和生活磨砺之后,重回学校的。求学之路对我来说就是寻梦、朝圣、重生的过程。这段记忆深藏心里,难忘却又不堪回首,因为每次的重温都会让我心疼,甚至潸然泪下。这篇论文的写作,在当时付出了我的心血和努力。这个选题源于一直以来我对晚明的兴趣和关注。
南宋时期喧闹一时的“官员狎妓”“朱唐交奏”案因何而起?学界泰斗、朝廷重臣缘何与一营妓结怨?为何他的学说、他的思想,自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纷争?《朱熹别传》通过朱熹与严蕊、唐仲友之间的冲突,描绘了南宋官场错综复杂的纠纷,呈现了一幅官场与市井交织的纷繁多彩的历史画卷。
2014年为国际著名藏学家朱塞佩·图齐(1894-1984)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图齐教授对藏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促进中意双方在藏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编纂了这本纪念文集。《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朱塞佩·图齐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汉英)》收录的中英文文章,内容涉及西藏文化和印藏文化的各个方面,有些成果是目前该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也有部分成果是对已有成果的梳理和汇总;是中意藏学界的一次交流和对话,也是对中意藏学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
研究杜甫的论著汗牛充栋,传记类的著作也有多种。本书有两个特点,首先,它既把杜甫当作的诗人,详细论述其诗歌创作成就及其创作发展过程;又把杜甫当作的思想家,对其人生哲学、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其次,本书评、传结合而侧重于评,并试图把杜甫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中予以审视,从而对杜甫的地位、影响及意义作了较深刻的阐述。 书前附有杜甫行踪示意图,可使读者对诗人一生行踪一目了解。书后附有杜甫简谱、人名索引、文献索引、词语索引,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