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传》是关于西方政治思想不可不提的人物马基雅维利的传记。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政治思想领域的杰出代表,也是赋予政治学独立地位的首要人物。他的代表作《君主论》一针见血地剖析政治斗争技巧,《李维史论》提出划时代的古典共和主义理念。然而,他又是恶与不择手段的代名词、 无节操的阴谋家 ,所著作品遭到数百年的封禁。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国土分裂,群雄并起,马基雅维利于其中艰难求生,为实现政治理想,先后委身数位君主,政绩平平,著述作品也不被重视,甚至被长期封禁。《马基雅维利传》力图展现近代政治学开山鼻祖的生活环境和多舛命途,揭示 邪恶圣经 少为人知的书写动机,勾画一位思想巨人痴狂于梦想、不屈于命运的立体形象。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弘一法师对于人生、生活、禅宗的独到见解,带领读者走进一场关于境界、修行、感悟的内心对话。通过法师深邃的思想和生动的语言,读者将领略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心灵解脱和超然境界。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弘一法师的人生哲学》不仅是一本修心养性的经典之作,更是一本引领读者超越世俗、超越自我的心灵指南。它将为读者带来智慧、力量和启示,激励读者从内心深处审视人生,放下执念,超然物外,活出真正的自己。 在近现代文化史上,李叔同(1880—1942)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曾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但在个人事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年,却选择遁入空门,最终以一代高僧的形象留在世人的记忆里。本书生动地讲述李叔同充满传
内容简介 遇上挑战时该如何自处?碰到难缠的人要如何应对?在哪里可以找到快乐、获得力量?怎样处理反复出现的令人沮丧的想法?如何看待变故、正视生死?……面对人生中这些不可避免烦扰与难题,如何活得更幸福?两千多年前的斯多葛哲学早已给出了答案。 乔纳斯·萨尔茨格伯结合多年来亲身实践斯多葛哲学的经历和体悟,创作了这本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幸福指南。作者从各种有趣的生活细节出发,介绍了斯多葛哲学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以及重要观点。同时,本书用55条斯多葛哲学的日常练习,手把手教我们如 何驾驭情绪、如何保持敏锐、如何处世为人、如何像斯多葛派哲学家一样游刃有余地掌控人生。 在斯多葛哲学的永恒智慧指引下,每个人都能找到幸福之路。
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传奇,他曾是叛逆少年,行事乖张,后来怎样潜心向学,终成大器?走上仕途,官场险恶,王阳明如何化险为夷,举重若轻?身为一介书生,王阳明为什么能料敌制胜,用兵如神,只用十四天平定宁王叛乱?目睹政治黑暗,民生疾苦,王阳明如何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 雾满拦江运用全新史料,以幽默有趣的笔调为你解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从中理清阳明心学的脉络,解读成大事业者的智慧。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理想国 出版社 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 者 (古希腊)柏拉图著 出版时间 20180901 I S B N 9787553809694 定价 5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精装 版 次 1 字 数 510 (千字) 页 数 528 读者范围
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出生于普鲁士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对于这位天才的哲学家,你了解多少?他的著作你读过多少?他的思想你领悟多少?他的言论对社会有什么作用?一百多年前的他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相信提到尼采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大概都知道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还是一个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此,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他的意义何在,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与大家的幸福生活有多少关联,恐怕也只有少数做学问的人深入研究过他的著作、思想。这本小书的一个用意就是希望引导更广大的人群走近尼采,阅读尼采,了解尼采,进而从他的思想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变成自己的财富,变成反思和应对我们今天这个急速变化、压力重重的所谓现代社会
在当代哲学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的“范式转换”的背景下,哲学家之间的对话和讨论尤其重要。奎纳尔·希尔贝克、童世骏等编的这本《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增订版)》致力于克服现代西方哲学传统中大陆哲学(又有德国哲学传统与法国哲学传统之分)与英美哲学传统之间的严重隔阂与分裂,而且致力于克服哲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藩篱。本书为论文集,书中所收论文,不仅是由观点和问题,而且是由作者们亲身经历的一些论辩而联系起来的。
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有趣、温暖、可亲的孔子。我们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跋涉,我们看到的,不止是圣人的智慧和强大,还有圣人的脆弱和无奈——无论是面对他人的不幸还是自己的命运,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圣人,有时也是脆弱的。他也会被伤害,因为他并非披盔戴甲,他和我们一样以血肉之躯面对世间刀剑。但正因为他并非披盔戴甲,我们才能拥抱他,感受他的体温和心跳。 n n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在我们的文化上是如此重要,沁入我们民族的血脉。可是,圣人亦是凡人,我们在书里,能真切感受到孔子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圣贤之师拔节的声音,看到他一生的跋涉和努力,看到他的喜怒哀乐,看到他的所言所行,对我们今人巨大的启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说:“哲学家不能算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哲学家也不是一个可供他人师法的有形理想,一个哲学家存在的方式便是追求成为自己。这样的生成过程在哲学思考的广度里得到空间、可能性与彰显。”100个哲学家口中会有100个哲学的定义,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笛卡尔到弗洛伊德……他们挥洒着灵感,书写了人类的思想史,他们不仅是智慧的,而且是独特的、大胆的、完全保持真我的。本书将这些极富智慧之人的生平与思想精华一一呈现,深入哲学家的趣味世界。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像很多犹太裔作家的命运一样,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被列为书,他在萨尔茨堡的寓所也被搜查,这促使他决定心离开德国,开始了国外的流亡生活,《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辉煌与悲情)(精)》即完成于颠沛流离之中。1934年5月茨威格致信·曼说:“我现在打算写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他也是一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像今天一切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人遭到希特勒的迫害一样,遭到马丁·路德的非难。我想以伊拉斯谟为例,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比喻方式描述我们这种类型的人和其他类型的人。”这封信应该可以看成是茨威格写作此书的心志流露。身处黑暗年代的茨威格,藉着对伊拉斯谟,这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很终取得成功而仅仅在道义上保持了自己的正直的人” 的刻画,将这位的人文主义者辉煌与悲情的一生,栩栩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茨威格
《鹏程问道》是“当代孔孟”、“天下第1才子”龚鹏程先生四十岁时撰写的回忆录,记叙自身求学问道、入世历事的经历和感悟,一个率真坦荡、不拘常俗、志向高远、勤奋自砺的学者、行者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