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教育家颜元叔先生逝世后,在他的故乡湖南茶陵有许多人为他的为人及其为家乡做的贡献所感动,他们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追念之情。《追念颜元叔》文集中收录了一部分颜元叔先生感受家乡茶陵和新时代大陆发展的文章,也收录了表达茶陵人对颜先生的敬佩和友谊的文学作品。该文集收集了珍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地方文化研究意义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介绍梁思永是中国考古接力赛中的“第壹棒火炬手”,虽然他的一生仅仅度过了五十个春秋,但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整个中国的考古学界。《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对梁思永的生平和家庭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关心和研究中国现代考古学,以及研究、了解粱思永对现代考古学的贡献的有关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潮》所谈的是从1842年香港割让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的10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故事。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新潮》则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虽未写作完成,作者就病逝了,但存稿中仍留有许多作者的人生经验与智慧,记录了作者在农村复兴事业上的投入与思考。
本书重在探讨梅贻琦办理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高教改革活动,总结其治校经验,弘扬思想自由、教授治校、勤俭办学、通才教育等大学精神,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