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一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锺书半个多世纪相需以沫的爱情,从而描事出一位博学、容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
《劳伦斯传》作者理查德?奥尔丁顿是劳伦斯的好友,他以优美的文字记录了劳伦斯起伏跌宕的一生,生动地描述了他从一个敏感多情的少年,到辗转欧洲的流放者,再成长为一个妙笔生花的诗人、散文家。书中记录了劳伦斯在短短45年中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50余部,历数作品的创作缘由、人物原型、写作地点、社会反响等。这部传记再现了劳伦斯生活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的兴起、一战的爆发、社会矛盾的升级等社会状况,还涉及该时期的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内容。本书是研究劳伦斯的重要参考文献。
2020年是铁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写作之夜 丛书特别推出《铁生 铁生》这套书,共有三本,其中有铁生家人、亲属的深情回忆,有同学、插友的手足思念,也有作家、学者朋友的谈论评说,与想要认识铁生、热爱铁生,渴望读懂铁生的人们一起,跟随铁生成长的轨迹,来一场人生、精神与心灵之旅。 亲友辑收录了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史铁生妹妹史岚、史铁生堂弟史铁桥等史铁生亲人及插队老友的16篇回忆文章。这些由感而发的私人记述,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铁生;有血有肉、有粗有细、有俗有雅的铁生;一个坦诚、率直、真诚的铁生。 学友辑的13位作者均为史铁生的同学和校友。他们以亲身接触史铁生的经历,并用文字记下他的点点滴滴,为后人了解史铁生的生平、通晓史铁生的成长轨迹提供了辅证。 文友辑收录了王安忆、周国
本书部分内容*初于2008年11月开始在 天涯论坛 陆续发表,广受读者追捧。张爱玲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于2009年2月23日在台湾出版后,本书作者又根据《小团圆》中的有关素材对原稿作了修改,全面介绍了现代文坛的传奇女作家 张爱玲生命史中的各种隐秘。 作者以近距离的视角、亲切而活泼的文字,探幽发微,旁征博引,揭示了张爱玲在创作、情感、婚姻、思想、情趣、人生奋斗等方方面面的真相,着重探讨和分析了张爱玲独特个性的形成原因、 胡张恋 的内在冲突、第二次婚姻的内幕、晚年遁入精神孤岛等等张学 热门 问题。 本书素材全部来自当事人回忆的*手资料,线索清楚,持论公允,其中关于 胡始终与张暗斗 、 第二次婚姻获得幸福 、 晚年步入理想境界 等看法,都相当独到。 作者清秋子是近年蜚声文坛的著名网络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稿是我社重点项目《艾芜全集》第十六卷, 收入了作者1937-1961年的日记若干。因时间跨度大 (从抗战时期一直到解放后农村搞合作社) , 涉及的事件多而杂: 抗战时期作者带着家人逃难、解放后作者到农村斗地主, 参加土改, 到工厂矿山体验生活, 到东欧参观访问, 回农村参加统购统销工作, 调查合作社情况……内容丰富, 资料详尽, 对读者,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了解过去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战斗的海狸”:1939年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一张小照片背面的写下的这几个字就像一个许诺,描绘了她在私人和公共生活领域同样一丝不苟的人生规划。 战后、冷战时期、反殖民时期的政治冲突把她推向激进,思想中几乎没有怀疑、宽容和妥协的余地。她作品的大获成功,《第二性》在并非全是女性的读者那里引起的全球性反响,勾勒出了她的形象,之后《回忆录》让这一形象更加鲜明。一个被她塑造、由她掌控、清晰明确的形象。有时候缺少一个狂热的、被生活的热忱和虚无的恐惧所困扰的女人内心的种种矛盾。 描绘西蒙娜·德·波伏瓦作为“战斗的海狸”的形象,同时也意味着在讲述20世纪,这个“*的世纪”。一个彻底对抗的世界,法国知识分子在其中还有一个角色可以扮演,那就是“伟大的良知”,慷慨激昂、不屈不挠,有时到了盲目的境地。种种
周立民是研究巴金的著名学者,创作出版了《另一个巴金》《巴金手册》《巴金 随想录 论稿》等多部专著。本书是作者研究巴金的zuixin成果。作者用抒情的文笔,选取了巴金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段的经历,对他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变化进行了大胆的剖析和描述,作者文笔老练,描写准确,议论得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专著。
《鲁迅作品集》收录《鲁迅小说全集》《朝花夕拾》《野草》三本书。其中收录《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收录鲁迅的全部小说作品,共计33篇。这些小说多描写底层社会普通人的悲剧,鲁迅以他如匕首般犀利的文笔批判着“麻木的国人灵魂”,希望藉此警醒世人。鲁迅小说的主题多是反封建、反礼教、反传统、反迷信,善于创造典型形象,讽刺人物的阴暗面,故事多以故乡为背景。小说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中国众所周知。
父亲不仅写得多,而且所写的小说一经发表,就会立即引起轰动。在读者群中有《金粉世家》迹、《啼笑因缘》迷、“张恨水”迷。更令人吃惊的是,父亲能够同时写多部小说,最多时,可以同时撰著七部长篇连载小说;不但如此,他从不写草稿,都是在稿纸上一挥而就,早年用毛笔楷书,字迹工整,不潦草,很少涂改。四十年代以后,改用铅笔复写纸撰稿,一式两份,字迹端正清楚,看过他手稿的人,都激赏不已。
被曾国藩赞为“大江南北惟此一人”的张文虎是清季上海浦东人士,学问淹博,曾以评点《儒林外史》、校勘《史记》名噪一时。著述风行之外,不意还有一部日记留在世间而尘封百年,迄今始见真容。本书排日记述当时重大军政事件及官场秘幸、社会新闻,不仅是掌握晚清时代社会历史动态的最可征信的手资料,亦是人所罕知的珍贵的上海历史文献。文学爱好者尚可与《儒林外史》及其评点比照阅读,别有裨益。
林散之祖籍为安徽省和县,出生于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是一位从乡村儒者走上书法艺术高峰的艺术大师,他不仅被海内外学界誉为“中国当代草圣”, 而且对诗、画也有精深的造诣,因而被称为诗、书、画“三绝”——“散翁当代称三绝”(赵朴初语)。 《林散之传》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林散之近一个世纪艺术生涯的传记作品,对林散之的祖籍、家世和人生各个时期的活动,以及相关的人事、艺术渊源、学养等,都有翔实的研究和生动的描述,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图书。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他撰写的关于鲁迅的一系列文章,为读者了解鲁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其作品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淳厚,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而他对鲁迅寂寞心境的剖析也非常深刻。
在唐代,白居易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诗人。他留下的文学遗产,数量居唐人之冠;其思想儒释道杂揉,诗文中颇多思想史方面的资料。本着评、传相结合的原则,本书章讨论了关于白居易独特的家世的几个问题。第二至五章,几乎是编年式地缕述了白氏曲折而漫长的一生。行文中多引述其各时期的诗作,以见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并从而窥知其思想的转变的轨迹。第六、七章,分别评述其前期的激进民本主义思想和后期知足保和的中庸主义思想,是全书重点所在。第八、九章,分别评述其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主张与创作成就。第十章,总述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元稹是白居易生死不渝的挚友。二人诗风相近,才名也大体相当,史称“元白”。故附其略传于白传之后。
作者把张爱玲的生平与生活背景纳入以《传奇》和《流言》为代表的作品系统中加以研究。本书从认同危机的视角首先考察了太平洋战争中的张爱玲文学,然后论及战后台湾对张爱玲文学的接受以及80年代以后张爱玲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复活。半个世纪以来,张爱玲(1920——1995)文学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历尽沧桑。本书除了涉及张爱玲及其作品世界外,还对四十年代文坛与时势背景有所描述。
《自诬与自述:聂绀弩运动档案汇编》收录了聂绀弩在1954年至1957年几次运动中的部分检查交代材料。这些材料是作者错划 右派 问题得到改正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清理档案时发还的。原件由周健强女士收藏并提供,朱正整理成书。其中的《槛房杂记》已编入回忆文集《脚印》,其余首次见于本社出版的《聂绀弩全集》第十卷。为保持文献材料的真实性,尽量原文照录,错漏之处以〔〕更正或补全。作者删改之处照录,并以 编者注 简要说明。办案人员所加的横线保留,其他符号以 编者注 说明。
塞林格,一代文坛隐士,因《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举成名。 1941年7月,塞林格结识了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乌娜?奥尼尔,并爱上了她。乌娜?奥尼尔后来嫁给了喜剧大量查理?卓别林。 巴黎解放的时候,塞林格在巴黎与欧内斯特?海明威相遇。此后两人一直保持书信联系,直到海明威自杀身亡。 1946年,塞林格开始研究佛教的禅和神秘的教义。1950年,塞林格与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相识。把写作当成参禅,加上二战时的痛苦经历,加重了他与世隔绝的程度。 20世纪50年代,垮掉派诗人把塞林格奉为精神偶像,塞林格却把他们当成了“禅宗的杀手”。 20世纪60年代,塞林格亲自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设计封面,这个封面在美国一直重印了27年。 1967年,得克萨斯大学校长兰塞姆收购了一批塞林格的手稿,受这件事影响,塞林格指示经纪人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