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一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锺书半个多世纪相需以沫的爱情,从而描事出一位博学、容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主要介绍以下问题:文学研究所为什么 中落?和丁玲这位个性独特的著名作家来主持有关系。那个地方,曾因丁 玲而闻名遐迩,又因丁玲而成为是非之地。文学讲习所整风时,有人提出 :“文讲所从成立到现在,共变动五六次。……历次变动与文艺界的矛盾 和宗派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换周扬或其他人来办又怎么样呢?安在 丁玲头上的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可以没有,但是,他能把文学研究所办成 真正培养作家的文学摇篮而不是文艺党校吗?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类政治 运动、党内斗争、文艺运动,已经成为阶段性的循环秩序。文学研究所岂 能是世外桃源?《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作者邢小群通过对大量当事 人的访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重新审视了这段特定的历史。
暂无内容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郡阳都县人。 诸葛亮出身于官宦世家,父母早亡,少年时为躲避战祸,辗转流落荆州。后在隆中度过十年隐居生活,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为仕。 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诸葛亮殚精竭虑,为刘备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占领荆州,夺取益州,打下三分天下的基础。 刘备病逝之后,诸葛亮肩负托孤之重,心无二志,全心全意辅佐刘禅。为巩固帝业,兴复汉室,他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接连北伐,虽无功而返,仍矢志不渝,最终命殒五丈原。 诸葛亮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伟大的发明家。他推演兵法,制作出八阵图;还革新连弩,能连续发射十支羽箭;又制作木牛流马,为山地军事运输做出重要贡献。 他一生谨慎务实,为政至公,兼有君子之德与忠臣之节。因为他的功绩和忠心,千百年来,广受世人称颂。
伟人的力量在于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萧本雄编撰《李白》一书的目的是希冀青少年读者追寻历史足迹,传承伟人精神,点亮梦想之光。 《李白》一书以其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情景、启发式的小故事再现了中国盛唐诗人李白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同时,展现了他一生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或借酒烧愁、对月怀远,或仗剑游侠、寄情山水,但总不失他旷达自适的个性本色。李白的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真、善、美境界,深入每一个国人的心中,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奇葩。在吟咏李白隽永的诗歌之余,本书更要传达他那种对生命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勇于创造追求自由的精神。
以现代年轻女性的身份,与三毛隔空对话,以唯美的插图、细腻的散文笔触,就三毛坎坷的爱情故事、沉重的亲情体悟、真挚的友情感应,以及 流浪 的写作状态进行独特的解读,带领读者一起分享三毛的秘密,破译三毛的心灵密码,感知这个脆弱的生命。
“多情却被无情恼”,东坡这一句词若孤立来看,正可用作李商隐一生的总括。多情者本已易于自伤,况欲于无情的世界里寻觅情的归所,而终于无处堪用其情,便只觉得世界辜负了自己。这话对李商隐而言,没有半分矫情,毕竟他所有的委屈都是应该的,因为这世界当真辜负了他。
我的认识里,首先海子是一个人,一个生活的体验者;其次他是一个诗人,一个诗歌王国里的“西西弗”。海子现象,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命现象。他在二十六年生命里的经历和体验,并且以文字形式展现出的自身生命的璀璨和幽暗,对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有思考和启发。 本书从考据的基础资料和文本的技术分析两方面展开,对海子生活历程、写作过程、思想嬗变做一些基础的分析工作,所以在写作时我着重从诗歌来观照海子其人,重点放在以诗证人、以人解诗。
塞林格,一代文坛隐士,因《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举成名。 1941年7月,塞林格结识了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乌娜?奥尼尔,并爱上了她。乌娜?奥尼尔后来嫁给了喜剧大量查理?卓别林。 巴黎解放的时候,塞林格在巴黎与欧内斯特?海明威相遇。此后两人一直保持书信联系,直到海明威自杀身亡。 1946年,塞林格开始研究佛教的禅和神秘的教义。1950年,塞林格与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相识。把写作当成参禅,加上二战时的痛苦经历,加重了他与世隔绝的程度。 20世纪50年代,垮掉派诗人把塞林格奉为精神偶像,塞林格却把他们当成了“禅宗的杀手”。 20世纪60年代,塞林格亲自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设计封面,这个封面在美国一直重印了27年。 1967年,得克萨斯大学校长兰塞姆收购了一批塞林格的手稿,受这件事影响,塞林格指示经纪人销毁
《房龙传》虽然也从作者自己的角度详尽描述了他与父亲复杂、微妙的关系,但这本书之所以能以“房龙传”为题,是因为它对房生一生的经历并非只是作单一角度、单线条的叙述。作者从房龙的亲戚、生前友好,甚至从对房龙怀有敌意的人们那里尽可能地搜罗相关的素材,还大量引用了房龙与亲友或亲友谈论房龙的往来书信,再加上对房龙所处朝代的场景的熟练描绘和相当程度上是从房龙那里继承来的生动活泼、不乏幽默感的文风,从而构成一部内容全面、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的传记著作。
父亲不仅写得多,而且所写的小说一经发表,就会立即引起轰动。在读者群中有《金粉世家》迹、《啼笑因缘》迷、“张恨水”迷。更令人吃惊的是,父亲能够同时写多部小说,最多时,可以同时撰著七部长篇连载小说;不但如此,他从不写草稿,都是在稿纸上一挥而就,早年用毛笔楷书,字迹工整,不潦草,很少涂改。四十年代以后,改用铅笔复写纸撰稿,一式两份,字迹端正清楚,看过他手稿的人,都激赏不已。
本书主要向你介绍了严复、辜鸿铭、蔡元培、胡子靖、张伯苓、章士钊、余嘉锡、张季鸾、王云五、姚从吾、董作宾、沈宗瀚、傅斯年、罗家伦、成舍我、张其昀、萧一山等二十七位民国时期“文化人”的有关生平事迹。从中,我们可以探窥民国文化之一斑,感受大动荡年代“文化人”命运的跌宕起伏。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离开意象派。这一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与之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
她说,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却偏偏这现世不安稳,这岁月不静好。她说爱一个人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再开出花,却偏偏开到荼靡,一无所有。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张爱玲与月亮结了一段缘,生于月圆之夜,逝于月圆之时。 一本书,一个人的传奇。一支妙笔,流淌张爱玲爱恨倾城小团圆的往事。从父母亲人到挚爱好友,从胡兰成到桑弧到赖雅。锦瑟无端,文字有情。如果你也迷恋那或平淡或繁华的爱,如果滴露的清晨,明媚的午后,迷离的午夜梦回,你也在寻找她的故事,你也渴望文字的灵性。 那么,也许,你应该翻开《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这一本倾“诚”之作,探寻张爱玲一生悲欢离合。 然后在那寂寂时刻,我们终于恍然,原来每一段人生都是传奇,我们在她的爱恨里,看到自己的模样。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的作者
本书为泰戈尔的生平传记。作者以散文诗的语言叙述了印度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泰戈尔的一生。本书叙述了泰戈尔创作活动的历史,对泰戈尔的个性和思想进行了必要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泰戈尔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了评价。该书通过泰戈尔各方面的影响,满怀深情地从各个角度记录了泰戈尔的人格的发展历程、泰戈尔人生中面对的考验和泰戈尔的人生激情。作者克里希纳.克里帕拉尼是泰戈尔的密友,和泰戈尔共事8年,对泰戈尔有深刻的观察, 掌握有大量的泰戈尔的手资料,因而该书可信度很高。本书的作者满怀激情地描写泰戈尔,文笔异常流畅、优美,读来像一部长篇诗,极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