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铁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写作之夜 丛书特别推出《铁生 铁生》这套书,共有三本,其中有铁生家人、亲属的深情回忆,有同学、插友的手足思念,也有作家、学者朋友的谈论评说,与想要认识铁生、热爱铁生,渴望读懂铁生的人们一起,跟随铁生成长的轨迹,来一场人生、精神与心灵之旅。 亲友辑收录了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史铁生妹妹史岚、史铁生堂弟史铁桥等史铁生亲人及插队老友的16篇回忆文章。这些由感而发的私人记述,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铁生;有血有肉、有粗有细、有俗有雅的铁生;一个坦诚、率直、真诚的铁生。 学友辑的13位作者均为史铁生的同学和校友。他们以亲身接触史铁生的经历,并用文字记下他的点点滴滴,为后人了解史铁生的生平、通晓史铁生的成长轨迹提供了辅证。 文友辑收录了王安忆、周国
拉尔夫 瓦尔多 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超验主义哲学家,是确立美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作为美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影响了梭罗、惠特曼、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还启发了尼采、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伍尔夫和博尔赫斯,他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他去世140年之后仍然影响着我们。 理查德森利用爱默生未发表的个人日记、信件和讲稿,完整呈现了这位伟大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他的阅读、他的习惯与他的个性,描绘出了爱默生作为伟大作家与普通人的真实肖像,以及他隐秘的孤独与爱恨。
这是一部几句风格化的传记作品。因《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而驰名中外的著名作家周立波是一个极具才情而又充满矛盾性格的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和他的同乡、领路人周扬一样,在革命、爱情、文学创作的漫长历史中经历了后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和悲剧,尤其他俩的婚恋,婚变,如出一辙,令人痛惜 而之一切,通过她的嫡孙女、已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的白领女性的描述,得到了感性而又真切的反应。在她那充满温情、不乏调侃甚至戏谑的叙述中,作者反思了祖父母那一代人的理想与命运,读者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宛如走入一个如梦如幻而残酷无比的隔世时代。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孙女周仰之所著的《梦思故国静听箫》,是一部以祖父周立波为主轴,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 文革 结束全家三
“不做圣贤,便为禽兽”。曾国藩的一生,成功显赫到了顶点极处,争议复杂也是千古未有。 晚清湖南人才济济,曾国藩木讷愚拙并不显眼,反因杀人之狠被时人称为“曾剃头”。然而,凭借知人之明的眼力、审时度势的远见、临事不乱的定力、熬过绝境的坚忍,乃至关键时候的心黑手狠,曾国藩在腥风血雨的时代中脱颖而出,成了拯救大清的“中兴名臣”。 翻开本书,领略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传奇一生。
叶锦添出生于香港,父亲爱好粤剧,他便常常跟随父亲进入演出后台,尝试用相机记录下演员候场时的神情和状态;哥哥从事摄影工作,他就跟着哥哥学习摄影;他也偏爱绘画,感受和琢磨着用笔触搭建起画中世界的妙趣。在父亲和兄长的浸润下,升入大学时,叶锦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摄影专业,希望可以用视觉语言传达自己的感知,建立由技艺走向美的连接。 大学时的叶锦添整日泡在图书馆中,几乎读遍了所有关于西方艺术的书籍,又为了沉浸式地学习、体悟西方文化而踏上了欧洲游学的旅程。而后,他又合作过众多知名导演,如吴宇森、李安、冯小刚、蔡明亮、陈国富、关锦鹏、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乌尔善等。 如今,他是时代很好的艺术大师,也是永远游走在探索与突破之路上的求学者,他一直对世界多样性保持开放、好奇,一直在融合和创造。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全传》是学界前辈金梅先生研究弘一法师李叔同生平事迹、艺术成就、佛学思想的结晶,是一部史料可靠、重在呈现思想和精神变化的独特传记。全书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李叔同从朱门子弟、风流才子、艺术先驱到律宗高僧弘一法师的巨大转变过程,深入剖析和解读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全部人生历程和思想变化。作者观人入微,挖掘深层隐藏,甚至极具挑战性与性地分析了他出家前后的经历和佛学思想的形成与变化。《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始于写真,终于传神”,是一部一丝不苟、视野广阔、学养深厚的集大成之作。
人人都说狂傲,请看其自负。人人都说爱美女,请看美女如何爱。人人都说是颂神,请看刁民闹衙。人人都说做自己,人耳! 如果说《回忆录》是画龙之作,《快意恩仇录》则是点睛之书。
被曾国藩赞为“大江南北惟此一人”的张文虎是清季上海浦东人士,学问淹博,曾以评点《儒林外史》、校勘《史记》名噪一时。著述风行之外,不意还有一部日记留在世间而尘封百年,迄今始见真容。本书排日记述当时重大军政事件及官场秘幸、社会新闻,不仅是掌握晚清时代社会历史动态的最可征信的手资料,亦是人所罕知的珍贵的上海历史文献。文学爱好者尚可与《儒林外史》及其评点比照阅读,别有裨益。
20世纪70年代,在哈佛求学的金介甫先生接触到了沈从文先生作品,他在博士论文写作期间,专程来中国多次拜访沈从文。完成论文之后,他写成了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一书,金介甫由此成为在西方世界介绍、研究沈从文的重要学者之一。 金介甫写作此书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一些来自西方的独特资料,完整呈现了沈从文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氛围,传递出作者清晰的历史观念和厚重的生命意识:在对沈从文的文学成就进行评价时,又能放诸世界文学发展和传播的大环境里,彰显出沈从文的文学价值和地位。 《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英文版传到中国以后,经过萧乾、荒芜先生等人引荐,资历翻译家符家钦先生翻译了此书。其译文精准、流畅,又得沈从文先生笔墨趣味:所引材料详实,尽显原著面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书中译本曾以《沈从文传》为
20世纪70年代,在哈佛求学的金介甫先生接触到了沈从文先生作品,他在博士论文写作期间,专程来中国多次拜访沈从文。完成论文之后,他写成了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一书,金介甫由此成为在西方世界介绍、研究沈从文的重要学者之一。 金介甫写作此书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一些来自西方的独特资料,完整呈现了沈从文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氛围,传递出作者清晰的历史观念和厚重的生命意识:在对沈从文的文学成就进行评价时,又能放诸世界文学发展和传播的大环境里,彰显出沈从文的文学价值和地位。 《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英文版传到中国以后,经过萧乾、荒芜先生等人引荐,资历翻译家符家钦先生翻译了此书。其译文精准、流畅,又得沈从文先生笔墨趣味:所引材料详实,尽显原著面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书中译本曾以《沈从文传》为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在一起,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善始善终。 简 奥斯丁,她是莫扎特般的女人,自儿时便展露出的才华让她的一生注定不凡;她是暗夜的精灵,用羽毛笔描画出闪烁于夜空的爱的流星。 在简42年的短暂生命中,她的现实生活和其著作中表现的人物命运截然相反。她的感情之路诸多阻碍,不能和相爱的人步入婚姻;她一生孤苦贫穷,在饥寒交迫中得肾病而死。众人都说她冷漠,殊不知她只是用冷漠抵触一切可能烫伤自己的那些假热忱。在名利和财富向她齐聚而来的时候,她说,她们看上去喜欢做个富人,于是我让她们知道我们远非如此。 她把自己对爱的向往,对美的感悟,注入了那些不朽的惊世作品中,给自己笔下的人物安排最妥帖合宜的条件,让他们学习、认清错误,与正确的人修成正果,这在《傲慢与偏见》、《劝导》、《曼斯
《自诬与自述:聂绀弩运动档案汇编》收录了聂绀弩在1954年至1957年几次运动中的部分检查交代材料。这些材料是作者错划 右派 问题得到改正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清理档案时发还的。原件由周健强女士收藏并提供,朱正整理成书。其中的《槛房杂记》已编入回忆文集《脚印》,其余首次见于本社出版的《聂绀弩全集》第十卷。为保持文献材料的真实性,尽量原文照录,错漏之处以〔〕更正或补全。作者删改之处照录,并以 编者注 简要说明。办案人员所加的横线保留,其他符号以 编者注 说明。
《经典童话立体书:了不起的安徒生》是一部趣味少儿读物,主要内容是安徒生的六个经典童话——《丑小鸭》《小锡兵》《卖火柴的小女孩》《豌豆公主》《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儿》。《经典童话立体书:了不起的安徒生》采用了汉英双语的形式,并且通过模切工艺展现出立体世界,将纸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场景和人物进行立体的展示,配合以朗诵音频,可谓是对安徒生故事的再创造。
《苏东坡传(精装纪念典藏版)/林语堂》 本书是一部传记,讲述了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从各个方面讲述了苏东坡的全部。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值得读者收藏。 《漫画苏东坡传》 你认识这样的苏东坡—— 北宋大文豪,以诗文闻名天下; 热爱美食的大吃货,东坡牌美食发明人; 一生仕途不顺,却始终乐观豁达。 你却不知道这样的苏东坡—— 宠爱弟弟的好大哥,兄弟相依为命; 书法造诣高深,是“宋四家”之一; 好友遍天下,日常最爱与朋友拌嘴、戏耍
本书记述了河北梆子大师王玉磬的艺术人生,作者为王玉磬弟子、优秀的河北梆子艺术家陈春。在本书中,作者用质朴深沉的笔调描写了她的恩师——老一辈艺术家王玉磬的从艺经历、师友往来、技艺切磋、教学轶事等内容,展现了老艺术家的独特风采和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本书情感真挚,语言平实,生动地描绘了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和动人往事,表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也对“王派”艺术成就和风格做了全面、精准的阐述,甚至一句唱腔、一个眼神、一个身段都有详细记录。本书装帧精美、图文并茂,讲述了王玉磬的从艺经历以及师友往来等,许多内容都是首次发布,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河北梆子的执着与深情,颇具可读性。
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宗”。 晚年的李清照曾再嫁张汝舟,结果发现此人品性卑劣。她不顾世俗的流言蜚语、冷嘲热讽,毅然决然与张汝舟离婚。为此甚至不惜状告张汝舟,自己也饱受牢狱之苦。在封建礼教氛围日益深厚的南宋,再嫁与再嫁后的迅速离婚,都是惊世骇俗的举动,对李清照这个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女性来说尤其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李清照爱憎之分明、立场之坚定、个性之独立。 作为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
本书采用别致的纪传体手法,围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一生,细加考究、多有新解。叙述真实而全面,史料考订颇有收获,既真切记录了徐志摩生命中的留学生涯、文学活动,还原了一个真性情的诗人,更对徐志摩一生中重要的情路历程秉笔直书,写尽了张幼仪的质朴而深沉的爱、陆小曼热烈而洒脱的情,亦不讳言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与残忍、对林徽因的痴狂与哀怨。
在去世前不久,躺在病榻上的鲁迅说过:“……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与鲁迅有关》里所谈的种种,与鲁迅的关系那是更加密切得多了,没有任何无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