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更迭悄无声息,让人不以为意。然而,翻开人类历史的漫漫长卷,我们总能听到许多年前传来的声声巨响,那些重要人物的出现和他们的作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些人物传奇的一生令我们感动和震撼!当我们为人类所创造的辉煌文明骄傲时,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此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魏广振、云飞扬主编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能让今天的读者感受到名人们所处的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受到名人们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行的史诗般的创造历程,感受到心灵的启迪、激励和荡涤,更能让我们多一份深深的思考。 谨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向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阅读此书的所有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本有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发展的访谈录。收入此书中的10位美术家吴冠中、邵大箴、靳尚谊、范曾、刘大为、龙瑞、冯远、王明明、陈丹青、刘小东,他们的人生经历及艺术创作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他们的访谈从各自的专业、职务及关注的方向等方面,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美术家们的生活状态、艺术人生、思想感情、艺术风貌以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意在向读者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当代美术所走过的路程,以唤起读者对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关注。
......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书中主要描写了张大千传奇的一生(从出世到成名),并且细致叙述了其一生些传奇故事,每个故事都扣人心弦。全书包括:章黑猿转世;第二章苦难童年;第三章我要学画;第四章虎肉开荤;第五章辛亥风暴;第六章二次抄家;第七章山城启迪;第八章求精时期;第九章黑笔师爷等。
如此规模地组织当代重要诗人写画家介绍画作,不仅是一个创举,准确地说,是恢复了一座古老的文化桥梁,把诗人和画家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兼兄弟关系又建立起来。从文化的角度看,一批在汉语中成长的画家当然要用汉语的眼光来理解、认识、批判。 精神转化为产品,是时代的趋势,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按照各自的规律向前发展,它们并不同步,但在某一点上有时会达成平衡或统一。比如一幅画在一个家庭体现了双重价值。 但艺术品进入民间市场不应该是一件盲目的事情,必须建立良好的秩序,这需要时间和过程,重要的是需要一批人为此付出努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大家的感受力和鉴赏力,逐渐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有生命力的作品,什么是传统和创新,怎么样的画才有价值,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谁是一个真正的画家。 通过人
如果说孟晖打开了世界的名画,而张抗抗却是被名画打开了自己。抗抗在写慕尼黑美术馆时,聪明而又俏皮地越过了一般性地评价绘画的浅显层面,而把这些名画当做一种亲切视觉生活,坦率而真诚地诉说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发现——一社会的、人生的、生命的乃至自我的发现。在抗抗这本书中,到处铺展着她感觉到的、体验到的、发现出来的,以及个人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美感与理念。这样,她既揭开了绘画后边广阔的生活及其潜在的思想与哲理,也时不时将她极其个人的心灵天地袒露出来。于是,这本书便成为抗抗的一个独特的文本。事实上,这些名画只是一种由头,它们给她一种启迪与震动之后,便打开了她的世界,一下子叫她自由驰骋,汪洋恣肆起来。
这一套丛书正是一座通往艺术海洋的栈桥,它可以引导青少年走向艺术海洋、走进艺术殿堂。浅显优美的文字介绍,印刷精美的图片,雅致大方的装帧,把世界艺术大师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创作甘苦,清晰生动地展现出来,带领人们走进那不同的历史年代、走近那许多不同风格的艺术,感受美的熏陶,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渐提高审美能力,开阔视野,激发出人的创造潜能。
本书全面讲述了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不平凡的一生。他出生于平凡之家,却靠自己的不懈努力锤炼成了一代画坛上的大师级人物,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不平凡的美术世界。在名家璀璨如星的年代里,他有幸得到大师的帮助,结交社会名流,举办画展,魅力贯穿中西,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颠沛流离、激昂慷慨的一生,曲折而又丰富的情感生活,令人感慨不已,不胜唏嘘;而作为一位艺术家、教育家,他把整个人生交付给了中国的美术事业,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辰,明亮在历史的长空。
从湘西凤凰城文星街的一个小朋友,成长为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他的雄强尚义,重情爱美;他的幽默通达,吐纳百家;他的人文情怀,勤奋努力……黄永玉的老街坊细数湘西凤凰城“文星街大哥”黄永玉,几十年风风雨雨,几十年人生追求。文字朴素亲切,人物栩栩如生。 本书附录黄永玉表叔沈从文建国后一部未竞长篇小说八千多字的楔子。 本书封面画及内文插图为黄永玉提供。
陈逸飞59年的生命历程,几乎都跟绘画联系在一起,在他的最后10年,其生命又跟电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或者说他是的一个重要身份是导演。本书对陈逸飞的生平纪事做了详细讲述,并通过他的生前好友及各界人士的回忆,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我们所熟悉的陈逸飞。 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但摄影却要介入世界。照相机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它的工具——武器的性质,它是限度的暴力。摄影是痛心的事情,我总感到我在伤害、惊动世界。尤其在云南以南的亚洲,那些信仰佛陀的社会,我永远难以忘记当我按下快门的时候,人们表情中轻轻掠过的惊惶、对某种未知命运的担忧。自在的世界被破坏了。很多时候,我的行为像是一个小偷或者侵略者。这当然是可以解释的,在现代主义的道德系统中。但那是一个完全不知道何谓解释的世界,根本不需要解释的世界。
当前世界上介绍画家的著作为数不少,但以笔调清新、别具一格的文学体裁,以简练明快、风趣生动的艺术语言来描绘画家轶事的则寥寥无几,因此苏联作家瓦·科热夫尼科夫曾说,此书“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著作。” 《名画的诞生》作者伊·多尔果波洛夫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位功勋艺术家,他撰写的许多艺术家的小故事,曾多年在《星火》杂志上连载,得到艺术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许和好评。1981年,苏联军事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艺术大师小故事》一书,此书立即销售一空。为满足读者的需求,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艺术家的故事,将一卷本扩充为两卷本,卷由苏联艺术出版社在1982年出版,书内包括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伦勃朗、德拉克洛瓦、米勒、雷诺阿、蒙卡奇、布留洛夫、列宾等28位艺术大师的生平轶事。
......
......
陈荆鸿是岭南著名学者和报人,先后居广州、香港,深研明清至民国间岭南文史,名重一时,遗文集有《艺文丛稿》、《海桑忆语》等。今由广东人民出版社选辑而编为《蕴庐文萃》,凡十种。本书为《岭南书画名家》,书中主要介绍广东一代有名的书画名家,及其艺术成就与贡献。
本韦努托 切利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金匠,曾在多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手下效力,见证了文艺复兴的历史。《切利尼自传》使用如同历史小说般精彩的文字,记述了他充满波折的一生,在书中:切利尼是的乐手,是受到教皇和国王赏识的艺术家,是手刃仇人的凶神恶煞,是保卫城堡的大将,也是技艺高超的越狱者。 切利尼的文字是文艺复兴欧洲最鲜活的记录,歌德曾在将自传翻译为德文时说:“我从这个人的忧虑之中看到的整个世纪,要比最清晰的历史记载还要真实。”
齐白石的一生,可以说是与勤俭相始终。他一辈子持家和律己,处处不忘“勤俭”两字,他的生活,是朴素而严肃,丝毫治有过去封建士大夫和资产阶级艺术家那样奢侈、流漫、蔬懒、身废等种种的坏习惯。他每天起床很早,夏天,清晨四点来钟就起来了,冬天,也不过六点钟。无论冬夏,他起自总在天刚放亮,晨曦未上的时候。晚上入睡,关东多在九点钟前后,除了身体不适卧床患病,和偶或在外看戏应酬以外,从没有晚起晚睡的一天。他作画是每天的日课,向来没曾间断过,从早晨到夜晚,不是默坐构思,就是伏案挥毫,尝有试句道:“未能老懒与人齐,晨起挥毫到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