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以书、画、篆刻闻名于世,其影响力既深且远,直至今天。但他的一生,却充满坎坷、痛苦与矛盾。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追踪历史的时空,展现艺术家的人生之路与艺术之旅,鉴赏和收藏吴昌硕的艺术品珍贵读本。
《八大山人研究》是系统研究八大山人的著作。尝试从八大思想发展的脉络中,寻求对其晦涩作品的解读,尤其注意八大作品中所体现的曹洞禅法特点。《八大山人研究》通过发现的大量新资料,对八大山人的家世渊源、生平事迹、交游行实等方面进行考辨,并试图对学界长期争论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八大山人研究》是作者继《石涛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吴昌硕以书、画、篆刻闻名于世,其影响力既深且远,直至今天。但他的一生,却充满坎坷、痛苦与矛盾。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追踪历史的时空,展现艺术家的人生之路与艺术之旅,鉴赏和收藏吴昌硕的艺术品珍贵读本。
中国画重笔墨、神韵、意境,花鸟画更多一情趣。中国画笔墨技法可数,而幻化无穷。写意之『不可控性』,使众画人逾艺道之槛,唯大悟者可邂逅画学三昧,造化天机。神韵者,神采至上,气韵生动。艺道通神,生机盎然。气息畅通,格致井然,方韵律迭宕。意境者,画外之域。勾魂摄魄,导引观者出神人化:或优游其中,或冥冥之中……敞其胸扉,淡其俗念,净其心灵。情趣,藉二化一鸟传情达意。入神时,物我为朋,主客目送眉达,意会神交,天趣无尽。中国画自古不以幅面定优劣。皇皇巨制不乏神晶,而小品似乎更多精作,小幅微篇更易把握中国画之要旨。故此,苟拟把味细晶,领略中国画之真谛,还是看小品。编此画丛,选当今画坛人物画高手精作,谨从与诸家交流和蒙学者摩识。
康定斯基是画家,也是诗人,剧作家,批评家,策展人,著述庞杂,影响深远。他不仅能用调色板来传达对世界的发现,也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悟。翻开他的文字,我们感到灼人的色彩的冲击和艺术的激情,那种源自对艺术的热爱和发自“内在需求”的高贵品性在字里行间表露得淋漓尽致。 本书写于1913年,当时画家47岁,人在中年,发现了老大师们没有发现的艺术堂奥,建立起了自己艺术世界的规则,他回想在故乡莫斯科度过的早年岁月,满怀激情地注视着未来。此时的画家,神定气闲,身心俱澄,用笔深致而沉着。 本书呈现的是关于个人成长的记忆,但绝非大师的自恋,它屡涉艺术奥义,却不只是大师艺术的注脚。
如果问中国人一个简单的问题能否随意说出一个画家的名字,那么绝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是齐白石(图一)。这个名字已经走出单纯的画家行业领域,深深扎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家力量鼎力支持齐白石,画册发行量之巨姑且不论,连日常俗用的茶杯上、脸盆上、暖水瓶上……印的都是齐白石的画,其他任何画家望尘莫及。本书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问题为纲,点、段、面结合叙述齐白石作画、做人的关键要素,揭示齐白石密码.特点是:1、不以市面上的编年体来讲,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问题为纲以点、段、面来记述;2、不以正史为讲,偏以齐老生平生真实的小故事来说;3、故事不用连贯,多是齐老的奇闻异事。虽散,却趣而休闲;4、格调:休闲的快餐文化。不做高雅,要俗中带喜,喜中带乐,贴近读者最平时的生活。即:最专业的“拾遗补缺”。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的编著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编者朱铸禹先生受郑振铎先生之嘱托,着手编辑《中国历代书家人名辞典》,以解决当时此类工具书之匮乏、满足书画研究、徵集之需要。该辞书完稿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于六十年代中期,曾率先出版了唐前、唐宋两部分,名为《唐前书家人名辞典》、《唐宋童家人名辞典》,作为这两部书的续篇《元明清画家人名辞典》也于此时竣工,交付人民美术出版社,并纳入出版计划,后因历史原故出版受阻。
亨利·马蒂斯是巴黎画派大师,法国野兽主义绘画运动的领袖。他一生追求一种均衡的、纯粹的宁静的艺术。流畅的线条、稀薄明亮的色彩、对透视法则的反抗,等等,体现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书中选取的《画家笔记》、《论艺术》等多篇论文,是马蒂斯绘画实践的结晶,它从不同侧面阐明了画家的独到的创作思想和鲜明的美学观点。 马蒂斯毕业追求一种均衡的、纯粹的、宁静的艺术。流畅的线条、稀薄明亮的色彩、对透视法则的反抗,等等,体现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书中选取的《画家笔记》、《论艺术》、《论色彩》等多篇论文,是马蒂斯绘画实践的结晶,它从不同侧面阐明了画家独到的创作思想和鲜明的美学观点。有两种描绘事物的方法:一种是粗略地表达事物,另一种是借助精巧制作的写生稿来表达事物。
黄道周(一五八五—一六四六)明末學者、書畫家。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漢族,福建漳浦銅山(現東山縣)人。天啓一一年進士,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時,任吏部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他被視爲明代最有創造性的書法家之一。真、草、隸自成一家,行筆嚴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他的楷書溯源鐘繇,用筆方勁剛健,有一股不可侵犯之勢,主張遒媚加之渾深,所以他的楷書雖剛健如斬釘截鐵,而豐腴處仍流露其清秀、飄逸。清王文治稱其:『楷法格調遒媚,直逼鐘、王。』清初宋犖説:『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絶。』他的行、草書遠承鐘繇,再參以索靖草法,他雖追求王羲之、王默之等晋人書法,但一反元、明以來柔弱秀麗的弊病,以剛健筆鋒和方整的體勢來表達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