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丁肇中传
    •   ( 435 条评论 )
    • 孟宪明 /2018-01-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中学时代是在中国台湾度过的。1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因发现了J粒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是备受瞩目的华人科学大师,受到全世界华人的敬重。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位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说的人华裔科学家。过去,人们对丁肇中的了解大多仅限于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方面。事实上,作为一代科学大师,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冯蓓佳、冯成奇编著的《丁肇中》以生动的笔触,翔实地在现了丁肇中传奇的成长经历和勇于创新的人

    • ¥10.8 ¥24 折扣:4.5折
    • 世界十大科学家:法拉第传
    •   ( 885 条评论 )
    • 蔡 耘 /2016-10-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人类向往光明,就像久居黑暗的人向往白天一样。人类在不知道电磁为何物的时候,对它像惧怕洪水猛兽一般。法拉第发现了电磁转动。他是人类历史上第yi个利用电做功的人。从此,电与磁像一对孪生兄弟,肝胆相照,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为人类服务的历史重任。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法拉第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是一本较为quan威的法拉第传记,真实地向我们展现出了伟大科学家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 ¥10.4 ¥23 折扣:4.5折
    • 铮铮有声:保铮传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   ( 81 条评论 )
    • 刘洋 /2024-09-2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保铮是中国著名的电子学家。他1927年出生于江苏南通, 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 1992年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雷达与信号处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本传记介绍了保铮院士成长、求学、科研、培养人才的经历,以展现他的学术成长历程为核心,其中不只描述保铮院士的人生和学术经历,还试图展现他丰富的精神世界。

    • ¥38.7 ¥86 折扣:4.5折
    • 朱伯芳院士传
    •   ( 34 条评论 )
    • 鲁顺民 /2018-06-01/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朱伯芳院士是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从事水电设计、建设、科研工作,参与设计了我国*批三座混凝土坝--佛子岭、梅山、响洪甸拱坝,为我国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有重要创新。朱院士在世界上创立了四个新学科: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理论体系,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分析,混凝土坝数值监控,都已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根据国家发表的统计资料,朱院士是中国水利水电方面科技成果*多的一位专家。他在我国水电界有着重要影响。本书为朱院士的传记,通过走访和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用平实的手法和笔触,总结朱院士的一生。

    • ¥67.5 ¥150 折扣:4.5折
    • 世界十大科学家:爱迪生传
    •   ( 1209 条评论 )
    • 朱淑君 /2016-10-08/ 河南文艺出版社
    • 爱迪生被誉为 世界发明大王 ,是人类历史上zui伟大的发明家,直流电的发明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1000多项专利。爱迪生8岁上学,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 低能儿 而撵出校门。母亲引导他对读书的兴趣和自己动手的能力,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就是他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精力和毅力。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 天才 时,他说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书中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怎样成为一个超级发明家的。

    • ¥10.4 ¥23 折扣:4.5折
    • 世界十大科学家:莱特兄弟传
    •   ( 676 条评论 )
    • 岳梁席富群 /2016-10-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莱特兄弟是美国发明家,是世界上第yi架飞机的制造者。兄弟俩从小接受了父母及学校良好的教育,但没有获得文凭。兄弟俩从小就热爱发明,在父母的鼓励下,从小就热爱发明创造,制作风筝、自行车、报纸折叠机等,为兄弟俩以后发现飞机打下了基础,证明了兴趣是好的老师。

    • ¥9.2 ¥23 折扣:4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合成之美 戴立信传
    •   ( 44 条评论 )
    • 朱晶 宫维明 /201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戴立信,1924年1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句容。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7年戴立信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曾工作于上海钢铁公司、华东冶金局等单位。1953年技术归队调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上海有机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以及第19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和第七届IUPAC国际杂原子化学会议主席。戴立信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中英文著作11本,授权中国专利13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曾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

    • ¥33.8 ¥75 折扣:4.5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情系山河:张光斗传
    •   ( 48 条评论 )
    • 王光纶 /2014-01-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情系山河:张光斗传》旨在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张光斗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情系山河:张光斗传》是以此为根据,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的考证写成。张光斗先生自1950年起,曾先后被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成都、中南、西北、贵阳、昆明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聘为技术顾问。为了表彰张光斗先生在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和单位先后授予他多项奖励和荣誉。1981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曾授予他 哈兹国际奖 、1985年由他参与领导的科研工作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

    • ¥31.5 ¥70 折扣:4.5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远望情怀:许学彦传
    •   ( 27 条评论 )
    • 张毅 等著 /2014-01-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远望情怀(许学彦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旨在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这套书是以此为根据,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的考证写成。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 ¥20.3 ¥45 折扣:4.5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仁者医心 陈灏珠传
    •   ( 64 条评论 )
    • 李卫国 /201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灏珠,祖籍广东新会,心血管病专家,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11月6日,陈灏珠出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了学前及中小学教育。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随家人返回内地。在故乡广东新会短期停留后,1942年到韶关继续高中学业,并于第二年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入职国立上海医学院*实习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内科。此后再未离开这里。1997年7月,陈灏珠当选我国心血管病内科领域*位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凡60余年。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

    • ¥33.8 ¥75 折扣:4.5折
    • 中国蚕桑、丝织的产生发展与西传 杨群章
    •   ( 1 条评论 )
    • 杨群章 /2018-12-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绚丽的中国丝绸,美若天上虹霓,几千年来持续发展,不断外传;造福国人,惠及全球。本著作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同时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中国蚕桑、丝织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技术的不断创新历程;介绍了先秦时代的中西交通、丝绸之路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蚕桑丝织技术、养蚕技术的传播情况,极具史料、史学价值。

    • ¥16.14 ¥58 折扣:2.8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低温王国拓荒人-洪朝生传
    •   ( 51 条评论 )
    • 秦金哲冯丰 /201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五批图书之一。洪朝生是我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反常现象,并提出杂质能级导电唯象模型,成为国际上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研究的开端。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实验室,建造氢、氦液化系统,开始了低温、超导研究。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致力于低温工程技术与低温物理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发。传记生动展现了洪朝生致力于低温王国的学术生涯和他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 ¥38.3 ¥85 折扣:4.5折
    • 帝国夕阳下的铸舰之梦(战船工程师徐寿)/大国海图人物志
    •   ( 5 条评论 )
    • 黄建华|主编:桂国强 /2015-03-01/ 文汇
    • 黄建华编撰的《帝国夕阳下的铸舰之梦(战船工程师徐寿)》讲述了中国 早的造舰工程师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的一生:少年徐寿科举失意,从此立志实业,刻苦钻研各种技艺,名闻乡里。曾国藩听闻徐寿的才能后把他揽入麾下,把建造国产机动轮船的大任交付给他。徐寿带着儿子徐建寅等人设计制造出了中国 艘轮船和 艘兵舰,为中国的海军建设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徐寿去世后,徐建寅又为中国的军工事业走南闯北,殚精竭虑,创建了好几所制造局和兵工厂,功绩显赫。

    • ¥7.5 ¥17 折扣:4.4折
    • 帝国夕阳下的铸剑之梦——战船工程师徐寿
    •   ( 41 条评论 )
    • 黄建华 /2015-03-01/ 文汇出版社
    • 《大国海图人物志:帝国夕阳下的铸舰之梦(战船工程师徐寿)》讲述了中国早期的造舰工程师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的一生:少年徐寿科举失意,从此立志实业,刻苦钻研各种技艺,名闻乡里。曾国藩听闻徐寿的才能后把他揽入麾下,把建造国产机动轮船的大任交付给他。徐寿带着儿子徐建寅等人设计制造出了中国第1艘轮船和第1艘兵舰,为中国的海军建设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徐寿去世后,徐建寅又为中国的军工事业走南闯北,殚精竭虑,创建了好几所制造局和兵工厂,功绩显赫。

    • ¥7.7 ¥17 折扣:4.5折
    • 极目远眺浪推沙-船舶设计专家许学彦的故事
    •   ( 7 条评论 )
    • 张毅 /2017-08-01/ 科学普及出版社
    • 该书为《科技托起国防梦丛书》之一,定位于以青少年、战士、预备役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绘图读物。围绕国防科技的领军人物、我国著名船舶设计专家许学彦一生的经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一个个故事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描绘科学家贡献国防事业的精彩人生,彰显他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 ¥17.6 ¥39 折扣:4.5折
    • 让中国人更有话语权 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的故事
    •   ( 61 条评论 )
    • 石磊 /2017-05-01/ 科学普及出版社
    • 《科技托起国防梦丛书》为定位于以青少年、战士、民兵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绘图读物。5册书分别以宋文骢、张炳炎、朱光亚、许学彦、钱学森这五位我国国防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为人物对象,围绕国防科技的领军人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一个个故事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描绘科学家贡献国防事业的精彩人生,彰显其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本书讲述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的科研事迹和国防贡献。

    • ¥26.6 ¥59 折扣:4.5折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一爆惊世建荣功 王方定传
    •   ( 47 条评论 )
    • 时春丽 /201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方定(1928 ),祖籍四川自贡,放射化学家。1928年12月21日,他出生于辽宁沈阳的。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1953年8月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3 1955年,为从国产铀矿中提出的铀的净化做了基础性研究工作。1958 1978年,王方定被调至正在组建的二机部九院,负责研制核武器的放射化学工作。1960 1963年,作为组长,完成点火中子源的研制,被多次用作核弹的核点火部件。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奖 原子弹的突破及武器化 项目中,王方定因是本部件的主要参加者,被名列入该奖的光荣册。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获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964 1978年,开展核武器试验中的放射化学诊断工作包括裂变当量、中子、聚变当量、引爆氢弹用原子弹爆炸当量、氢弹中总裂变当量、用气体裂变产物测定核爆炸的裂变当量以及爆炸取样回收系

    • ¥22.5 ¥50 折扣:4.5折
    • 中国铁路电气化奠基人 : 曹建猷传
    •   ( 17 条评论 )
    • 谢瑜等著 /2023-02-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曹建猷是中国铁路电气化的奠基人,是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创始人,与西南交通大学当前两个重要的国家j实验室都有着密切联系,是沈志云院士和钱清泉院士的引路人。 本传记分为十章,前四章回溯曹建猷的求学生涯,第五到第八章聚焦曹建猷在铁路电气化的开创性工作及其在西南地区成立个计算中心的历程,第九章呈现了他作为科研引路人,支持和发展了两个重要的国家j实验室,Z后一章对他本人的性格和特质做了描述和分析。 本传记采集到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曹建猷写给吴仲华夫妇讲述在MIT 的学习和科研情况的信、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波士顿聚会庆祝建校51 周年的影片、曹建猷的MIT 的博士论文、曹建猷发表在1956 年11 月25 日《人民日报》上的关于中国铁路电气化制式的文章、曹建猷于1960 年写的参与宝凤段铁路施工

    • ¥30.6 ¥68 折扣:4.5折
    • 科技托起中国梦--钱学森从这里走来(中国少年立志丛书:读钱学森故事,做有志少年。)
    •   ( 379 条评论 )
    • 梁原草 主编 /2014-01-01/ 科学普及出版社
    •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被举为人民科学家。

    • ¥9 ¥20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