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哲学对我来说,有不于拥有什么而是如何挑剔,再挑剔。这样人生不会很辛苦吗?某方面可以这么说,但如果你把收藏当做追求知识或追求真相,那就不得不挑剔了,希腊人从贝壳的螺旋中看到了自然永恒的黄金比例,我想绝非偶然,从苏格拉底的数学、柏拉图的哲学到荷马的史诗,只有如此严谨的民族才能好到这样的公式,所以我们能不挑剔吗? 而挑剔对我来说的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浪费生命,我一直很喜欢“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句话,而什么又是值得用生命去交换的美好呢?我说是“生活品质”,因为好的生活品质是创造美好回忆的元素,也是我们努力的动力与快乐活着的理由。
他的歌声遍及大江南北,街头巷尾传唱不绝;他本人却秘而不显,对个人生活更是三缄其口,媒体掘地三尺都难觅其踪影。在这个经历过两次婚姻,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教育的男人周围,充满了各种猜疑,他生活的细枝末节都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本书将一步步你,慢慢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马承源(1928-2004),浙江镇海三北镇方马村人,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 1954年起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组长、青铜研究部主任。1985年至1999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退休后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兼任 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他为上海博物馆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对青铜学有着很深的研究,还善于书法篆刻。故今将其书法篆刻作品结集出版,杨志刚主编的《马承源翰墨金石作品(精)》以表示对马承源先生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