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默庵集锦》基础上,对相关史籍、别集、尺牍、墨迹进行搜剔考证,详尽勾勒谱主一生的行迹,包括思想脉络、宦迹鸿爪、学术活动、艺术创作,尤详于诗歌书法及艺术鉴藏活动。以年系事,“文省于前,事增于后”,每年谱文之末列“时事”一项,以利知人论事。共分五卷:入仕之前、京官十年 、惠州知府、扬州知府、宁化乡居 。本书搜辑宏富,考证精审,兼具文献性、史料性、学术性,纠正了不少前人的讹误,填补了伊秉绶研究的空白。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刘海粟是我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其艺术人生不仅是中国美术界的范例, 是艺术界独特的象征,是中国艺术 难得的财富。他在 时代的重重阴霾包围中, 胆识,在深刻考察东西方绘画的基础上,俯瞰东西方绘画发展的潮流,掌握艺术的普遍规律,扬弃糟粕、取精用宏、融会中西,成为我国画坛西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结合、推陈出新的 早觉悟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以自己的胆识和力量开辟了一条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正确道路。这一切,使得刘海粟在近百年来的中国美术 ,成为当之无愧的美术教育先驱者。这些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凝聚在美术创作和教育实践之中,因此从时代角度来阐释刘海粟美术创作和教育实践的特点,提炼蕴含在其中的精神,正是《刘海粟年谱长编》一书的特点和亮色。
曹聚仁在与鲁迅的交往中,自忖受益良多,因此终其一生,对鲁迅也是念兹在兹。继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出版的《鲁迅评传》,1966年——鲁迅逝世三十周年,曹聚仁编次《鲁迅年谱》,以为纪念。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鲁迅年谱”,除鲁迅一生著述行纪外,更兼及政治史、文化史、语言革命与日本影响等诸种视野,尝试“把鲁迅当作有血有肉的活人来描画”;下卷为鲁迅“作品评论及印象记”,收葺时人评论鲁迅的文字,希望这部分“有如一个人的影子”,“正可以衬托”鲁迅的“轮廓”。由于曹聚仁当时身处香港,囿于资料限制,上卷年谱中难免出现讹误;此次三联出版此书,以注释的方式对该书做了基本的修订,希望以较佳的面貌来使该书在大陆地区首度面世,同时也希冀它能够成为鲁迅研究史上的一个纪念。
王叔重、陈含素编著的这本《吴湖帆年谱》是迄今所见各种大画家年谱中分量很重的著作之一。书中除了以画家吴湖帆的生平、交游为主线,更注重对其所创作的画迹的搜集及整理,见其画中诸题及鉴藏各类书画碑帖诸跋皆录之,以见其学术思想。
王叔重、陈含素编著的这本《吴湖帆年谱》是迄今所见各种大画家年谱中分量很重的著作之一。书中除了以画家吴湖帆的生平、交游为主线,更注重对其所创作的画迹的搜集及整理,见其画中诸题及鉴藏各类书画碑帖诸跋皆录之,以见其学术思想。
本书是一部记载钱学森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这部年谱,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详实、准确、系统地记载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力图较为全面地反映钱学森一生的主要成就。
《钱三强年谱长编》遵循谱主钱三强“还我原来面貌”的冀望为宗旨,以翔实、可信和多视角的材料,纪录他的毕生历程,特别是作为一位原子核实验物理学家开始成长直到取得成就的沧桑岁月。本年谱分为谱前、正谱和谱后,展现了钱三强完整的人生轨迹,他出生于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世家,启蒙于“五四”新文化教育,执着追求科学强国的原子梦。由于处在特殊的年代,面临特殊的内外环境,担当起特殊角色,以及本人的鲜明个性,加以所触及事众面广、头绪纷繁等这此凶素,钱三强的一生,真可谓丰富多彩,可歌可泣。本年谱记录下的,是那个年代的一个钱三强,是钱三强所经历的那样一个年代。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叔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