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哲学家周国平的自传,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回首一路走来的蜕变:一位成长于上海弄堂的少年,在北大负笈求学。毕业后没有任何希望地滞留广西十年之久。在时代转变的新声中,再次负笈北京,专研尼采,见证了八九十年代京城知识分子踌躇满志的时代风潮。然而,时代之潮起伏,人生暗流波动,中年又突遭家庭变故,却依靠哲学的慰藉一步步度过暗礁与风浪,用文字捕捉岁月之河中的光影流转。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高山 ,9岁上学、14岁辍学,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板车。1983年承包高山异型玻璃厂。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A股。2001-2005年,经过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某些领域代表当今世界很高的制造水平,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和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地设有工厂。2009年5月30日获得 “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有着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 “安永企业家奖”于1986年在
《居里夫人自传》分两部分,*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书稿记录了并肩战斗的两位科学名人的一生,从中体现出来的致力于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德至今仍值得世人学习。
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 但是他的作品也不乏晦涩之处。 尼采是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对他的评论毁誉不一。他的哲学有批判现存制度的一面,尤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揭露批判极为有力。但是他是站在精神贵族的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强调天才、“超人”。《尼采自传(瞧这个人)(精)》是 能代表他的作品,他以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加以描述。这本书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 尼采在书中严厉地抨击了道德、灵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这本书具有 的重要性,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表达智慧的书。
富兰克林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亲自执笔了《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畅销两百余年经久不衰。《富兰克林自传》包含了奋斗与成功的经验之谈,善与美的道德真谛,失败与教训的改过总结,是改变了无数青年人命运的励志读本。
《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是出身世家却一生甘为书生、因《世界通史》闻名于世实则醉心于中国史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的传记,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毕竟是书生、钻石婚杂忆和郊叟曝言,以极为平实的语言,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美国心理学家T.H.黧黑认为他与达尔文和马克思是引领20世纪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他的思想对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等心理学家都产生过影响。 他是人性的发现者,也是精神分析的创立者,但在他一生大半的时光里,他的发现给他带来的却是漫天风雨般的攻击与辱骂;他毕生忠于爱情,但被人骂作淫棍;他忠于友谊,但他的朋友却一个个弃他而去;他是医生,但被癌症折磨得死去活来,先后动过数十次手术。 《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一书是北大哲学博士文聘元教授十年心血沉淀,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展现出了弗洛伊德才华横溢、传奇多彩的一生以及伟大的学术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世界数学大师丘成桐的自传,讲述了丘成桐从中国乡村的清苦少年成长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困顿清苦的童年,艰苦卓绝的异国求学路,初入数学界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后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基础科学建设的拳拳之心……本书特别收录了作者近年来谈论数学基础教育的演讲稿,鼓励广大中国青少年努力上进、勇攀高峰,为推动中国数学发展、建设“数学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国高铁发展,从发轫到今天的领先世界,可说是风风雨雨,是非不断。从《我的高铁情缘 沈志云口述自传》,我们能看到一群致力于推动我国高铁发展的科学家、专家坚韧前行的身影,而沈院士是其中异常鲜明、凸显的一位。他一生的才华和智慧,他的激情和理性,都献给了中国的高铁事业。 走近沈院士,能深切地感受到那源自儿时的质朴和率真。他生活简单,心境淡泊,喜欢自己动手种点菜;家中一套显然是经常使用的钳工工具,使人联想起他最初的专业:车辆修理。而从他对电脑、影像设备等的娴熟操作上,你会发现,虽然已经84岁,他对于新知识的敏锐捕捉,他与这个快速发展时代的紧密联系,与年轻人并无二致。
《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由美国著名书作家巴兹?贝辛格所著。这是作者的真实经历。他通过和儿子的一次旅行,走进了儿子的世界,也是通过这次旅行,认识到他所熟悉的那个认知障碍的孩子其实有着惊人的力量。自此,作者明白,即使是患有认知障碍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逻辑,也有值得人们尊重的世界观,也有令常人汗颜的品质和能量。也正是通过这次旅行,作者心中的那份父爱被充分激发出来,他明白了爱的含义,找到了爱的途径,父子情感在这次旅行中得到了升华。 这是这部书稿最打动读者之处: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要轻易用成人的价值去评判一个孩子的好与坏。也许她不美丽、也许他不聪颖,甚至他生来便有缺陷,但她虽不美丽却聪慧,他虽不聪颖却果敢,即便他生来便有缺陷但记忆力超凡……
《心芯相印·不忘初心》稿是由已退休的国营420厂原厂长段昌平先生根据自己大半生的人生感悟总结而成。全稿总结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在工作中形成的有效的工作方法,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思想风貌。全稿语言通俗易懂,事例丰富,实用性、思想性较强,对提升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人生境界有的助益。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