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1867-1959),字筱济,号菊生,浙江海监人,学者,中国近代出处文化事业的奠基人。《张元济评传》以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为背景,依据张元济学术生涯的几个主要阶段,评述他确立思想宗旨后,在二十世纪新文明事业中的广泛开拓与造就,着重探索张氏在烘托近代知识分子自由精神与独立理想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及其清理民族文化遗产,为学术研究承先启后的非凡贡献,从中展示近代诸子春秋中独具特色的一章。 张元济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1902年,应夏瑞芳的邀请,张元济报着“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他主张教育救国,启迪民智,苦心孤诣,矢志不移。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
“古者称师曰‘先生’”。 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鲁迅、梁漱溟、陈寅恪、冯友兰等民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因而称他们为“大先生”。 本书选取梁启超、胡适、顾颉刚、冯友兰、梁漱溟、梁实秋等大师回忆其他大师的文章,多角度、全方位诠释民国大师们的生活、修为、学术修养。不仅让当代中国人一睹他们的人格魅力及学术风采,也能帮助人们在做人、做事等方面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