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昌是晚清民国时期云南知识界众望所归的领袖,士子奉为楷模,官方尊为元老,民间誉为善人。他为国家变革图强而竭忠尽智,为救滇强滇而披肝沥胆。他弹劾贵州巡抚兴禄,声震中外;力荐梁启超,慧眼识珠;提携袁嘉谷'大魁天下考察日本,风采倾倒东瀛;著述丰硕,留得光焰照乾坤;书法为[滇南大手笔],风靡全省。云南文化因他而更为厚重,金碧湖山因之增色。他的《自策》诗体现他的君子人格、丈夫气概,正是云南精神的写照: 一生大事在持躬,不在争名夺利中。豪杰心肝藏热血,圣贤骨干耐奇穷。只求自了真无用,一受人怜便不雄。撑起脊梁立定脚,好还正气与苍穹。
《庄子故事》是关于庄子生平的故事传记,再现了庄子从就学、游学、婚姻、交友到不知所踪的一生,完整地体现了《庄子》一书的哲学韵味。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哲思表达深入浅出,集学术、文学于一身。1995年,本书先后被译成韩文、日文出版,随后于2005年,本书节选《庄子见鲁公》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高二新《语文读本》。时至今日,本书已成为一本时间证明了的经典,也是目前最适合现代人阅读的庄子故事图书,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读物,李长之却没有因此减弱他斟酌史料的严肃性,相反,他对史料取舍捡择上都做到有根有据,作者所引文献几乎囊括了当时可掌握的所有史料。这部作品语言通俗、史料翔实,正文、脚注、后记是一个整体,阅读时不可偏废。
《程绪珂传》是著名园林专家程绪珂的绿色人生传奇。全书钩沉索隐,以文学语言叙写了程绪珂从小立志,数十年来矢志不渝,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呕心沥血的非凡历程,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和可读性。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系首次披露。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胡适传易竹贤教授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今年是史念海先生的百岁诞辰,为了纪念,特约请先生的亲友、同事、学生和弟子撰文予以回忆和介绍。《想念大师丛书系列:想念史念海(1912-2012)》不仅如实地记述了先生的求学经历和奋斗历程,特别是通过大量的事例回顾了先生在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投入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被誉为开拓者之一。作者还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介绍了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事,突出反映了先生的道德文章和性格特点。文中还配有珍贵的照片和手迹,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认识一代学术大师提供了一部真实、可信的读本。
《一日西风吹雨点--陈衡哲传》拟从陈衡哲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晚年的人生线索中,围绕陈衡哲女儿、学生、教师、学者、作家、妻子、母亲等多重身份,联系历史流光,寻绎陈衡哲各个侧面、各种角色的魅力和价值,以使这段被尘封了许久的智慧光芒启迪今人,光照后世。
《胡适自述:我的歧路》是胡适生前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胡适自述:我的歧路》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阅读《胡适自述:我的歧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胡适、鲜活的胡适。
《王云五评传》讲述了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发明者、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的创制者、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出版家王云五的生平事迹。《王云五评传》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刘师培(1884-1920),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思想家、杰出学者。《刘师培评传》较详尽的考察了刘师培一生曲折多变的学术生涯,从时代高度揭示其从救亡始、到守旧终的悲剧命运。《刘师培评传》还分章评析了刘师培经学、史学、小学等国学各方面的成就,使得作为一个思想家和学者的刘师培次比较完善的被世人所知,从而填补了思想史、学术史上的一个空白。 《刘师培评传》资料详实,立论公允,结构清晰,行文简洁,广采众论与自我新见集为一体。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遗民史家:谈迁传》介绍了他的一生。
近现代的翻译大师们,他们生于新学和旧学激烈碰撞的年代,他们推动了中学和西学的空前交融。有傅雷:中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李健吾:“花团锦簇”的多面手、梁宗岱:在一切的峰顶聆听宇宙的呼吸、戴望舒:暮色冥冥里.那个远去的背影、杨绛: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鲁迅:从他国窃得天火来煮自己的肉、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大家、严复:他让中国开始懂得西方、苏曼殊:天才情僧翻译家、马君武:用翻译为革命服务。
《程绪珂传》是著名园林专家程绪珂的绿色人生传奇。全书钩沉索隐,以文学语言叙写了程绪珂从小立志,数十年来矢志不渝,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呕心沥血的非凡历程,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和可读性。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系首次披露。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代表,堪称中国的“国粹”,在两百多年的历史沿革之中,诞生了一批批精品剧目和一代代艺术家。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凉剧旦角演员,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名旦”,成为京剧界中的一代传奇。《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京剧名旦》适合大众读物。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代表,堪称中国的“国粹”,在两百多年的历史沿革之中,诞生了一批批精品剧目和一代代艺术家。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凉剧旦角演员,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名旦”,成为京剧界中的一代传奇。《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京剧名旦》适合大众读物。
《国学大师丛书:康有为评传》是一部从思想学术角度描述康有为一生的传记。作者将康有为放在风雷激荡的时代思潮交汇点上,从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的冲突与融合中把握其一生的思想和学术主张的演变与建树,从而给读者勾画出康有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形象——一个悲剧式的启蒙思想家。本书结构严谨,行文凝练,不重蹈前人之辙,不作无据之推测,实为康有为研究的脱俗之作。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荣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被无数青年自愿充当“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人们贡献了迄今为止现代汉语小说所能达到的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以闪光的幽默和智慧向人们揭示了另一种人生的境界,他让读者看到了一条通向智慧生活的路途。 他孩子般天真的表情,让人们情不自禁的把赞美和喜爱送给他。他那么真实、平常,那么纯粹。无争,那么让心怀不轨的写作者相形见绌。他比很多人都更懂得生活的真谛和本质。 他的突然离去让人们陷入无边的思忆和追怀之中,《自由骑士:王小波画传》收录了王小波家人的文章,王蒙、周国平、刘心武、张元、黄集伟、李银河等人的回忆文章。及小波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寄托着人们对他的无限热爱和真挚情感。
《蒋介石后传?1949-1975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独家揭密蒋介石在台26年私史、政史、秘史 三史首揭;首次披露蒋介石在台26年治人、治事、治政 全程回顾;首度公开蒋介石台湾34处秘密行馆里的隐蔽历史。在大历史背景下,以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几十处行馆为经线,以蒋氏父子的政治活动、对外关系、家庭生活故事为纬线,记述蒋介石在1949年败退台湾后人生最后26年的详细情况。蒋介石在台的行馆故事和他的整个人生一样,充满起伏矛盾,这些行馆融入了一次次历史事件和进程之中,它们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这些行馆几乎遍布全台风景绝胜之地,另一方面是它们几乎每处曾经和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而又因主人的身份受管制严密,寻常人不得其门而入。本书把这些行馆存在的前世今生均作以详实的讲解,配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本书作者的实拍图片
《胡适自传》收录了胡适的《先母行述》《四十自述》《我的信仰》《逼上粱山》几部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窥见胡适的一生及其思想历程。因为除了它是出自二十多岁即“暴得大名”的胡适之手,本身就是深为人们关注的理由外,读者还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先生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因此,这是一代启蒙大师向读者尽展心路历程的纵横文学、史学、哲学的一本好书。此外,书中还配以大量珍贵图片,让读者限度地感受胡适先生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