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北京图书馆和北京中医研究院珍藏的孤本《回回药方》和《永类钤方》等八部方书经编校而成。《回回药方》是元·回回医所编,为手抄本传世,其中折伤门论述骨伤科内容。《永类钤方》系元·李仲南撰,成书于公元1331年,全书二十二卷,其中卷二十二风损伤折论述骨伤科内容。此二书为北京图书馆所珍藏,其所论骨伤科包括骨折、关节脱位、筋骨缝损伤的手法复位外固定技术和内外用药经验,以及对脊柱损伤的论述和治疗经验十分宝贵,不少经验和方法至今还有科研、临床应用价值。 方书编校者对全书进行了点校和必要的注释,使之通俗易懂,古为今用,对现代临床、科研有实用价值,是从事骨伤科、外科、妇产科、药剂工作者有益的参考文献。
本书所载鸣虫葫芦,皆为作者多年来从事搜集的心血。书中详述了作者把玩葫芦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的真切体会。 本书对鸣虫葫芦之“本长”“官模”“民模”“花模”“素模”“三河刘”“安肃模”等类型的特点,阐述了自家的见解。 本书从真、善、美的角度,对鸣虫葫芦作了说明。 本书在珍视古老葫芦的同时,对当代新瓢人和新瓢艺给予了热情关注。
作为一本专业和非专业人员都可以接受的著作,《世界人类疾病史》将医学史和医学地理学的研究与的医学发现结合起来,是一部自1864年德国医学家和医史学家August Hirsch的巨著《历史地理病理学手册》(Handbuch der historisch-ge.ographisch Pathologic)以来,内容最为广泛的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探讨了全世界的疾病模式以及不同医学传统与疾病作斗争的各种方法。来自世界各国的160多位医学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为本书撰稿,使得本书成为一部真正跨学科的医学史和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的前面四个部分追述了有史以来的疾病概念。随着医学从技艺发展为科学,疾病的概念也延伸到不仅包括瘟疫和流行病,而且包括与遗传、营养和精神作用物质滥用相关的功能失调。它向读者介绍了流行病学和免疫学,考察了不同医学传统及其在医学之外控制疾病的各种尝试。第五到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从战犯到公民(原国民党将领改造生活的回忆)/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选用的各篇文章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叙述了从被俘、抗拒改造、接受改造,直至获得新生的经过。尽管他们所经历的改造过程大体相似,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份、精神气质、社会地位、生活阅历等相异,因而他们的转变经过、认识感受也不尽相同,各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点。但是,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之中,人们不难窥见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对战犯进行改造的伟大政策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媒介与社会丛书: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西方文化渗透的历史考察;西方文化渗透的主要内容;西方文化渗透的渠道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