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林史诗》 我在山林行走,小兽如影相随, 每天都是新的,万事万物也都在更新。 我是一个孩子,我和小兽在山林奔跑、雀跃,观察、思考,山林在我俩眼中也越来越清晰。一路上,我试图叫出山林中每一种草木的名字,和脚下的虫鸣一起送别夏天,呼喊每只飞过头顶的鸟儿 山林不朽,万物生辉,借着山林这个大自然的独特馈赠,薛涛邀请孩子们开始这趟穿越东北山林的旅行,孩子借此感受到大自然史诗般的丰饶与浩瀚,懂得其慷慨大方,从而养成如小兽般开朗的性情、如山林般博大的心胸。 02.《小木屋的昼与夜》 小木屋像一个生机勃勃的山中少年,走进小木屋,我也变成那样的少年。春夏秋冬,我在小木屋度过每一个昼与夜。 河边的小木屋是薛涛亲近自然的落脚点,也是他远离尘世的静心写作的书房。作者以一个少年的身份来描述小木屋
《草长莺飞时节》 《草长莺飞时节》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谢倩霓以关怀少女心灵为主旨,以坚强为成长理念而创作的长篇小说。高二女生柳莺莺作为校庆表演者,为即将登台表演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没想到中途飞来的一只篮球改变了这一切 她摔倒在地,被诊断为脑部神经被压迫,导致腿脚失灵,残疾被定格在了她的终生。回到班级之后,同桌好友罗丹荔外出打工,原来用篮球砸到柳莺莺的人就是罗丹荔的表弟 通过这个不幸少女的遭遇和她之后的成长,全书传达出积极健康、乐观抗压、身心平衡的成长理念。 《嘭嘭嘭》 一个叫童喜喜的小女孩,一次偶然的机缘,认识了隐形朋友宝宝树。童喜喜非常羡慕宝宝树能隐形、自由不受束缚的生活,而此时的她正渴望摆脱来自家庭、学校的诸多不快和压力,梦想像宝宝树那样成为隐形人,无忧无虑。 在宝宝树的帮助下,
《凝望藻溪》以摄影图片为主体,试图通过视觉的形式和简炼的文字,全方位展示藻溪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凝望藻溪》所用图片以周功清的摄影作品为主,同时采用所征集到的各地摄影家摄影作品。无法采用摄影方式表现的图片,也请画家精心绘制。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藻溪丰富的人文资源,选录了历代以来关于藻溪的文字,也包含一些当代的文学作品。 《凝望藻溪》结构按遗迹遗存、古村老街、魅力山水、迷人生态、旅游休闲、人文荟萃、民风民俗、特色小吃、崭新面貌、美好前景等十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基本按照时空顺序排列,自古到今,并展望未来,凸显藻溪“和谐山水城”、“生态中心镇”的发展意旨。
《寻踪中国古建筑:沿着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足迹》记录了作者赵炳时、林爱梅追寻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足迹,探访中国古建筑的学习心得。通过今昔对比,梳理了梁、林两位先生寻访研究古建筑的著作;用丰富的图片、简明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古建筑浑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的艺术气质进行了再诠释。
《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桑麻之野》从作者近十余年来的散文创作中精选而成。数千字的构撰到百余字的短制,展示了作者呈现出的诸多综合性的美学特征如简单与枯涩、意趣与怀疑、智慧与苍凉。作者对散文的“形与神”、“散与聚”进行了苦心孤诣的探索,有意忽略全方位的“描述”,而强调在散文创作文法实验中片断化的印象及其拼贴,以及“减负”的为文之道,让我们直抵事物的核心。与以体验、阅历或行走进行的创作相比,作者无论对待何种题材,更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苛刻”想象和辩证思考,因而他的散文独特、深刻,平中出奇又意象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