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阅读古籍,由于时间隔得久远,语言又是在不断发展着,汉字也在不停地演变着,常有种种障碍横亘眼前,字多通假而语义难明,便是其中之一。“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这是清代大学者王引之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天攻读古书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象形字大典》收录迄今为止学术界公认的古汉字约15000个,将新石器时期以来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书、竹木简牍直至隶书按照时代顺序,从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逐字进行讲解,并对古人、前人失准处进行客观分析和审慎校改。
共收单字约100100个,其中通用字7000个,通用字以外的字2800个,酌收当今仍有实用价值的罕用字300个。 系统阐释字义及文字源流,生动记述字的故事,精心提供标准书法,帮助读者全方位地理解汉字,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在字的书写、释义、书证、例证等方面,均着力体现科学、规范之原则。 随文配以精美图片,为读者准确、透彻地理解字词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