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广东十三行行商天宝行后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大家、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梁方仲先生(1908—1970)之子梁承邺撰写的著作,搜罗大量有关资料和研究论著,详细回顾梁方仲先生的治学历程,全面揭示其治学特点、治学方法以及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创建等方面的贡献,展现梁方仲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其学术影响。本书是《无悔是书生——父亲梁方仲实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的姊妹篇,对于细致梳理学术史、传承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加强健康学风的建设都有助益。本书旁征博引,资料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该教材摒弃过去同类教材理论性较强的做法,从进行有效法律论辩需要具备哪些重要能力的角度入手设置章节,然后对这些单项能力分别进行剖析、阐述和训练加强,再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综合训练。在内容安排上,按照先单项能力训练后综合训练的模式,既有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同时又辅助有大量的实践案例以及与训练内容相适应的训练模式。
《掬云偶拾?陈武随笔》是作家陈武的散文随笔选,皆为生活偶得,兴之所至,娓娓道来,真真切切。该套丛书一共收录了六本书,分别为《掬云居序跋》《杂花生树》《海州野菜》《风过书窗》《书房杂记》以及《艺影可亲》。 《书房杂记》一书涉及了书房的边边角角,对书房中的各种物品,如书橱、藏书票、书灯、镇纸、书签等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回顾和描写,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
你不努力,怎么知道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不能忘却那些不能忘却的伤,不能争取到想要的爱人,想要得到的结果。有人说青春应该是明媚张扬的,也有人说青春应该是疼痛忧伤的,不管青春是什么模样,年轻的你,在追梦的路上,是否也迷茫又彷徨?有没有一件小事,是你全力以赴的?有没有一个人,是你值得去深爱的?有没有一段经历,是你留给自己的?今天的你,是否用尽全力去努力,去力争实现梦想?
《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学术思想丛书:陈汉民文集》编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自20世纪以来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思考;他们虽然在一个学院工作,但其思想却胸怀整个中国和世界,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史以“为民生而艺术”独步于世,并且前赴后继蔚成大观。有许多先生的著述是首次整理出版,细心的读者会从阅读中体味补艺术史空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