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根据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贾儿》改编而成,讲述一个孩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猎狐妖救母亲的故事。故事反映了真实鲜活的中国民间家庭生活,有幸福也有灾祸,表达了儿童的单纯、无畏、智慧与强烈的爱母之情,还表达了一个小小少年的自我超越。 本书图画极具中国特色,强烈的红与黑,营造出故事的悬疑感,吸引孩子,同时也传达出黑色土地里长出的勇敢坚强的中国精神,是每个中国孩子都不容错过的经典原创图画书
4岁的阿莉是个充满精力的小女孩儿,她常常赤着脚在家里跑来跑去,她还特别喜欢大声喊: 妈妈,我们家里有头大象! 什么?家里有大象?真是个爱胡闹的小姑娘,可是面对阿莉的 胡闹 ,却有人配合着 演出 ,还也有人配合着回应,那,会是谁呢?
这是一本与传统文化故事有关的图画故事书,《三个和尚》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中国民间故事。传说,山上的一座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他自己打水喝。后来来了一个和尚,两人就挑水喝。又来了一个和尚,三个和尚互相推脱,谁也不愿意去挑水。蔡皋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巧妙地绘出了一个新高潮。三个和尚合力救火才幡然醒悟,团结才能解决问题。他们及时的醒悟感化了老天,一场及时雨浇灭了寺里的大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想出了用水的好办法。最后,三个和尚一起种菜、扫院,过着安静而美好的山林生活。这个故事寓意深刻,既告诫我们要克服人的惰性,要勇于承担责任,团结合作才是好的处世之道。蔡皋用开阔大气的水墨意境、简洁而神韵生动的人物塑造,让我们看到,三个和尚也是三个孩子,他们缺乏引导,不懂处世之道,但在经历事情之后,他们能够明
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的那样: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
猫儿和鱼儿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猫儿找不到鱼儿,鱼儿也找不到猫儿了,于是他们都开始寻找彼此。在各自寻找的路上,上演了一幕幕伤感又温暖的画面 这本书中颇为新颖的一点就是对阅读方式的设计:前半部分要从前往后翻看,后半部分要从后往前翻看。只有这样,才会看到故事与画面的高潮出现(就在绘本中间页哦)!
《南京那一年》以一座城的美好与毁灭完成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揭示。一位历史学家、九位居住在南京的作家和十位画家共同完成一部绘本,这是他们对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曾经的创痛和历史屈辱的共同发声。 创作者们将愤懑的情感熔铸于艺术形象的创造中,将1937年的 节日 作为这部绘本的主角,随着战事的一步步逼近,绘本的主色调由绚烂转向沉郁,在叙事上由对南京民俗风情的揭示而转向对战事的渲染与描绘,直至后一页,作家叶兆言的文字和画家周翔的绘画交相呼应,将这部绘本的情感推向高潮,也限度地展示了悲剧的美学力量。 在这部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绘本中,没有血腥与暴力,一切都隐到幕后,随着画页的翻动,读者更多领略到的是一座城市的美好和美好被毁灭的惨痛。
《百鸟羽衣》讲述了一个流传久远的苗族传说故事。苗族小伙子阿壮得到了一幅好看的画像。一天,画像中的姑娘 阿彩 从画中走出来了。善良的阿彩帮助被皇帝刁难的猎人抓到了布谷鸟,然而贪婪的皇帝想要更多布谷鸟,还看上了阿彩,想尽办法刁难阿壮和阿彩。后,阿彩用自己的智慧和一双举世无双的巧手编织了一件百鸟羽衣,赶走了皇帝。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平静的生活。 这个故事充满热爱生活并且紧紧拥抱生活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爱与善良的力量,苗族民间艺术的巧思和创造力。
《一只蚂蚁爬呀爬》是儿童文学学者、作家赵霞携手绘本画家黄缨历时两年打造的匠心之作,是一本蕴藏着诗意与哲理的原创绘本。本书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无限韵味的故事。主人公蚂蚁不断地向往自己能够变成别的动物,从而发生了一系列幻想中的 变形 。故事双线并行,一条线索是蚂蚁自由变形的幻想叙事,另一条线索是蚂蚁自我努力的现实叙事。故事结局十分巧妙,令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终蚂蚁由幻想变回现实,蚂蚁对生命角色的期待也从 他我 回到了 自我 ,从而完成了对自我的认识与升华。 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有二:一是 自我认识 ,从 想做别人 到 想做自己 ;二是 自我升华 ,从 觉得别人做得到 到 其实自己就做得到 。 自我认识 的主题主要体现在蚂蚁变形的过程中; 自我升华 的主题主要体现在 另一只蚂蚁 的活动中,这条线
《隐形叶子》改编自三国时期魏国颍川人邯郸淳所著《笑林》中 楚人隐形 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董小小相信书中所言, 螳螂捕蝉之所以容易办到,是因为它有隐身叶。 于是,他就努力去寻找那片可以让人 隐身 的叶子,想用隐身叶谋求财富,终做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傻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时,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读死书;要会明辨是非,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还要端正读书的态度,读书首先应当是出于对真知的渴求,是为了解决人生的重大课题,从而活出美好的人生。
《姥姥的布头儿魔法》是一本适合3 8岁儿童阅读的中国民间艺术绘本。姥姥会神奇的魔法,能用看起来不起眼的布头儿为孩子们变出精巧可爱的小布狮子、小肚兜、小布鞋,温暖漂亮的虎头帽、大门帘、大花被 姥姥用魔法变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让孩子们惊喜不断的同时,看到了奇妙的布艺世界,也感受到了姥姥的爱和期待。 每块布头儿,都是曾经的一缕阳光。剪剪贴贴、拼拼缝缝,既是姥姥手头的魔法,更是值得珍藏的生活智慧。从 无 到 有 ,从 旧 到 新 ,爱能激发创造,更能见证奇妙。 一个关于爱与创造的温暖故事,一场美丽、奇妙的民间拼布艺术盛宴。 让孩子打开艺术的眼睛看世界,发现美、享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每一块布头儿,都带着人们在阳光下劳作的芬芳。将碎布头儿重新拾掇,做成缤纷灿烂的各色物品,是 惜物 惜福 ,是爱与创
如果我不去上学,有谁能替我去吗?叫蜗牛帮我去上学?不行,蜗牛慢腾腾,等它走到校门口,学校已经放学了。叫大猩猩帮我去?叫小蛇帮我去?叫大象帮我去 一个孩子将醒未醒时的梦,也是迷迷糊糊赖床时的无厘头想象,想象游戏并非无用,它能缓解孩子偶尔出现的拖延和逃避心理。 孩子们一定都想过 如果我不去上学 ,大人们也一定都想过 如果我不去上班 。一个开放式的思考和发问。 想象 让人兴奋 , 想象 给孩子带来无穷乐趣, 这个游戏玩 到*后更是出人意料。一本 不想上学 的小书,让小朋友不知不觉要去学校看一看,今天都有谁来上学了。 这是孩子们爱疯了的赖床(其实是起床)游戏,无限想象力尽情挥洒,贴近每个为上学纠结的孩子心理,也成为积极的家庭互动沟通范本。舒缓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偶尔的逃避心情,以有趣轻松
当你在春分日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二十四节气,就是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夏》介绍了夏季的六个节气:立夏到来,牙牙把鸡蛋挂在胸前,传说立夏这天小孩子胸前挂上煮熟的鸡蛋,就可以免除病灾。小满,蜻蜓起舞,苦菜花开,山坡上、田地里,处处可见挖野菜的人。芒种,常常遇上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各地还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呢 小读者们既可以跟随牙牙的脚步,去看看何时种豆子,何时收麦子,何时摘西瓜,又可以参照知识版块图文并茂的演示,自己动手尝试各种好玩的手工技艺、传统游戏,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掘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红色绘本。本书讲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激励人心、感人至深的过雪山草地的故事。 本书图画由中国连环画大师沈尧伊先生绘制,全书以黑白版画形式绘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庞大气势、极其精湛的绘画笔法、曲折壮烈的长征情结。 本书还邀请到知名军旅作家王树增、贺捷生倾情作序,为孩子们讲述为何要了解长征及长征中的动人故事,带孩子们一起读懂读好长征精神。
都说春天美丽,但春天在哪儿呢?小公鸡出发找春天去了。小白兔告诉他春天在青草丛里,小蜜蜂告诉他春天在鲜花丛里,小青蛙告诉他春天在快活的小河里,小鸟儿告诉他春天在茂密的树叶上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和小公鸡一起去找找吧。
中国原创图画书红色经典书系,目前有54种。预计在2024年建国75周年之前,出版75种献礼。这是迄今国内出版社原创红色图画书选题量多的。该套书以 和平鸽 重温长征 闪闪红星 纪念南京 致敬新中国美奋斗者 为主题进行分类,陆续推出。 这是一套震撼人心的图画书,画面上没有血腥与暴力,却从文字与美术的高度让孩子认识战争与和平,对于启迪孩子的想象力,于审美中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该套书以绘本的形式、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以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为主旨,并以儿童的视角将大的历史事件、大历史中大人物的小故事作为主线,以小见大,讲述中国军人的伟大,诠释母爱的深度与厚度,领悟战友的温暖,表现战争中的人性与人情,展现人们心中对于正义的顽强信念。 《小太阳》是大系中 重温长征 主题中的一本。皑皑白雪夹金山,曾见证过一
三只贪玩的小龙王,在值守天气时闯下大祸,给大地带来了灾祸;因一次意外开启大地之旅,与山谷里的田鼠小姐相遇。 经过大地之旅,三只小龙王渐渐了解自然生命间丝丝密密的联系,而田鼠小姐的温柔善良,也让他们决心为了 那天 的美好天气,行动起来!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 18 岁,他通过对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一天,两个爱踢球的小男孩一起玩时发生了冲突。事后,小男孩委屈地抚摸着自己火辣辣的脸颊,天真地幻想,一定要换一张很厚很结实的脸皮。 换一张什么样的厚脸皮才不容易受伤呢? 小男孩依次询问了身边的大人,可每个人给出的回答都差强人意。转眼,身边能问的人都问完了,一星期也快过去了。等等,就差一个人还可以 问,可是, 我 要主动去找他吗? 我们 还没和好呢!
划龙舟、吃粽子、插艾草 为什么端午节要做这些事情呢? 在书中穿过时间的长廊,探寻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了解古人生活的智慧,在传统节日习俗中感受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国运昌盛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