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午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本卷《话说中国》讲述隋至盛唐的历史故事,恰如卷名《大唐气象》所昭示的那样,那是个令每一个中国人提气来精神的伟大时代。 在那一个半多世纪里,竟有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三个治世涌现。依我看,开皇之治应自于皇十七年计至大业七年(597-611),贞观之治应自贞观八年计至贞观二十三年(634-649),开元之治一般指开元初至开元末(713-741),而实际上,更早自690年武则天称帝时起,除了而后逐渐收敛的酷吏政治,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国力,版图,周边和对外关系,均全面呈现盛世景象。其后虽有中宗韦后,太平公主等频敏政变的一段曲折,这繁荣昌盛的局面直维持到天宝十一载(752),所
《帝国败于中层:时代路口的44张面孔》从中国社会的历朝历代多重政治势力角逐博弈的过程中,挑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按节加以阐述,向读者展示出历史上一幅幅生动的盛衰图卷和政坛百态,从中梳理出“中层垮,帝国必然垮”的历史脉络。通过《帝国败于中层:时代路口的44张面孔》的阅读,读者将借古明今,看清历史内在的必然发展规律,并用以指导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漫说中国历史11:老子留书》讲述了老子留书、庄周梦蝶、孙武练兵等的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绍了相关的历史古迹与传统文化。各个栏目的内容既丰富多彩又搭配巧妙,前后呼应,自成体系。每个栏目里都使用了大量精美高清的现场图片,使得文字介绍更直观、更形象、更易理解,可谓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属黄土、青藏、蒙新高原的交会地带,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总面积3323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4%。总人口198万,现辖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凉州区。
《透过历史看西藏》是在中央电视台针对“3·14”事件制作播出的《透过历史看西藏》系列片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通过对藏学专家和相关人物的采访,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向人们展示了西藏的历史真实以及民主改革开放50年来的巨大变化,并进一步阐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地名标准编制概论》围绕“地名一标准一编制”做文章,将其分为4个部分:章似引言,扼要评说地名与地名标准的有关事项;第二章至第十章为主干。重点叙述地名标准的编制方法;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是重点,主要阐述各类地名标准的编制要点;第十八章如结尾,简单介绍相关组织在地名标准化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等。 我们相信,这本关于地名标准编制的专业书籍值得一读。它具有5个特点:一是题材新颖——将的理论研究心得转化为科研成果,填补了地名标准编制领域的空白;二是写作严谨——本书在章节设计、结构安排、内容撰写等方面力求科学、谨严、规范,展示出较高的学术水平;三是内容准确——妥善把握整体与细节,使行文、举例、制表、引用等趋于准确无误;四是文本实用——本书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地名标准的编制,给读者大开
《明清后妃的爱恨往事》以历史的细微末节为着眼点。从这些后妃的人生际遇来勾画历史的脉动,探寻大历史中个体的命运。文章笔调滋润,自有悲悯;华美,漫溢着清冷;柔媚处,几分决绝。满目浓浓淡淡的人情故事,是作者试图在文学与历史、人生哲理中进行的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 也是对后宫妃子的情爱人生、权力意志、历史命运进行的全新而又深沉的解读。
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 ——郭德纲 “说起来谁都不信,我其实是一个好静不好动的人。”郭德纲在“郭论”系列的《捡史》中说,“最近下雨,我每天在家里坐着,读读书,看看戏,就觉得很快乐。” 他喜欢读史,“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古人说‘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就是这个意思。” 《捡史》是百万经典“郭论”系列的第二篇。郭德纲通过剖析历史人物,复盘一场场暗流汹涌的权力游戏,剖析君臣博弈法则,发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处。学说话、学办事、学为人处世,不可不读《捡史》。 从庙堂到江湖,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阴谋阳谋、君臣博弈法则、韬晦心术、中国式社会人情世故,尽在郭论《捡史》篇。
或许由于秦始皇的存在、中国人从此丧失了吕不韦那样天生的宏大幽默感,与喜剧大师、投资大师秀般的才能,使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都或多或少沾染上了某种黑色幽默的色彩。 现实以刘邦胜利、项羽一败涂地而告终。在后来的世代里,我们再就很少能够在自己的历史里,找到光明磊落战胜阴谋诡计的例子了。没有人能够说清,这是中国人、中国政治的幸运,还是不幸?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在几位富豪一餐饭吃掉36万元人民币,当我们划出城市中的土地为富豪们打造亿元豪宅并不厌其烦地阐述其合理性,当我们在每年成千上万的处级干部、厅级干部、省级干部翻身落马的腐败狂潮中醒来时,我们也许会目瞪口呆地发现:日本又把我们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君不见天高地远魂飞苦, 浪漫哥 李白、 现实哥 杜甫、 边塞哥 高适,三侠客诗歌相伴,把酒言欢;君不见稻米流脂粟米白, 救时哥 姚崇、 刚直哥 宋璟、 岭南哥 张九龄,夙兴夜寐,励精图治。 天宝年间,歌舞升平,李隆基广封节度,重用人才。 陪笑哥 李林甫、 大舅哥 杨国忠、 胖子哥 安禄山、 猥琐哥 史思明荣耀进阶,天宝剧变。 李隆基带着那些哥们,开创了大唐盛世,又毁掉了所有的一切。唐朝从此踏上真正不淡定的路途。 因为不淡定,所以更精彩。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郑和下西洋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本书从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谈起,从其历史功业和个人品格方面提出康熙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介绍了康熙帝的历史贡献。此外,本书还着重介绍了康熙帝勤奋学习和重视子孙教育的影响,从四个阶段、四种境界和四点经验等角度介绍了康熙的读书之道。最后作者还总结了出现康熙盛世的几点原因。
《抗日烽火铸英魂》介绍了:百团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冉庄地道战旧址等。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晚唐风云,残云动荡,罕见盛事,预览危亡。大业未成支离破碎,再现晚唐极盛至极衰的转折点。日薄西山的唐朝末世,跌宕起伏的风雨悲情。权臣相斗的险恶嘴脸,哀鸿遍野的乱世悲怆。莫测难解的痴情枭雄,演绎苍凉雄方的时代悲歌。
《千里走三国》作者成军忆自2008年春踏上千里三国之旅,近一年的时间里,成君忆走遍了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浙江等地的三国遗址,以边走边看、边想边写的形式,完成了《千里走三国》的创作。《千里走三国》作品既对当前某些学术超男的历史观点进行了冷静认真的批判,又以政治学和军事学的视野,从历史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对三国时期社会局势之所以发生剧烈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回答了曹操为什么受到现代社会的追捧、刘备为什么遭到人们误解、关羽的赤兔马有着怎样的文学含义、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卧龙”、赤壁大战的背后存在哪些令人费解的奥秘等诸多问题。
《一步之遥:中国皇太子政治》主要内容:皇太子与皇位间虽仅一步之遥,却充满了腥风血雨的名分之争、未来之争。他们中多数是没有如愿登顶的,也有花了沉重代价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作皇帝的,更有用30年光阴去换3个月皇帝生涯的。再现真实的皇太子生活、皇太子的不同命运,皇太子与皇帝的关系、皇太子在权力到手前的政治斗争,透视中国王朝的政治特色。
《乾隆六十年》主要内容包括:1795年对于乾隆及其所统治的帝国都是重要的一年,执政已经满60周年的乾隆要从皇帝的宝座退下来、去当太上皇帝,他在退位前所做的一切就是要保证他的帝国在后乾隆时代能继续“保赢持泰”,维持盛世的辉煌。18世纪末,无论从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进程,还是立足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际近代化浪潮,乾隆及其所统治的帝国都处于-个重要的拐点。从纵向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的康乾盛世,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承平之后,不可避免地陷入“由盛而衰”的发展周期;而从横向来看,英、美、法等国已经把世界卷入近代化的浪潮;蓬勃发展的工业革命、远洋轮船的问世都使得当时的清帝国很难再凭借浩瀚的太平洋把欧美国家的影响、干预挡在界外。乾隆时期的治民、治吏体制都存在弊端和统治失控等问题。乾隆在1795年归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