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在人们的紧张期盼下终于落下帷幕,当人们茶余饭后评点孩子高考的成功与失败时,扼腕、惊叹、羡慕…… 和往年一样,我陪同几个孩子一起跨越高考,他们中间有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也有让我们大家困惑不解的,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出于职业敏感,我对孩子们成功与失败的因素进行了跟踪了解,也就一些问题与一些老师和成功跨越高考并已经就读于高校的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在高考的考场会发挥失常呢?就这个问题我和山西一位化学老师卫兰萍老师进行了交流。她认为:心态不好是一个原因,平时考得好是因为他们见过的题目多,熟悉题型多,但在大考碰到的题目陌生度大,对这些孩子的心态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过程篇 入围保送生考试,却意外失利;手握最后一个保送名额,却主动放弃;一心想考“北大”,而一模只排在年级361名……短短132天,还能梦圆“北大”吗?从容、睿智的母亲为女儿陪读,是母亲告诉她怎样在独木桥上奔跑。母亲是她奔跑的支持者,见证者,记录者。 记事篇 六个月的复习记事,如实地记述了语、数、外、理、化、生六门课的备考经过。每个日子,都被定格在一个个备考片段里。当您组接完这些片段,您会发现:以二本的模拟成绩,努力四个月考上北大,真的不是一个神话。 方法篇 女儿和母亲不仅认识到位,而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考纲》与课本并驾齐驱,让《考试说明》和《试题分析》做《考纲》的左右护翼。门门功课都有独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备考怎能不从容、有序和高效?在一切的学习中,方法的学习最重要。
《状元访谈录》系列产品是的三维立体学习资料,收录了由近百位来自清华北大的状元精心整理的高考学习方法、应试技巧、心理调节、生活安排等内容,大到方法策略,小到具体解题,外到行为举止,内到心理素质,给后辈考生以切实、高效的备考指导。《状元访谈录》同名光盘与图书同步上市,采用读、昕、看三位一体的方式全方位展现现代考生面对高考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避免了传统文本阅读枯燥的弊病,使学习更为轻松。
本书从同学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学习习惯、学习窍门、预习和复习、听课、做题、考试等几个方面,并根据语、数、外等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既有教师所传授的学习智慧,也有重点学校优等生的经验心得。值得广大同学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