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共6卷18个专题,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科教学论、学习论、课程论、德育论等,均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所需的关键知识,无论教师需要宏观教育层面的视野开阔和提升,还是课程实施、课堂管理等具体、细微问题的理论支撑,都可以从本套丛书中快速、便捷地查找到相关内容。可以说,本套丛书是目前国内系统、全面、权威的教育读物。
《克里希纳穆提系列文集:的教育是爱》出自克里希那穆提在印度的瑞希山谷学校及瑞杰哈特学校与学生和老师们的谈话和讨论。目前的教育之所以会如此腐败,就是因为它只教导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爱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克里希那穆提指出,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让他们有机会在善良中成长,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人、事物、想法,以及整个人生。生活就是与很多人和事彼此相连。现代社会基于竞争和知识灌输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毁灭性的。
中医是意象基础上的医学,意象对话心理学是研究意象的心理学。《意象对话心理学丛书:意象对话心理学与中医》把意象对话心理学的方法应用于中医研究,深入揭示了中医的原理,开拓了用新的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途径,发现了一些新的心身医学的技术。对中医从业者有启发,对心理咨询师有贡献,对患者有切实有效的帮助。
由中山大学档案馆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线装书《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最近出版发行。该书于1999年次出版,现第二版版式由简体字横排改为繁体字竖排,宣纸印刷,按线装书要求装帧。这次再版,增加了近30幅珍贵历史图片和1幅中山大学沿革图。整本书古朴典雅,是馈赠宾客的高雅礼品。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驱者,是二十世纪中国三位伟人之一。 《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是学习、继承、发扬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研究中山先生教育思想和中山大学校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中山先生身为陆海军的大元帅,日理万机,不仅没有忘记教育,而且抓得很细很具体,大到学校的大政方针,小到校长的薪金和学生体育训练的器材都考虑到了。 中山大学(原名国立广东大学)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在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实践中,绘本都被视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绘本阅读活动既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又能拉近师幼、亲子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深圳市第三幼儿园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绘本阅读活动,致力于在幼儿内心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并积累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案例。本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将园所积累的实践案例呈现出来,囊括了独立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一日生活中的绘本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活动、绘本戏剧活动和绘本主题综合活动,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从传统上对分配和教育组织的关注转向对课程和教学问题的关注,是英语国家研究人员追随的研究潮流。出版引进该书是中国教育社会学国际化的标志。 本书把课程与教学问题引入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标志着教育社会学研究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将课程中知识的组织视为社会的建构;课程、教学、评价这三种信息系统是教育知识编码的实现形式,其实现过程反映一个社会如何选择、分类、分配、传递公开性知识;知识分层则体现了知识分配与社会权力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这类问题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 我们从本书中可以看到,,知识应当在课程中得到应用,这里涉及到知识的选择、组织和评估。第二,教育知识要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三种信息系统来实现,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和社会控制的原则。第三,知
本书是作者在近五年来研制语文课程标准和参加语文课程实验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认识与思考。对于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什么的探讨。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语文课程目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学习方式和语文教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在理清这些具体的改革内容是如何从历次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演变、发展而来的基础上,阐释了改革的依据,提出了实际操作的建议。
这一本是供老师们参考的教学用书,其内容是和老师们作一些语言训练理论的探讨,力图将现有的经验作一些归纳,编织出比较适合中学生或具有中等文化水平者操作的练习,这些练习并不适用于学生,但能够为老师们提供一个比较广阔的知识背景。
脑是富有高级智慧和巨大潜力的人类所特有的重要器官。然而,长期以来,鉴于脑的结构与功能的极度复杂性,探索与揭示脑的奥秘仅仅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但是,在20世纪最后十年,随着研究方法、手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跨学科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对于脑的高级认知机能的认识有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切暗示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解释与谨慎应用将成为理解人的学习和改革传统教学的重要依据,这还意味着,在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互动之中我们将期待着一个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诞生。《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一书正是作者试图跨越脑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的一种尝试。该书认为,脑研究对教育者的挑战不在于理解人脑功能解剖学上的复杂性,而在于理解人脑在认识和体验世界方面的复杂功能和巨大潜力。在研究的基
游戏是儿童最普遍的语言。所有儿童,无论其文化背景,都在游戏着。 过去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通常使用经过严格抽样标准化的工具,由于样本中有限的文化、语言、生物、环境等因素和儿童能力水平会导致使用这些工具测量的结果自相矛盾。如果接受这种测试的儿童与样本不符,结果就有可能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对儿童发展支持的需求程度作出高估或者低估的结论。因此,我们无疑需要一些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和个体需求的评估方法。 本书对儿童游戏的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替代方法,它使我们能够提供对儿童的技能、学习风格、动机因素、交往模式和行为的功能性信息。这些信息就可以使我们能够基于儿童的优势和准备好的领域来制定个别化的发展和教育措施。
《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第二版)》所论述的研究主要属于数学教育、教师教育和教师职业发展范畴,也涉及一般教育学、认识论、学校管理和教育政策等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是如何发展他们的教学知识的?为此《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第二版)》建立了一个理论和方法上的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和教师面谈,从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区25所的高中学校中进行抽样所选取的3所学校、77名数学教师中得到研究的原始资料和数据。资料分析和数据处理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从总体上说,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他们发展自身教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在职培训”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也是比较重要的来源,但是相比之下,“作为学生时的经验”、“职前培训”和“阅读专业书刊”
1990年至今,由马飞龙及卢敏玲教授领导的香港研究团队首先开创的课堂学习研究有长足的发展,其深远影响更延伸至世界各地。课堂学习研究的成功来自背后支撑的变易理论,变易理论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能否活用此理论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变易理论,为首本较全面阐释如何把此理论应用于课堂的书。书中利用70多个在过去10年由各个课堂学习研究发展而来的珍贵课堂实例说明此理论的元素,示范如何利用此理论分析课堂,并就其发展提出建议。
本书总结了自然学习模式的研究和理念,并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具体建议。这一模式聚集学习循环圈的本质及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互动性质,反映了现代教学设计与意义学习理论中所强调的精髓,比如外化与内化的,用心想与做中学的,形象思维与概念抽象的,教师帮助与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与教学指导的,线性左脑与圆周右脑的等。在当前教改的大背景下,本书的理念和模式可供中小学教师参考借鉴。
关松林编写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实践解读》由管理经验丰富的校长群体从实践层面解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深入浅出地将校长专业标准的专业价值、实用价值、导向价值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实践解读》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内容的逻辑顺序编写,采用问答方式呈现内容,全书共100个问题,分为四个模块:背景概述与理念解读;标准内容解析;标准实践问答;深层思考。本书既有对标准理念的理解与分析,也有对标准内容实践操作的问题与回答,更有对校长面临义务教育实际问题的深层思考与对策研究。 本书既可以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教材,也可供学校管理工作者阅读参考。
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存在着一个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本书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划分为社会大生态环境、教育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构成的“微“生态环境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分为若干方面,通过系统分析这些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厘清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各种变量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