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很有特色的教育研究方法指导用书。作者将教育研究方法分成实证研究(描述研究)、理论研究(批判研究)和应用研究(变革研究)类型,并给予它们同等的重要地位,强调研究应该将日常真实的实践问题与相宜的理论问题有机结合。本书在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系统介绍的同时,还围绕一些重要的专题提供了大量案例,以帮助学习者领会其中的策略技巧和研究精神。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章描述了在和无法正常工作的教师有效地打交道时,必须具备的七个态度和行为习惯。 第二章介绍了果断干预的一些关键特征,可以运用这个工具清楚明了、支持性和系统性地应对问题教师。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愤怒的教师,并提供了应对最难相处的教师的有效方法。教师的愤怒、不满,不论是有根有据的还是平白无故的,是短期爆发的还是根深蒂固的,是消极攻击的还是失去理智的,是面对大家的还是针对少数的或一两个人的,本章都将帮助你应对这些问题,你将充满勇气,即使不能但至少能够减少教师的敌意。 第四章重点关注苦恼的教师——不论是因生活起伏造成的暂时不安,还是更严重的心智紊乱。苦恼教师的问题通常是多方面的,在学校的教室里和过道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学习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提供建议、如何给予支持而不会显得傲慢或
本书说的是“讲述”。讲述就是说话,讲述是把话说得好听些的一种说法。这本书特别写给做父母和老师的。当然,对于你,一个喜欢与别人交流的人来说,看看也没什么坏处。讲述是人的基本能力,讲述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讲述是人类的渴望和需要。人类在讲述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是一个释放心灵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听别人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再现和重整、建构自我。
本书由六个部分组成:首先是一个介绍性的章节,讲述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题目;中间的四个部分是本书的主要部分——教师们的文章,以及对每位教师的一个简短介绍——这些文章被分为四个主题:“漫漫长路”、“让世界更有意义”、“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成为更完整的人”——这些文章都是围绕其中某个主题展开的,但这些主题又是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的;最后则介绍了有爱心、负责任的教师应当具有的素质。
本书就“当今学校和教室里的教师”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令人激动然而又现实的一瞥。许多上过“介绍性教育课程”的人都想知道他们是否拥有在此领域取得成功所需的态度、能力、技能和性格倾向。这本介绍性教科书的一个基本意图是为那些想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供信息,以使他们作出更好的决定。我们的目的是坦率、真诚地描述“什么是教育”、“教育可能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将有能力且关心教育的人拒之于这一领域之外。
人大附小的创新教育闻名教育界,附小的“诺贝尔奖”更是每个孩子最期待的奖项。附小的每年寒暑假不给孩子布置常规的寒暑假作业,而是每个孩子自己立项做一项小课题研究,开学的时候进行严谨的课题汇报,课题研究做的的孩子可以获得人大附小的“诺贝尔奖”,本书将收录人大附小历年获奖的课题研究,给所有喜欢科学研究、动手实验的小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一些适合小学生课题研究的主题和做法,学1000次科学知识不如亲手做1次,希望通过此书在孩子心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教育力发展丛书:教师评价力》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章是教师评价力概述,主要阐述了教师评价力的概念、特点以及教师评价力的分类和效能。第二章是教师评价理念力,主要阐述了评价认识的创新,介绍了教师评价理念力的作用和影响理念力的关键因素。第三章是教师评价设计力,结合案例分析重点阐述评价方案设计、评价工具设计、评价技能设计及评价统计技术设计等四个方面的创新。第四章是教师评价策略力,主要阐述了评价策略的创新,如学习目标评价策略、学习方式评价策略、学业情绪评价策略、学业成就评价策略。第五章是教师评价反馈力,主要阐述了对话式评价反馈、非言语评价反馈和书面报告反馈的作用与操作。
本书按照教育类别从浩瀚的大师创作中遴选出经典的教育篇章,将大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智慧系统、集中、分类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为读者亲近大师提供了一条比较便捷的途径。本书所选取的文章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从众多的大师著作中选出的经典教育美文,都有的高度,融故事性和哲理性于一体。 阅读这本书,读者会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心智的快乐,从而多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
《是教出来的(中国最教师是如何教学的)》收录了二十四位的教师。他们对自己严格要求,他们在教学中勇于创新,他们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崇敬,他们教出了众多的学生。在此,编者们谨以此书将他们的教育故事一一呈现,并向他们的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本书中,儿童哲学专家杨茂秀教授详细介绍了外五十余本值得大人小孩共读的好看绘本故事书,可谓是教您如何为孩子选书、如何陪孩子看书的指南。 作者围绕一个个主题,选取三到五本绘本故事书,组成一道道美味的“绘本沙拉”,并以专业的观点、浅白有趣的文字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把绘本所具备的演奏功能、教育功能及文图美感体验演绎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以绘本来陪伴、帮助孩子发展和处理创意、情绪、自我概念及想象力的实际步骤。 本书文章曾于《张老师月刊》连载,并获2007年度第31届金鼎奖“杂志类个人奖:专栏写作奖”。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邀请30位海峡两岸的教师参与,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个人成长中的“不乖”经历和体验。本书在有情节、有细节、有心跳、有激情的叙事中,旨在告诉一线教师:“不乖”是专业成长的另一种模式,它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有益人生的工作方式。
《名师工程》丛书设置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本书为其中一册。
本书是教授近年重要序言、重要讲话及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学生通信的合集,集中了其对教师、育人、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新思考。 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
当今社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教师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学习、总结、融合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本书正是从此目的出发,系统地论述了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本书率先提出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鲴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是有志于提升品位的教育从业者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特点是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要素作为线索,在每个章节加入了大量的“作业”,如一些小测试、小技巧,读者可以通过“做”这些“作业”达到对自我的深层认知,进而帮助澄清很多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读者可以边阅读,边“做作业”,通过每一章节后面的“作业”,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最终完成之际,要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崔文琴、张麓麓、王敬、苏辉和王海瀛,他们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从寻找原始资料到最后通稿的错别字校对,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本书难以达到现在的水平。
本书不仅细致爬梳了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的心路历程、革新措施与成就,并且运用教育学理论,从校长的角色意义、角色愿景、角色策略、角色执行和角色成就五个方面,对其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历程进行了深刻剖析。 该书钩沉史料,深入浅出,历史学、教育学均有涉猎,其间所彰显的,正是“学校革新之理”在大学场域中的曲折实践过程。因此,这种经验不益于大学校长,更有益于有心将教育理想在所服务的学校推动的广大中小学校长,对近代教育史、思想史及对教育领导人才培养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