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徐世贵、蔡淑卉基于自身多年来对听评课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潜心研究,通过理念篇、听课篇、评课篇、校本篇和专题篇六个板块,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听评课的艺术。本书重实践、重实效、重实用,力图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空泛的表述具体化,确保理论可学,技术能用,方法有效,一线教师能看得懂、用得上。本书既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良师益友,又是教学研究人员的参谋和向导,对当前课堂教学研究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设计新思维》结合一线教学实例,提供了系统性、结构化、落地的 以学习为中心 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指导策略。具体包括:如何进行学情分析设计,以保障跨越教与学的鸿沟;如何进行学习动机激发,以保障师生共创教与学的共鸣;如何进行学习目标设计,以保障师生共承教与学的责任;如何进行学习内容设计,以保障师生共创教与学的载体;如何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以保障科学遵守教与学的规律;如何进行学习评价设计,以保障师生实现教与学的改进。
《教学主张: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阻隔》 针对教学主张概念模糊、定义不清导致的混乱现状,作者深入剖析了教学主张的内涵与重要性。书中强调,教学主张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核心原则与灵魂,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个性化,是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能与品质的关键。同时,教学主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对教师个人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项目化学习作为当今全球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已成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书聚焦项目学习这一创新教育方式,展示了如何在小学课堂中实施项目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案例都包含具体的实施步骤、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的作品展示以及项目学习的成果评估,为读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策略。
这是一本为一线教师量身打造的教育科研工具书,旨在帮助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领域中高效、系统地开展工作。本书涵盖了从选题到研究方法的全面指导,不仅提供了科研选题的策略,还深入探讨了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五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每一种方法都详细介绍了其定义、适用情况、设计流程、数据收集与处理技巧,以及如何分析相关论文。每一章节都精心设计,配有实例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教师能够轻松掌握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
本书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编著的一群因 爱 结缘的教师的成长实录。在教育大家李镇西的带领下,广大年轻教师能更早到达教职生涯的幸福彼岸。全书分为六辑,教育聚义、读写思行、慧心育人、观点碰撞、破茧成蝶,一篇篇美好的文章,一次次深刻的剖析,一场场诚挚的交流,只为在教育大家李镇西的孩子需要成长,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老师也需要成长。
《素养导向的情境教学》紧扣当前教学改革热点问题,呈现素养导向的情境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情境教学的基本范式、情境创设价值、内涵与路径,情境创设的类型和方法,情境创设过程、情境创设教学案例、学科典型情境创设作业设计。尊重学生作为学习情境中的独立个体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者中心教学就是教师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当前学习者中心的课堂实践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情境创设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进而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书突出了学习具有情境性和协商性,学习是个体在与情境互动中创生出意义的一个过程,以及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参与实践促进了学习和理解。本书梳理了情境教
《通向教师的幸福成长》由厦大附中创校校长姚跃林撰写,是一部探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教育随笔集。本书分为 幸福是一种修养:修炼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能力:营造好的关系 幸福是一种觉悟:自觉拥抱幸福 三个部分,围绕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教师与专业的关系等,分享了作者身为教育者和校长的亲身经历、反思和感悟,阐述了如何促进教师个人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感。
本书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需要,从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8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同时提供了大量鲜活生活的案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本书适用于广大中小学一线各学科教师参考使用。 本书特色: 1.贴近教师需求。全国每年都新增大量新手教师,同时工作3 5年以内的教师也亟需提升专业素养站稳讲台,本书内容可直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于教师专业成长。 2.大量案例支持。本书在理论讲述中,加入了大量鲜活案例,帮助教师理解相关内容,易于教师接受。 3.讲练追求实效。每章内容中都设计了练习并且提供了参考答案,还提供了拓展阅读书目,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操练和后续学习中不断提升,产生实际阅读效果。
“教师事关重大”,“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如果我们没有把教师置于重要位置,任何有关教育改革与教育品质的探讨都会流于空谈。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呢?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行动教育”,便是教师在职发展的一条强有力的途径。
本书是《中学语文老师成长进阶丛书》的一本。作者处于教书十年的“得意”与“失意”并存期,描述了该阶段教师的困惑与迷茫,以及展开的理论思考与探索。书中以教学故事为载体,以内涵丰富、可读性强的故事与课例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处于适应期发展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共性特点,以及难以逾越、必经的实际问题,给读者指出了问题解决的路径、方向,以帮助其尽快找到突破困境,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
谈教育和教改的文献不在少数,就深度和广度而言,《童年与解放》称得上是台湾教育和教改的扛鼎之作。 本书是一本处处充满智慧的书。表面上,本书只是在谈教育,尤其是谈儿童教育的问题。但是实质上,本书从教育问题谈到更基本的知识论问题,甚至从知识论延伸,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了存在、伦理、美学等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在本书里,知识、道德、美学、情意等,共同构成一个的统一体。作者黄武雄以其惊人的知识广度,从人文、社会、到数理科学,融会贯通地呈现了这个人类存在的统一体。 本书一反常情,却是有章有序,主题完整,极为难得……他旁征博引,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皮亚杰、哈贝马斯,从萨特到昆德拉……反复的论证,揭示儿童成长的真象,又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