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儿童读写三十讲(大教育书系)
    •   ( 5173 条评论 )
    • 魏智渊 著 /2022-04-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是培养自动化的读写能力。南明教育、 全人之美 课程团队二十年来致力于儿童阅读课程化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实践成果。本书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出的儿童读写能力要求,系统、全面、科学、专业地提出小学阶段儿童读写课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手把手指导一线教师开展读写课程,助力教师科学地培养儿童的自动化读写能力,为他们的终身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 ¥20.7 ¥46 折扣:4.5折
    • 陪你走过初中三年(大教育书系)
    •   ( 43850 条评论 )
    • 钟杰 /2020-09-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在本书中,全国优秀教师钟杰根据20多年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诊脉青少年的成长困惑与迷茫,对初中生常见的60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书中充满了真实的案例故事、聪明的点子和智慧的人生经验,帮助青少年拆掉思维里的墙,看清楚自己,想清楚人生。

    • ¥17.1 ¥38 折扣:4.5折
    • 教育的目的
    •   ( 50554 条评论 )
    • (英)怀特海 著作 /2012-10-01/ 文汇出版社
    • 《教育的目的》由怀特海所著,本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因此在所有的章节中,都将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说明——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 本书断然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本书除了第四章外,都是作者在一些教育和科学团体的演讲,它们都是有实践证明的经验之谈,或是教育实践后的反思,还有一些对该主题的批判。

    • ¥9 ¥20 折扣:4.5折
    •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教育类专业考研经典师范专业教材,孙培青主编)
    •   ( 44605 条评论 )
    • 孙培青 /2019-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教育史这门课程讲什么?作为教育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中国教育史重在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将它们置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把握其发展脉络。对教育制度的讲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阐述相关的方针政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措施及其经验得失;其他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人才选拔制度等内容,仅述及与学校教育相关涉的部分。对教育思想的讲述重在介绍和分析代表性人物、学派与思潮,反映各个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思维的得失。为了能够讲述清楚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发展,需要旁及一些历史和学术史内容,说明教育发展的背景。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根据有关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新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地下出土简牍材料整理和研究成果,对教材的相关内容

    • ¥32.6 ¥68 折扣:4.8折
    • 生活即教育(大教育书系)
    •   ( 5256 条评论 )
    • 陶行知 著 /2021-06-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本书精选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对现代教育者和为人父母者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提出了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三大主张,躬亲实践,终生不渝,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

    • ¥17.9 ¥39.8 折扣:4.5折
    • 活在课堂里 大夏书系(李政涛教授新作,献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人)
    •   ( 4966 条评论 )
    • 李政涛 /2023-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活在课堂里》是李政涛教授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 抒情诗 。他以极大的热情与浪漫活在课堂里,努力写出课堂已有的样子和应有的样子,写出课堂的中国风格和西方风采,写出课堂过去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与将来的样子,从而写出教师生命的样子,活在课堂里的活泼泼生命的样子。教师生命的千差万别,造就了课堂的千姿百态。课堂是教师生命的结晶,是展现生命价值、生命光彩的地方,教师活得精彩,课堂才能上得精彩。相信读者读了这些清新隽永的文字,既能丰润干涸的心田,又能缓解职业倦怠,笃定又幸福地活在课堂里。

    • ¥28.7 ¥59.8 折扣:4.8折
    • 给父母的建议(大教育书系)
    •   ( 26842 条评论 )
    • 苏霍姆林斯基 著;罗亦超 译 /2017-10-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给父母的建议》是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家长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阅读所写的经典著作,国内畅销近30万册。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的专著,他认为 没有什么比父母教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的了,我一生都在努力探求这种智慧。 这本书就是他长期探求的结果,这是一本精辟、生动的 家庭教育学 。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去做父母的书。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很系统,但是却并没有包括如何去为人父母这一项。我们几乎一直没有任何学习的机会就已经匆匆忙忙地升级做父母了,心里时不时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不踏实的感觉。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呢?这是一个人生长久的命题。人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这本书的意义正在

    • ¥17.9 ¥39.8 折扣:4.5折
    • 在乎每一只鸟:一位教育者的独白
    •   ( 2275 条评论 )
    • 周明 /2019-06-01/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为一名二十余年来辛勤耕耘在中学教育田园里的教育工作者,本书作者通过对自身在教学实践与生活中所读、所见的不断反思,记录自己对育人这件事的所思所想。 在书中,作者从全面教育、差异化教学、青春期学生辅导、学生品性教育、赏识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以及管理实践中的心得,无论是教师、教育管理者还是家长,都能够从本书中获得关于如何优化教育实践的一些感悟。

    • ¥16.4 ¥40 折扣:4.1折
    • 项目式学习:教师手册
    •   ( 3637 条评论 )
    • 桑国元 /2023-05-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内首本自主编写的项目式学习(PBL)教师手册,核心内容包括 为什么需要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什么 项目式学习如何设计 项目式学习如何实施 项目式学习经典案例 。本书在关注PBL发展理念的同时,重视PBL教学法的实际操作与运用,具体内容涵盖PBL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BL课程设计思路、PBL课程设计工具、PBL本土化案例等,以期帮助更多的读者能够深入理解PBL教学理念,独立设计开发PBL课程。

    • ¥35.1 ¥78 折扣:4.5折
    • 给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
    •   ( 643 条评论 )
    • [英]罗斯·卢金卡琳·乔治穆特鲁·库库罗瓦 /2024-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人工智能?我能在学校里有效地使用它吗?哪些工作最适合由人类智能完成,哪些工作最适合由人工智能完成,我该如何将这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我和我的学校应该如何为人工智能做好准备? 《给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一书将帮助教师和校长们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以制定学校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的战略。本书通过考察学校的需求和挑战,以确保学校做好准备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并从幼儿到高中生举例说明,展示人工智能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实际影响和益处。本书深化了对人工智能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理解,以及我们如何定义和衡量我们所重视的事物,并提供了一个框架,以支持逐步发展教师的人工智能思维,其重点在于通过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改善学生的教育机会。

    • ¥23 ¥48 折扣:4.8折
    •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初中)
    •   ( 4691 条评论 )
    • 俞国良 /2018-07-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紧密围绕心理健康教材内容,指导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受篇幅和不同版本的学生用书的限制,本书总体介绍该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要面临的心理困扰、一般性的解决办法等,然后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主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测验和活动指导等,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充足的备课资料和备选活动。

    • ¥15.7 ¥35 折扣:4.5折
    • 陶行知教育文集
    •   ( 15816 条评论 )
    • 胡晓风 等主编 /2007-01-0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各,进而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立志: 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 1923年,他在给妹妹陶文渼的信中讲到他们共同肩负的使命: 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的责任。 他不辱使命,躬亲实践,终生不渝,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为适应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别是受教师教育者)的需要,特从四川教育出版社修订再版的《陶行知全集》(1 12卷)中精选出207篇编成这栖《陶行知全集教育

    • ¥28 ¥70 折扣:4折
    •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
    •   ( 3667 条评论 )
    • 【加】彼得·利耶达尔Peter Liljedahl)),方盈 译 /2023-06-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提供了一整套有效解决课堂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案,作者彼得 利耶达尔教授认为造成课堂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思考,他20年来专注研究课堂教学,凝练出98种课堂教学策略,让老师能够全方位引导学生思考,有效解决学生读不懂题目、上课走神、不写作业、不愿意动脑解题、不会记笔记等14大课堂问题,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教学。

    • ¥37.9 ¥79 折扣:4.8折
    • 中外历史纲要:学习精要与史学导读
    •   ( 3162 条评论 )
    • 周刘波 /2020-08-31/ 西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紧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对历史课程内容的关键问题进行精讲,并呈现相关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同时精选历史材料为载体,推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全书从 学习精要 研究动态 史学导读 三个维度,呈现了52个历史主题的教学思考和学习建议。 学习精要:凸显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注重历史问题讲解的拓展性、加深性和实用性,引导师生理解教科书的主旨。 研究动态:梳理相关历史主题的学术动态,了解前沿学术争鸣,凸显 问题论证 的思维逻辑。 史学导读:精选史料和历史记载,突出 史料实证 素养,提升学生阅读、辨析、解释史料的能力。 本书体现了研究性、针对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它是一线教师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思路,帮助他们

    • ¥39.6 ¥88 折扣:4.5折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二版) 大夏书系
    •   ( 1574 条评论 )
    • 刘儒德 /2013-02-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大夏书系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2版)》编著者刘儒德。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本书正是秉持这一目标,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学现象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和辅导策略,本书精选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体例安排上,在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本书都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者问题情境,以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唤起读者的探究兴趣。本书不仅适合于中小学教师阅读,也适合师范学生和家长阅读。

    • ¥19.1 ¥39.8 折扣:4.8折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 助你破解难题 精选教师读本教师阅读老师教学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参考用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   ( 7230 条评论 )
    • (美)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美)杰伊·麦克泰格(Jay /2017-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 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

    • ¥33.3 ¥68 折扣:4.9折
    • 理解为先单元教学设计实例:教师专业发展工具书
    •   ( 6622 条评论 )
    • (美)杰伊·麦克泰,(美)格兰特·威金斯 /2020-04-01/ 宁波出版社
    • 本书的作者为当代美国中小学科研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本书为两位作者通力合作积极倡导的 理解为先教学设计模式 (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 它也是 美国视导与课程开发学会 (ASCD)近年来竭力向中小学推介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改革模式。 全书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UbD设计模板,设计标准,练习和过程工具,设计工具,实例及专业术语。具体地描述和演绎了 预期学习结果 (目标) 确定评估办法 规划教学过程 三个阶段的 逆向教学设计 的全流程,同时配有各年级课程的正例和反例(即有缺陷的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达到不仅让学生理解概念知识,更要掌握技能,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巩固学习的知识。 目前国内介绍UbD理论与模式的书有《让教师学会提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等。而本书主要是通过展示各种教学实例,以期

    • ¥26.1 ¥58 折扣:4.5折
    • 中小学课题研究
    •   ( 4885 条评论 )
    • 陈岩 主编 /2013-08-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贯穿始终,为读者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方法和策略上的参考。其次,侧重于课题研究操作层面的引领和指导,而非系统理论的灌输;重视案例的分析和引用,案例全部来自于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和教学干部学校管理的过程性实例。后,突出实用性的特点, 本书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和个人课题研究参考资料。

    • ¥9 ¥20 折扣:4.5折
    • 绘本中的儿童哲学课 围绕核心素养的儿童哲学课程理念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   ( 1443 条评论 )
    • 汪琼 /2022-08-01/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共分八讲,从精神养育、思维培养、心灵疗愈、自我认知、关系建构、人生意义、生命教育、万物互联八个主题切入,每讲通过 儿童哲学故事 共读设计 课堂花絮 等板块呈现。 儿童哲学故事 叙说本讲课程的缘起、用意,对本讲中2 3个共读设计的主题进行串讲概述。 共读设计 为全书主体,又分为 绘本赏析 共读准备 共读目标 共读过程 几块。 绘本赏析 对绘本内容进行介绍,引出课程相关的主题。 共读准备 包括提前阅读绘本,课上需要用到的学习单、书等。 共读目标 罗列出这堂课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共读过程 则围绕 共读目标 中列出的目标进行,分阶段展开课程,依次实现共读目标。 课堂花絮 记录了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学生完成的小诗、哲学画等,提供生动的课堂截面。

    • ¥18.4 ¥45 折扣:4.1折
    • 过一种舒展的教育生活
    •   ( 295 条评论 )
    • 徐杰 /2024-06-30/ 山东文艺出版社
    • 精神内耗的老师,教不出舒展的学生。 当下教学被各种评估检查、特色建设、评优争先等问题所裹挟,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应对教学的琐碎与专业能力的突围,如何精准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如何舒展地过好教育的一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作者徐杰不参加体制内评选、每天坚持更文用时四年小有成就的经历,无疑为广大迷茫的教师打了一个很好的样稿。

    • ¥24.7 ¥55 折扣:4.5折
    • 人工智能教学:探索学习新前沿
    •   ( 223 条评论 )
    • [美]米歇尔·齐默尔曼 /2023-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人工智能教学 探索学习新前沿》关注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如何培养学生以适应未来的需要,AI给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作者以全球化的视角,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与世界各地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以及教育专家的对话和丰富的AI应用案例,向我们展示了AI在教育中应用的场景、内容、方法和策略,并探讨了如何对学习者进行AI教育,如何教会学生应用AI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并从中学习,以及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开展STEAM教育等。本书在大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学、促进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提高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7.8 ¥58 折扣:4.8折
    • 教育的目的(大教育书系)
    •   ( 118 条评论 )
    • (英)怀特海王涛魏智渊 王志江 导读 /2024-11-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集,全面地反映了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怀特海认为:不应该一味地朝学生灌输惰性知识,应该引导他们进行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即自我发展,而智力发展可以分为 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 这三个阶段。为此,怀特海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技术教育与科学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古典文化、思想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他的论述。 本译本由魏智渊、王志江两位名师进行章节导读。导读结合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每章的主要教育观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读者厘清怀特海的教育主张及这些教育主张与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关系。

    • ¥19.2 ¥48 折扣:4折
    • 教育常识(第二版)
    •   ( 277 条评论 )
    • 李政涛 /2016-04-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钱理群曾言: 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 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常识既缺乏了解,更缺乏敬畏。教育者很大的无知,是对常识的无知,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但实际情形却是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教育中非常可怕的缺失,是 对常识的敬畏 的缺失。 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衡量一位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是否进入了智慧的境界,不仅要看他有没有与教育有关的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更要看他有没有直捣人心、洞察人性的智慧,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人性的理解。 《教育常识(第二版)》作者期望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

    • ¥23 ¥4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