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著,吴钧燮译的《简·爱》是一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都十分独特的小说,以抒情浪漫的笔法描写了女家庭教师简·爱与庄园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的深挚爱情,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的女性形象,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肯尼思·格雷厄姆著,文敏译的《柳林风声/阅读丛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鼹鼠、河鼠、蟾蜍和獾这四只小动物之间的有趣故事。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自负的蟾蜍和老成的獾。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整日一起游山玩水。财大气粗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但车祸不断,受到朋友们的责难和管束。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历经惊险磨难,和三位朋友一起,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卡拉马佐夫兄弟(套装上下册)》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 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体现了作家一生的高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成书于17-18世纪的中国清代,作者蒲松龄。该书在广泛搜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横空出世的惊世奇术。它的近五百篇作品,构建了一个人鬼狐妖曲折离奇的艺术世界,用细腻洗练的文笔,塑造了一大批家喻户晓、鲜明生动的“聊斋人物”,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奇观。全书浪漫恣肆、充满想象,或把狐鬼花妖现实化,或将现实生活神异化;或美颂人间真情,或讽喻世态丑恶,亦真亦幻,出神人化,意象神奇,令人惊叹。《聊斋志异》以其独特而杰出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之作。 《聊斋志异》19世纪中叶即传播到国外,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本书中文版本选自张友鹤辑校本。英译主要选自黄友义译本。
亨利·戴维·梭罗著的《瓦尔登湖(经典名著口碑版本)》这部散文集记叙的是作家隐居瓦尔登湖的一段时期的生活和思想活动。作品描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迷人景物,充满了睿智脱俗的哲理性思辨,文笔流畅生动,发人深思,读来令人心悦诚服。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
《七侠五义》是中国平民文学中的一个流派——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小说描叙的是公元11世纪,中国北宋(960~1127)年间一群侠义之士归服清官包拯,并协助包拯断案除害的故事。该小说脱胎于清代(1644~1911)著名艺人石玉昆的说书,后由文人俞樾加以润饰,修订而成。书中故事曲折离奇,语言风趣流畅,塑造出了展昭、白玉堂等12位侠客义士,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该书问世后,轰动一时,上至文人名仕,下至市井小民皆陶醉其中。 《七侠五义))成书于公元19世纪的清朝后期,也是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末期。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愤懑不平和焦躁不安的情绪,侠义公案小说在此时诞生,他在一定程度上宣泄着百姓对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百姓把希望寄托在辅佐清官的侠士身上的意识。这类小说都是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具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和民间说唱
《太平广记》是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的中国古代小说总集,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至北宋初年的小说作品约7000则。这些作品的内容以志怪传奇为主,通过简洁洗练的文字,记录或叙述一个个异闻趣事。该书所记录的题材内容,以及所形成的志怪传奇的艺术形式,对中国文言小说以至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宋以后,许多作者从《太平广记》中选取题材、转引故事,加以敷衍,创造传奇和戏曲。同时,该书引用的四百余种书籍,大多已经失传,正是得益于《太平广记》的采录保存,这些失传的古籍文献才能为后人所了解和认识。 本书选录了《太平广记》中较为成熟的篇目共155篇,中文版本选自中华书局出版的汪绍楹点校本,英文选自张光前译本。
《神秘岛》是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1828-1905)的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的第三部,共3卷62章。故事起于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五个北方人乘气球逃离南军要塞,不料中途被暴风吹落到了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他们一无所有,经历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但凭着乐观互助的精神,凭着集体的智慧和劳动,他们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建立起幸福的生活,还挽救了附近另一个孤岛上独居了12年的罪犯(故事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每次绝处逢生,都得益于一股神秘力量的暗中相助。就在他们想方设法寻找这个神秘的陌生人时(故事见《海底两万里》),却遭遇了海盗船炮火的攻击。他们还能逢凶化吉吗?当神秘力量也无能为力的灭顶之灾降临,他们又该如何逃脱……这
高尔基的《童年》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深刻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俄国小市民阶层庸俗自私、空虚无聊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同时又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勤劳。书中塑造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主人公帅克善良、勇敢、机智,貌似平凡且不露声色,看起来有些“愚昧”且滑稽可笑,甚至被军队宣布为“神经不正常”而退伍。一天,帅克在公共场合议论皇储遇刺事件,因而被秘密警察以叛国罪逮捕。几经周折,帅克终于回到了家。但不幸又被征召入伍。犯风湿病的帅克只好由用人用轮椅推着,一路高呼爱国口号去参军。在一系列的事件中,帅克用智慧和令人啼笑皆非的“表演”巧妙地同奥匈帝国反动政权做斗争。《好兵帅克》从内部描写了欧洲近代目前一个最古老的王朝——奥匈帝国崩溃的过程。作品几乎是严格按照第 一次世界大战编年顺序写的,从帅克入伍后由布拉格开拔前方起,战局、事件、路线,都与当年的奥匈军队作战史基本吻合,甚至帅克所在的联队番号以及作品中有些人物(卢卡施、万尼克、杜布等)也不是虚构的。哈谢克以漫画式手法,深刻
《欧也妮·葛朗台》以父亲的敛财和女儿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出生动的外省风俗画卷,小说结构古典,文笔简洁,是一部朴素的史诗,自问世以来,一直广受读者喜爱。
“评话”,原是讲说故事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在宋代的城市里极为盛行。后来,这类口头表演的内容被记录整理成书面文字,称为“话本”或者“白话小说”。元代时开始专指演叙历史题材的白话小说为评话,到了明清两代,评话便成了涵盖各种题材的白话小说的通称。“评话”以城市中的普通大众作为主要的读者对象,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也多是反映市井小人物的荣枯沉浮和悲欢离合,表现的是与传统士大夫诗文迥然不同的市俗精神风貌,有着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是五部为著名的宋明短篇白话小说集,其中很多作品在成书后不久即被翻译成多种外文,流传到世界各地。本书的20篇作品均选自于上述五部小说集,英文部分由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代表性长篇力作之一,故事部分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 证券交易所经纪人斯特里克兰的内心燃烧着对艺术无法停息的渴望,遂抛弃稳定的家庭生活,舍弃富裕的经济环境,独自一人离开伦敦,去往巴黎与塔希提追求自己的绘画理想。在经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波折之后,他终于寻得艺术的圆满,完成生命的升华。生存与理想的博弈,创造与毁灭的共存,通过一位艺术天才的传奇经历,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本书译者的翻译有两大追求。其一,双向兼顾,即英译汉与汉译英双管齐下。其二,双语对照,即出版时汉英两个版本同时亮相。后者在本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充分、精心,不仅包括汉英对照,而且包括文白对照加注释。 译者认为在自己所翻译的渚多书籍中,值得翻译的就是《论语》,因此调动了多年积累的翻译经验,全身心地倾注于本书的适译。 为秉持为读者着想的一贯思想,编排体例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文白译注,四位一体,短小精干,直观便利,能为读者提供方便。本书可为古文学习者以及汉英翻译学习者提供参考。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契诃夫著,汝龙译的《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经典名著口碑版本)/阅读丛书》收入了《变色龙》《苦恼》《万卡》《套中人》等契诃夫很为经典的短篇小说。所收入的这些小说都是具有很高艺术成就,不仅是作家的代表作,也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文学的杰作。契诃夫作品很突出的艺术特点是:真实、朴素、幽默。他把文体的简朴和语言的洗练看作是艺术的优选标准。他的作品取材于平凡的生活,表现的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内容深邃,文笔精练,形象鲜明,语调舒缓,读者在掩卷之余,总有余味无穷之感。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被全世界读者认可为20世纪初优选的短篇小说家,直到今天,故事结局的精彩转折依然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他的故事展现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悯、独特的幽默和不到很后一秒保证猜不到的结局。它们
唐代传奇即唐代的短篇小说,内容主要表现唐代的生活,以所写故事及人物命运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由于作品大多描写人世真情,因此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和欣赏,受到社会的广泛喜爱。其中还有如《任氏传》《柳毅传》《霍小玉传》等名篇,不断被后世的戏曲和白话小说所改编流传,并由此走进民间大众,成为中国脍炙人口的故事。 为了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精选了中国唐代传奇名著10篇,以古籍原著加今、英译的形式出版。译文力求准确、流畅,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并在阅读中受益。 唐代传奇曾被译成英、日等外文出版流传。本书所选作品,由已故的张友鹤先生等校订,王中立先生作了今译,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完成英译。
《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 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 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在雨果著的《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描写了巴黎 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群。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在他们的“社会”里,却可以找到上层社会所罕见的互助友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与路易十一所统治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在这些“粗野”、“卑贱”的人们中,爱斯梅拉达受到爱护、尊重;而在那个有“教养”的“文明”社会中,她却受到惨无人道的凌辱、迫害。 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而攻打圣母院的场面,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显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捣毁圣日耳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说写到这里,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发。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它讲述了孙悟空等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的故事。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个性鲜明、深入民心的神话英雄,描写了许多浪漫瑰丽、极富感染力的神奇故事,同时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和进步的政治理想。《西游记》想象汪洋恣肆,情节奇妙有趣,结构宏伟而严谨,语言幽默欧谐,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扛鼎之作。 唐僧取经故事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就已广为流传,宋、元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活》等较为成型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西游记》正式成书于16世纪70年代,成书后流传更广,版本较多。从18世纪起就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于海外。 本书英译由英国汉学家詹纳尔教授完成,这是接近原著的一个英译本。
《史记》是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它是西汉史 学家司马迁的隐忍发愤之作。它记述了上起黄帝,下 迄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史记》也是中国传记文 学的开端,被称为“史家之*唱,无韵之离骚”,对 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选(共3册汉德对照)(精)/大中华文库》共 三册,所选27篇是《史记》中故事性强、*具代表性 的篇目。本书古文由安平秋校勘并译成白话文,德文 采用Gregor Kneussel(**、二册)和Alexander Saechtig(第三册)的译本。
《大中华文库:周易(汉日)》是一棵根深枝繁叶茂的中国文化巨型常青树。约7000年前,伏羲创造先天八卦作为时空合一的符号模式,3000多年前,传说周文王改为后天八卦、演绎六十四卦系统并每卦附有占筮性质的卦爻辞。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对《周易》进行解释、发挥,其中孔子言论显不他对易学哲理化的贡献无人可及。后来,部分解释、发挥文字被记录、整理成《易传》并与经文合为一个整体。秦汉晋隋唐易学,主要发展出象数和义理两大学派,其中卦气理论建构的是外部世界的时空运行模式;宋元明清易学是在对以佛教为主的外来文化吸收和融合后在汉唐易学基础上的再生和发展,主要是将易道落实在人心上;20世纪易学则是在传统学术和欧美文化影响之下对现实的反思和发展。
《史记》是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它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隐忍发愤之作。它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3000年问的历史。全书共130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传记勾勒历史发展的进程。它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中华文库:史记选(汉西对照,套装共3册)》所选31篇是《史记》中故事性强、极具代表性的篇目,这些故事描写注重细节,且场面宏大,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史记》五体中,以七十列传的内容为生动丰富,因此,《大中华文库:史记选(汉西对照,套装共3册)》所选篇目中,列传有很大比重。
《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一部儿童诗集,由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翻译。作品涉及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文字空灵秀丽,形散神聚,读来给人一种唯美、浪漫的感觉。泰戈尔因《新月集》被誉为“儿童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