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第2套) 第6级-第8级》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等从事于教学与演奏一线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级机构相应层次,遴选出传统、民间以及流传度、使用频率较高的作品,同时结合近些年来琵琶创作曲目的蓬勃发展扩增了近40%的新内容,部分高级别曲目是首次出版,也能满足琵琶专业从事者的学习需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各级别应有相应技术引导(技、指法重点)的理念设定层级和范围,初级(1-5)级、中级(6-8级)、高级(9-10级)三个段位分别提供完整的练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各级别主要
《日本电影大师们(2)》是根据佐藤忠男多年在各种报刊和杂志等发表过的,关于日本电影评论和对采访资料所做的梳理。《日本电影大师们(2)》主要涉及成濑巳喜男、山中贞雄、山本嘉次郎、四郎、木村庄十二、吉村公三郎、久松静儿、龟井文夫、山本萨夫、岛耕二、今井正、黑泽明、木下惠介、川岛雄三等几位日本电影大师。
本书收录钱仁康先生1993-2003年间——即先生八十至九十高龄——撰著的音乐论文五十余篇,编为《钱仁康音乐文集(上、下册的续编)》。
《从铅笔到像素:数字动画经典教程》是一本系统而完整的动画教材,能够帮助你解决动画创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它不是单纯地讲解运动规律(许多动画书籍对此已做得非常出色),而是全面地介绍作为一个动画师必须了解的、关于制作动画电影的一切,从制作原理到开发和发行,从屏幕的宽高比到其他一些技术性细节。屡获殊荣的动画师兼动画导演托尼·怀特倾情奉献积累30 多年的宝贵经验,披露具有传奇色彩的动画制作经典技术,结合当今资讯及技术,全面阐述动画创作与制作。 这本数字动画“一站式”教材无一遗漏地介绍了动画师可能想知道的一切。不论是动画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数字动画师,都可以在《从铅笔到像素:数字动画经典教程》中找到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完善的动画基础理论、关键经典技术和专业的建议。
《古筝考级考学视奏教程》系统讲解视奏常用音乐知识,而且还精心编排了200首视奏练习,为考级和考学等不同需求者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案并随书附赠示范演奏光盘,方便读者自学。
视唱是视唱练耳学科两大主要学习内容之一,视唱学习是通过歌唱唱名,来达到构建各种音乐感知能力的目的。作为音乐艺术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视唱练耳与该领域的所有学科一样,在教学中始终渗透着音乐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本教材适合视唱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技术性与音乐性这两个方面应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
《钢琴基础教材系列:音阶和弦与琶音(大符头版)》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八度音阶、两个八度音阶(同向)、两个八度音阶(反向)、三度音阶、六度音阶、主和弦(三个音)、主和弦(四个音)、主和弦短琶音(三个音)、主和弦短琶音(四个音)、主和弦长琶音、属七和弦琶音、减七和弦琶音等。
这是部系统的、全方位的管乐实用教程大系,涵盖管乐团十一个声部及合奏训练。其后相继推出的合奏、重奏编创曲集,将丰富合奏、重奏各种类型的演奏曲目。编者的写作思想是:融合当代国际管乐教学理念,从我国管乐教学的实际出发,怎么教就怎么写,一般不作理论的辨析与论述。突出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文字叙述和练习谱例力求简明准确,不留盲点。配以声像教学资料,使这套书达到可自学的教学效果。 本书采用了课本式的写作模式,把需要同步进行的《基础练习》、《练习曲》、旋律性较强的《乐曲》、《重奏曲》和精要的《课后作业》等,科学有序地安排在每一课的内容里,犹如一套完整的“营养配餐”,加之三套不同阶段适用的《每日练习》。我们为学生演奏技能和音乐能力提高的各个阶段提供了必要的、相对系统的、全面均衡的训练材料。从
过去的东西,总是那么美好,但是当你沉浸于过去的时候,“现在”又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下一个过去……于是,我们似乎总是在过去之中。怀旧也就成为了最为时尚的东西,挥之不去。有一种怀旧——叫做老歌。 本书是一本经典老歌的弹唱集,精选了八九十年代歌手的代表曲目上百首。这些歌曲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一个时代。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真挚,配器简洁,将带给你一种似曾相识、却又不同一般的感觉,也回让你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写作、编配技巧。
《赋格的艺术》在巴赫逝世时处于未完成状态——最后一首赋格未十分完整写出。这部作品总是被蒙上神秘色彩,并且引起许多疑难问题。 《赋格的艺术》包括14首赋格曲,是按复杂性的增长而排列的羽管键琴作品,4首卡农曲就像14首赋格曲那样建立在同样的铭言性的主题上,也同样按复杂性的增长排列,形成整首作品的结束部。这种结构在目前的版本中得到了恢复。演奏家们注意到,在巴赫的手迹中,赋格1和3是并列在一起的,如同赋格8和11。 《赋格的艺术》是马赫生命的最后一年为雕版家而准备的,这部作品于1751年作曲家去世约12个月后出版,并在1752年再版。
《爵士on经典集》主要介绍了春(选自《四季》,“为小提琴、弦乐和数字低音而作”,作品8之1)、巴西之春(献给艾希度-摩雷拉和艾梅度·巴斯里)、柔板(《A大调第23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KV488)、天才(献给帕特-梅思尼和莱尔·梅斯)等作品。 这是一个为具有开放的音乐头脑的钢琴家们服务的系列。如今的钢琴教学越来越紧密地与流行音乐联系在一起,因为学生们通常对此很感兴趣,这是可以理解的。“爵士on”系列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严肃音乐教学环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和钢琴家们,提供了原汁原昧的资料。
《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是引进的一本音乐社会学著作,为音乐社会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分为七章,依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与旋律有关的和声检验、与其他地区比较的西方音乐音阶体制研究、对解决音乐体系中的多音性和多响性方案的评论、检验乐器作为音乐理性化载体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