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考级教程》是武汉音乐学院结合本院的音乐基础知识考级,针对本考级的特点精心编写的配套教材。本书分为上下册,上册是内容详解卷,下册是模拟练习卷。上册共16章,内容为音乐基础知识的详细解析,章节包括乐音体系及音律、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弦、调式总论、大小调式音阶、中国民族调式、变音体系、调式中的音程、调式中的和弦、移调与转调、中外乐器、中西音乐历史简述、音乐欣赏、视唱练耳。下册包含2章,内容是音乐基础知识考级各级别的知识点陈列分布说明、对上册的使用指导及建议,以及在上册内容基础上,针对各个级别中的各种考点而编写的模拟试题。 本书所对应的音乐素养考级共有3个级别,为武汉音乐学院所有乐器类型考级的前置音乐素养教材,从学习音乐需具备的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易理解,难度根
《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第2套) 第6级-第8级》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等从事于教学与演奏一线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级机构相应层次,遴选出传统、民间以及流传度、使用频率较高的作品,同时结合近些年来琵琶创作曲目的蓬勃发展扩增了近40%的新内容,部分高级别曲目是首次出版,也能满足琵琶专业从事者的学习需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各级别应有相应技术引导(技、指法重点)的理念设定层级和范围,初级(1-5)级、中级(6-8级)、高级(9-10级)三个段位分别提供完整的练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各级别主要
电声乐队在我国的音乐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为普遍,它在影视音乐、歌舞音乐以及流行歌曲的伴奏等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对于一个学习作曲的人来说,熟悉掌握有关电声乐队的一般知识和编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坐在美国西海岸的华盛顿大学的教室里,眼望着窗外的美丽校园,但是心情却紧张和焦虑。教授正在讲解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的论题不断地冲击着我那对这一领域几乎是白丁的大脑。
本书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抒情歌曲(包括一些外国歌曲)加以整理、改编,并标上竹法和演奏技法等符号,还尽可能地保持每首歌曲的原调性,以便学习者用扬琴弹奏或为歌唱者伴奏等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 本曲集既可为广大扬琴爱好者提供一本普及读物,又可作为初、中级阶段的补充教材,以供学习扬琴演奏者进行训练之用。
优伶、优人、伶人、唱戏的,这是中国古代对演员的称呼,其中多是轻蔑的口吻。演员的叫法是后来比较文明进步后才有的称谓。明清时期,法律就规定:凡唱戏的人和唱戏的人的子孙,不得应试考取功名,也不得做官。演员哪有公理、人格可言!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演员的社会地位才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改变,演员成为国家主人,享受技术人员、专家的福利待遇和"表演艺术家"的荣誉。演员从艺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秦腔演员习俗,是秦腔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工作生活中积累形成的。秦腔演员习俗不伹是秦腔习俗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秦腔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演员表演 1.表演行当 明清以来,秦腔表演行当逐步稳定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俗称"十三头网子",具体可分为"二十八门"。 清代末年,秦腔戏班按各自实力情况
丛书既名“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顾名思义,是以文化为讨论对象,以关系为切入点,在闽台的背后,涵盖的其实是两岸,所涉及的也不单纯只是文化问題。它是以闽台为中心,民文化为重点,来论析两岸关系的一套系列著作。丛书的选題,包括了林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闽台区域文化研究”,刘登翰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项目“两岸文学艺术的文化亲缘研究”,以及福建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等诸个课題。
《爵士吉他金曲》包括:布鲁斯组合、再见黑鸟、伊帕内玛姑娘、忍冬玫瑰、怀念你、很甜美的声音、佛蒙特月光、丝绸娃娃、低声呢喃、时过境迁和调弦。十首优选经典爵士歌曲,伴奏音响。
本书提供了最忠实于作者原来意图的谱子,有助于澄清由于传言和虚构造成对经典作品的大量歪曲误解,用详实可靠的考据为风格这个表演艺术中最复杂困难的领域贡献了全面深刻的见解等。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道教音乐研究是中国音乐史研究的一个分支。由于起步较晚,因而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本书按编年体例对典型道教音乐文献进行编排,同时梳理这些音乐资料的发展线索,对于促进本领域研究有重要作用。
看得越多,听得越多。奥伊伦堡的“CD+总谱”系列收录了选自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作品中的乐队经典作品。50卷中的每一卷均包括印制精美的专家总谱、详细介绍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的前言,以及包含该作品完整录音的一张Naxos公司CD。 奥伊伦堡的“CD+总谱”是聆听、阅读和理解音乐的全新途径。
1 本书选曲广泛,难易相间,可满足各阶段吉他爱好者之需求。 2精选港、台、内地十余支摇滚乐队及数名流行艺人跨时代成名金曲。 3 特别收入八九十年代台湾部分校园歌曲,经典,浪漫怡人。 4 书中对所有曲目之弹奏技巧均作了详尽分析,定能让广大吉他爱好者有所收获。
《配器法实用教程/天津音乐学院天籁工程教材系列》是一本有关配器法的基本教程,分别从常用乐器法及其特征、基本编曲法、常见风格的编曲特征、编曲构思、简单的后期处理等几方面入手,并运用了大量的谱例来阐述配器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学习并实际运用配器。
为配合社区歌唱团体、企事业单位歌咏比赛和公园绿地自发组织的大合唱,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满足歌唱爱好者的需求,我社近期推出了一套《公园大家唱》简谱歌本系列,包括《经典民歌(1)》、《经典民歌(2)》、《影视歌曲》、《通俗歌曲》和《外国歌曲》,共五本。每一本都精选了200首大家演唱最多、耳熟能详的歌曲。该套书的特点是:超大的音符和字体迎合了广大中老年人的需求;目录按照歌名字数进行编排,查找方便;每本28元的定价、200首歌曲的内容的确物超所值。
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 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1839年3月21日生于普斯科夫省卡列沃镇一个地主家庭,5岁时随母亲学习钢琴,10岁时去彼得堡继续学习钢琴,13岁时进入禁卫军士官学校,同年出版他的首作品,毕业后在军队任军官。1857年结识居伊、巴拉基列夫,受他们的影响,参加"强力集团"的活动。1859年辞退军职。献身音乐。后由于生计所迫又在政府机关任职。他在世时作品不被人理解,生活穷潦倒、心情郁闷,于是沉迷于酒精和麻醉品,1881年3月28日去世。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是歌剧《鲍里斯o戈杜诺夫》、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管弦乐《荒山之夜》、声乐套曲《死之歌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