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字典》第3版是《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后的*修订之作。它是一部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全面体现国家汉字使用标准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品牌畅销图书。该书收列单字14587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7大板块,14个功能项。包括(1)汉字属性:列出字形、字级、结构、笔画数、部首、五笔。(2)注音释义:更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准确,例证恰切。(3)文字源流:列出造字法,分析字形、字义和用法的源流演变。(4)四体书法:列出行、草、隶、篆四种字体,提供书法知识。(5)字的故事:提供与字头相关的历史典故,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6)辨析:对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词进行辨析。(7)插图:配置精美插图1500余幅,形象直观地图解字义、词义。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形音义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国家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广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好评,被誉为 共和国的《康熙字典》 。《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是《汉语大字典》衍生品种之一,将1500余万字的原版浓缩为一册,便于使用。全书456万字,全部收录原版字头60000多个。第二版根据近年来*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除参照《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字头的归部、字音、笔顺、笔画等进行调整外,还吸纳了*的科技术语,并对人名、地名、释义、例证等,进行了更新,同时严格对照《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繁简字作了必要的调整,是一部实用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国哲学研究和翻译领域的诸多专家的成果以及国外的相关成果,由正编和副编组成。正编为哲学术语正文,以西方哲学为主,同时兼顾东方哲学;既收录了古典哲学的重要术语,也收录了近现代外国哲学和流派的常用词汇,内容涉及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与哲学密切相关的领域。副编包括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名录、国外哲学及人文科学杂志目录、国外哲学机构和网站目录三个部分。正编收录的词条有39500余条,副编收录的词条有3700余条,全书收录的词条总量超过了43200条。
1997年,《夏汉字典》出版后,我即计划修订出版《简明夏汉字典》,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08年增订本出版后,我决心要出版《简明夏汉字典》,几经周折,于2010年在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我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给我配了助手,使我有信心来实现13年前的心愿。 本字典是在增订本的基础上去繁从简。所谓 繁 ,只是删去重复的例句。例如有的词条相同内容的,原选3条,今只选1条,减少篇幅,降低成本。版本由豪华精装变为普通精装,由大16开本变为普通16开本,而词条内容不减少,还增加3个新宇词条。
本书至今仍是普遍使用的英文版梵文词典,并且还是研究和学习印欧语重要的工具书。威廉斯从1851年起,间断地从事编纂这部词典的工作,而从1858年起,全力投入这项工作。1872年完成词典编纂,出版版。此后他继续从事增订工作,直至1899年完成增订版,收词量达18万个。 本词典的一大特点为,威廉斯依据自己的比较语言学学养,注重印欧各种语言间的同源性。因此,这部《梵英词典》的副标题是 特别参照同源的印欧语言作出词源学和文献学的编排 。本词典词条部分共1333页。
本书共收楷书单字60370个,具有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的特色,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头下列字形、注音、释义、例句。 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等形体,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 在字音方面,对所收列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反切,标注了上古韵部; 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适当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本书是《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缩印本,对审读者发现的第二版在形、音、义、例方面的讹误做了必要的更正,采用上下卷的形式,将音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调整到正文之前,查检使用更为方便快捷。
《汉语大词典》(全23册)是目前规模zui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共收四十万五千余条目,约五千三百三十万字,插图二千二百五十余幅。 《汉语大词典》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荣获第?届国家图书奖。本书前十三卷(包括《附录 索引》一卷)编纂历时十八年,先后有一千余位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此项工作。从198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卷,至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出版《附录 索引》卷,本书前十三卷面世二十多年来,国内外汉语和各专门学科的研究者、使用者在对其成绩充分肯定的前提下,也指出书中存在的若干不足。自2005年以来,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组织人员对《汉语大词典》前十三卷全书进行通读、整理并归纳学术界研究成果和读者意见,历经五年,编写了《汉语大词典订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们现将《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较大、音义完备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是新中国文化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该书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于1999年底正式启动,先后被列入 十五 、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被确定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第二版保留了首版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的特色,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头下列字形、注音、释义、例句。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等形体,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在字音方面,对所收列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反切,标注了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适当收
《甲金篆隶大字典》收入字头12500余个。以繁体楷书单字为领头字,在其下括号内附列相应的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所列为限。极个别形同而音义不同的字分列字头,用序号区别。每一面的字头和简化字均依次在边框出现。本字典收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形34900余个,在相应的字头下亦按此顺序排列。每个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形下标明出处。出处名太长的用简称,与简称相应的全称见书后所附《主要引用参考书目》。出自许慎《说文解字》的字,引用《说文解字》原文后,酌情作字形解说。个别非《说文解字》的字也稍作字形解说。
本书是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辞源数据库为基础,爬梳中国近现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780多种文献(包括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科技刊物、专科词典等)汇编而成。主要收录1840年至1949年间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本族新词,包括语词类、历史文化类、科学技术类词汇,总约43000余条。 本书以现代汉语通用词汇为正条,广泛收录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同义词、异形词作为副条,辅以简明释义,并提供翔实、精当的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语源书证,结合精确的时间界定,立体地呈现了汉语外来词形态、语义演变的过程。书后附录有 来华外国人名汉西对照表 西学东渐大事记 主要引用文献目录 等,为现代汉语的形成提供溯源资料,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研究提供指引和参考。 本书是阅读近现代史料文献的***工具书,也是近现代汉语外
《汉语图解词典》是一本适合所有阶段汉语学习者使用的工具书。 本词典把词和短语按其语义关联分为15个主题,用图解的方式解释词语,帮助学习者轻松地达到学习效果。主题主要根据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划分,涵盖生活方方面面;主题下细化出142个话题,共收录约4200个常用词语,每个词条与图对应,注有拼音和英文释义。大量图片生动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兼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元素,为读者提供全景式的中国体验。 本词典附有中文和英文索引,中文索引中注有繁体字。同时配有网络版,通过趣味动漫和人机互动,为学习者提供词语听读、跟读、汉字书写和词语查询、游戏等多媒体辅助学习方式。 本词典具有如下特点: 一、收录的词汇不局限于表现单一文化,既突出中国文化元素,也兼顾西方文化元素; 二、
一、本年鉴是部中国翻译年鉴——《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双年鉴问世后的第三卷,除《翻译教育培训与研究机构》的调研材料引用了2011年新年伊始的数据外,内容都是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我国翻译界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行业管理、翻译技术、社团活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二、本卷篇目、栏目的设置基本沿用上卷,只对个别栏目作了小幅度调整或细化。主要有:(1)《翻译组织与机构》篇目下,为便于查阅,不再把《中国内地部分翻译服务企业、翻译技术机构名录》作为《翻译服务与技术机构》栏目的独立条目,而把各翻译服务企业、翻译技术机构直接作为条目收入,并列进目录。(2)随着翻译事业的发展,翻译服务的领域和概念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为真实反映这一变化,本卷把《翻译工作概览》篇目下的《翻译产业领域工作
采用分类编辑法,设有特载、重要文献辑存、综述、文化发展概况、纪事、部属单位文化发展、地方文化发展、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文化统计数据、文化机构人员等12个类目。力求全面准确反映2014年度全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书前有彩插,书后有内容分析索引。
当我们把眼光落在美术史的卷册之上,以当代为基点,往上追溯历史,广东地区实际上有着源远流长的绘画传统。岭南温润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的人文环境长年累月的沉淀,或隐或现地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泛舟史海,唐有南海张询之“善画吴山楚岫”;明有颜宗“天趣不可及也”的平远清淡山水;清有顺德人黎简“泓峥萧瑟,实不可言。剡溪归棹,余情邈然”的审美追求;乃至于居巢、居廉“于两粤独树居门一帜”的花鸟画风;后由岭南画坛整个体系的崛起,荡觞百年遗风。诸此等等,为当今岭南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厚实的传统铺垫,终究成就今日广东画坛煌煌之象。先人的深厚文化沉淀给予了岭南画家文化语境上的自信与动力,19世纪以来广东作为开放门户的身份又使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在各个领域无所不在,这些因素从主观与客观双方面推动了岭
部汇通古今,展示汉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区别及变化的中型词典。读者可以了解到,哪些词语或意义古今通用,哪些仅见于古代,哪些出现于现代。 阵容强大的编纂队伍。著名高校的科研、出版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携手合作,前后历时八年。 全书收条目45000余条,其中单字15000余条,列举例证近200000条,内容丰富多样,涵盖面广、信息量大。 字形、字音主要依据现代规范,兼顾历史现状。书后备有征引书目表及相关的附录,查阅方便,十分实用。
《大辞海》是一部特大型综合性词典。按照学科分类编排,共38卷(42册),分别是:语词、哲学、宗教、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军事、经济、管理学、民族、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文物考古、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教育、体育、语言学、文化新闻出版、数理化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机械电气、化工轻工纺织、建筑水利、交通、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共收录词目28万条,5000万字,图片8000幅。它以《辞海》为基础,不仅充分反映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和知识,同时还介绍世界各国的知识和信息,展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面貌,是我国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语言文字等学科名词、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