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2版)收录唐及五代241位诗人的作品1035篇。选诗数量多、范围广,皆为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诗作按照诗人出生年月先后顺序编排,列有诗人小传,介绍其生卒年、籍贯、经历、著作等。刘学锴、周啸天、钟振振、魏耕原、管遗瑞等80余位专家学者逐篇分析了所选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意蕴和艺术特征,能够帮助读者领略唐诗之美,提高对古典诗歌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该辞典共选取了唐、五代、宋著名词人185家,词作700余首。这些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直到今天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养分。该辞典邀请了160位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彩赏析,以便提高广大读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
旧版热销热评连接 元曲鉴赏辞典(旧版已停产) 元曲鉴赏辞典收录元代136位曲作者及无名氏的散曲和戏曲作品700篇。正文含有曲作原文、作者简介、注释、鉴赏等内容,附录包含《散曲常识》《元曲文献》《曲谱及论著》《元散曲常用曲牌简谱》等。选曲范围广泛,精选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体现不同风格流派的曲作,包括《全元散曲》等总集没有载入的作品,既充分反映了元曲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为了帮助曲学爱好者充分地领略原作的情韵之趣和艺术之美,增加曲学知识,我们邀请120余位专家学者对所选作品从思想内容、情感意趣、曲式特征、曲学史意义等方面逐篇进行了赏析,以飨读者。
该辞典收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诗作及歌谣近700篇。所选诗歌均为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内容题材、体裁样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卓有建树,流传既久且广,陶冶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者。180余位专家学者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情感意蕴等方面逐篇进行了赏析,可以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
《元曲鉴赏辞典》是我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主干产品。共收一百三十五位元曲作家的作品,其中小令五百四十四支,套数四十五套(含三百一十九支曲),杂剧一百三十七折(涉及八十八本,含四百六十四支曲)。共有篇目七百十二篇。鉴赏文章由王季思、王运熙、王水照、蒋星煜、隋树森等撰写。新一版以该书的第二版为基础,通过各种数据库的检索,订正文字包括注释方面的错误,对全书100多张图片一一审核,删掉质量不高的图片,补充新的图片,对附录进行修订,以期反映近年来的元曲研究成果。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全新改版,以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
本书是在旧版《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一书基础上做的升级改造产品,是新改造的 文学经典鉴赏 系列丛书之一。 文学经典鉴赏 系列旨在对中国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文学经典著作进行饶有趣味的赏析,以求帮助现代人从众多优秀的古代文学经典中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诗经》是中国文学*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流传的305篇诗歌,被誉为是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之一,对后世中国文学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入《诗经》所有篇目计305篇,由古典文学名家逐篇解析思想艺术特色,帮助读者领略诗经特有的赋、比、兴手法,体会其生动的描写、朴素优美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是一本适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阅读的古典文学读物。
《教材版古典诗词鉴赏辞典》选取了先秦至清代124位诗人的诗、词、曲(包括散曲、杂剧)共340首,涵盖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所有古诗词。每首诗词包括 原文 注释 鉴赏导示 鉴赏 鉴赏要点 等六部分。配有精美插图,内容全面,能够满足中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需求。
本辞典收录340余位诗人的作品约1200首。这些诗歌上起金元,下止近代。元明清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社会变革,不少生活内容、文化思想,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同时,五、七言,古、近体作为成熟的诗歌体裁,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诗人们运用这些体裁去反映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真伪、善恶、美丑,佳作累累,美不胜收。
本書是一部篆書字形資料的匯集,采用了《康熙字血》部首檢字法的编排模式。 (篆書)是漢字古文的統稱,包括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秦代的小篆以及漢印通用的繆篆等。各個歷史時期的篆書,結體特徵是不同的,在社會發展傳承過程中,字的形體也多有變异。篆書多體,一字多形,造就了亘古字苑的燦燜景象。 本書所收篆書形體資料有甲骨文、大篆、小篆、繆篆等。人编的字形許多見諸明清及現代篆刻家的作品之中,其字形有的襲於古樸的大篆;有的取法於小篆或參以繆篆;有的不為成法所囿,作了筆畫增减叠曲或結體變化;有的另取篆法,擴其疏,緊其密*曰體飄逸,婀娜多姿。 為了便于讀者瞭解諸體篆書字形之差异,凡首字之下有甲骨文者,甲骨文列於前,其他篆文排於後,中間以圆點相隔;并附《小篆、大篆部首字
本辞典收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诗作及歌谣近700篇。所选诗歌均为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内容题材、体裁样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卓有建树,流传既久且广,陶冶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我们邀请180余位专家学者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情感意蕴等方面逐篇进行了赏析,以飨读者。
本辞典收录唐及五代190余位诗人的作品1000余篇,选诗范围广泛,既收入了一些大家,名家之作,又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更全面地体现了唐诗风貌,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名家辈出,灿若繁星,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汉语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本书收录了婚联、寿联、贺联、赠、挽联、节日联、名声联、居室联、行业联、巧趣联等10类1121副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对联作品,时间上跨越以古代、近代作品为主,也涉及现代、当代,具有相当的厚度和广度。 在本书中,评联名家们用生动笔墨,详实独到的品评,给我们展示了名联的之妙,名家之巧。读后,不仅能增长知识、 获得艺术享受而且能提升品味、提高修养。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本书由唐圭璋、钟振振主编。精选唐宋词经典作品,由程千帆、霍松林、钱仲联、沈祖棻、唐圭璋、吴调公、吴小如、吴熊和、吴丈蜀、夏承焘、叶嘉莹、阴法鲁、袁行霈、钟振振、周振甫等一百六十位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赏析。*终把这部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该书选材精当,行文典雅,注释严谨,文笔优美。既可赏析又可查阅,既是读物又是工具,不但保证了一般读者欣赏之所需,而且能满足大中学生以及语文工作者的查考要求。 古韵清辉,于灯下细细品读;穿越历史,领会古人点滴心情。在当下喧嚣的世界里,让我们从古典诗词曲赋中汲取一份营养,获得一份宁静。
本辞典收录200余位作者的300余篇辞赋。这些辞赋上自战国,下至近代,包括诸如屈原、宋玉、贾谊、司马相如、张衡、曹植、左思、江淹、庾信等人的代表作。所选作品风格多样、形式丰富,充分反映了辞赋这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所选辞赋由霍旭东等百余位中国古代文学专家逐篇进行了注释和分析鉴赏,以帮助读者提高对古典辞赋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诗律、词谱和曲牌是《中华韵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诗律所列十六式,包括了律诗、绝句的全部标准格式。以往各地出版的《诗词格律》,*多的只收选词牌150个。《中华韵典》作为一部完整和系统的工具书,根据《钦定词谱》、万树《词律》等优秀版本整理考定,改用平仄声调新式标注方式,收录词牌400谱,基本上囊括了传世的所有词牌。为满足部分人士的需要,再遴选有代表性的曲牌五十阕。书中,我们还附以旧时的诗韵、词韵和曲韵。诗韵择用通行的《佩文诗韵》,词韵采用被词家奉为圭臬的《词林正韵》,曲韵选人*规范的《中原音韵》。如此,特为方便旧体诗词作者和爱好者检索之用。诸如此类科学合理的编排,使这部新型韵书既可供现代人实际运作,在形式上又同传统韵书相似,无论对新旧体诗人,还是现代歌词曲艺创作者,都极具实用性。
本词典从中国历代诗词曲(指散曲,不含戏曲)作品中,编选对仗句16000余条,并对其类格、特点等略作说明。所选对仗句在时间上上溯汉魏六朝,下及近当代,跨度两千余年,所涉作者五六千人;内容包括写景、咏物、抒情、哲理、讽喻、谐谑等,举凡湖海山川、风花雪月、人间万象、世情百态,均有反映。对对仗类格、特点等所作说明,力求准确、简要,避免面面俱到、字字落实,既节省篇幅,又能给读者以较大的赏析空间。全书采用简体字,如有歧义则酌情选用繁体字。本书是对古诗词宝库中精彩对仗句的集中展示。作者从浩若烟海的诗词曲典籍中穷究搜罗,披沙拣金,为读者奉献出这本囊括古今的好书,既可作诗歌爱好者徜徉诗国胜景借鉴赏读的范本,也可供相关工作者作参考检索的资料。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肩媲美,自有其魅力。本书有以下三个突出特色:首先是入选作品突出 休闲 二字。所选近400首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代表作,同时又具有趣味性,读后既可窥元曲全貌,收到 一脔全鼎 之效,又可以怡情悦性,陶冶情操。其次是入选作品按内容分为 风物即景 名迹览胜 等八类,便于读者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也便于将内容同属一类而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不同的作品加以比较鉴赏。三是鉴赏文字对作品思想艺术性的阐述烛幽达隐,既有深度,又力避繁琐考证,具有可读性,活泼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