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垃圾分类科普读物,全书共四章,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垃圾的产生、垃圾的分类,垃圾的收集,垃圾的回收利用,以及国内外的垃圾分类的经验等基本知识,并重点科普了生活垃圾后续的处理方式、回收利用和资源的转换方法。帮助读者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增强公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并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飓风、龙卷风、暴风雨等等都是自然灾害。它们频频发生,给人类制造了数不清的灾难和损失。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生成、发展和表现的吗?《飓风 龙卷风 超级风暴》就以动漫的形式向青少年读者们讲述了有关它们的真实的故事,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大自然。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5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有四章,包括天灾之成因、中国天灾之深广度、天灾流行对于农村经济之影响、天灾之预防及其救济等部分策,详细分析了气候变迁便器与旱灾、蝗灾、风灾、霜雹等天灾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与水灾的关系、地质条件与地震的关系等,梳理了历史上水旱灾荒的深度与广度,并提出天灾的根本预防方法和灾后赈济,强调在应对天灾时要破除迷信。
存在于普通大众身边的辐射有哪些?辐射在工、农业及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普通大众在接触这些辐射时该如何防护?辐射和核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及其对环境和健康有哪些影响?万一发生核与辐射异常事件时,普通民众应该如何自我保护?2011年3月,在发生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哄抢碘盐现象折射出目前公众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出版一本适合普通大众的电离辐射普及读本,让人们更多地认识辐射和了解辐射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放射生物学和放射卫生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本书融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识于一体,在参考外相关学者的著作的基础上,告诉普通民众如何应对核或放射突发事件。全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提高了通俗性和可读性。
罕见的山水奇景与独特的民俗民情、失落的古文明与珍贵的文明遗存,悬念重重的地球之谜与千奇百怪的地球之最……世界的多种之美在这里汇聚、碰撞出一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诗。以灵动的文字勾勒出中国人的山水长卷,以焕彩的图片讲述东西方的地理象征。1500多个绚丽多彩的地理景观,4000余幅美轮美奂的摄影图片,260万字1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编织出一次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 长的洞穴长达252千米,智利沙漠中的"世界旱极"91年中没有落过一滴雨……地球在亿万年的演变进程中孕育了无数奇迹。细蠕蛇的身体比普通的铅笔芯还细,土莲的大圆叶直径可达4米……生物界的奇异令人唏嘘小已。有人滴水未进苦苦挨过了18天,有人遭遇7次雷击却幸存下来……人类潜能是否真的没有极限?"世界摩天大楼"的桂冠在全球各地迅速传递,最聪明的机器人"乔治"忙着同时
如何预防灾难以及减少灾难损失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灾难事故防患于未然是人类应当永远铭记的真理。灾难让人不能承受却必须承受,惨象使人不忍目睹却不得不目睹,照片上是灾难场面的凝固,是嚎啕之后无言的寂静。本书透过摄影师冷峻的镜头,对人类近200年来的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难与事故灾难案例作一客观的记录,阐述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详细分析灾难发生的前因后果,告诉人们灾难背后这样那样的故事。
环境污染,雾霾严重,你是否立志于当个环保达人?等等,在行动之前,你先问问自己,你了解我们的地球到底有多少?如果你以为臭氧洞是某个山的洞穴,如果你以为食物链是一个线上餐馆的链接,如果你以为绿色革命是最近发生在格陵兰岛上的某个战争——那么你需要这本书给你洗洗脑!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掌握有关环境的主要知识,比如生命社区、食物链、农业、人口膨胀、垃圾处理和回收、森林砍伐、臭氧消耗、全球变暖,环境保护,甚至你还能接触到更高深的话题,比如人口动力学、热力学和复杂系统的行为等。读完此书,你会知道保护环境的依据,你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热爱地球的真谛! 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习地道的理化专业英语。 原版英文倾力呈现,适合海外留学学生参考使用。 专业的科学漫画作家、
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地球。宇宙无垠,地球是一叶扁舟,人类应该同舟共济。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对待环境的态度,表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幸福生活不只在于衣食享乐,也在于碧水蓝天。
25堂生态实验课/做中学丛书,(美)詹妮丝?范克里夫 著 韩笑 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新华书店自营店】 作者 (美)詹妮丝?范克里夫 著 韩笑 译 原价 ¥20.00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2-01
《“蓝钥匙”科普系列丛书》共6册,以动漫作品中的两个主角“小书虫”和“阿龙”游览海洋、参观海底世界的过程为主线,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海洋文化知识,重在突出“以海
《大气的奥秘》介绍了大气、气压和风、缤纷四季、空间天气、气候变化等内容,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得简单明了。《大气的奥秘》为广大读者,尤其为青少年朋友打开了一扇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思维
24堂星座实验课/做中学丛书,(美)詹妮丝?范克里夫 著作 林文华 译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新华书店自营店】 作者 (美)詹妮丝?范克里夫 著作 林文华 译者 原价 ¥20.00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2-01
本书根据小学4-6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以我国46个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文件为依据,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4-6年级小学生直观而生动地展示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投放、垃圾的再利用等知识。
张德林和李军主编的《青浦区农业气象服务手册》详细介绍了青浦区的农业气候资源,主要农作物、养殖业的生产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本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的气象
人类若要生存,离不开条件,而这些条件都是地球母亲提供给我们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先后出现,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更高的阶段,而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一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绿色植物减少,稀有动物灭种,大气污染,河流污染,资源锐减,水土流失,生态失衡而旱涝灾害、火山、地震等灾害也变本加厉地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活伴我行:地球我的家园》为读者介绍了我们当前的生存环境以及如何去爱护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人类消失也许对文明是个灾难,但对这颗已存在46亿年的星球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用科学的角度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消失,那么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黑夜将还原黑夜的本来面目,3天之后,地球上将不再有繁华的不夜城,所有电力系统几乎全部停止运行; 5天之后,食物开始变质,大量宠物饿死,鼠类和蟑螂开始横行天下,但最终伴随食物的全部腐烂消亡,猫科动物会不断进化,成为食物链的顶端。 1年之后,各个城市建筑分批次地倒塌,大部分城市陷入失控的火海以及汪洋之中; 10年之后,城市彻底被动植物占领,杂草丛生、野兽四处流蹿; 100年之后,人类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文明基本消失殆尽,书籍、光盘都变成尘土,《蒙娜丽莎》等艺术珍宝也化为灰烬; 500年后,地球上甚至连一幢人类建筑也找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合成了110多种元素。尽管有关元素的图书已经出版了一些,但是本书还是凭借以下的鲜明特色脱颖而出:一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描述了元素的本质;二是不像常规书那样罗列事实,而是抓住关键点给予深刻说明;三是突出描述了各种元素和生命体,特别是人体的密切关系,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结合的角度带给我们无穷的启迪。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本书是体验新科学系列之一,讲述了关于111种元素的新知识,对于有关知识的关键点进行深入说明。图文并茂地讲述小故事,避免对事物的简单罗列,引导读者轻松理解元素的本质,并详细说明了元素和生命体的密切关系,真正让读者大开眼界!通俗易懂,适合大众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