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地震、火山时有报道,人们十分关注地球究竟是在怎样活动着。新兴的板块构造说把大陆和海洋当作一个整体,将全球划分为若干板块,是板块的新生、漂移、俯冲和碰撞激起了地震、火山,撕开或关闭了大洋,升起了山脉,移动着大陆,影响气候变迁、海面升降、生物演化和矿藏生成,等等。板块学说源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经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业已成熟。 本书通过讲述科学家为板块学说奋斗的艰难历程,介绍板块学说的由来和发展以及科学家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宣扬他们善于跨学科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在古代不同民族的先民那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意义。以往介绍星空的书,大多是介绍古希腊传统的星座及其故事,即使涉及中国古代星名,除少数几个如牛郎织女的故事具有故事情节外,其余大都不知中国星名的含义。为了弥补这一缺撼,《泄露天机--中西星空对话》一书,采用30个对话的方式,将中国的大多数星座与古希腊的48个星座对应起来。因此,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认识中国星座,了解中国星名的含义,同时也可以从中认识与其对应的希腊星座,以及星座本身所隐含着的中西文化历史上的神话故事。 本书力求浅显和生动,作者沿着一条精心选定的主线,从最浅显的星座知识入手,讲述星座中一个个神话故事,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星座知识,熟悉各自喜爱的星座。 本书适合于各种文化程度的成年人以及青少年读
黄羊、马鹿、狍子、山鸡以至东北虎、红狐狸……纷纷倒毙于枪口下、药饵旁。血光、哀鸣、垂死挣扎、盗猎者兴奋与贪婪的神情,毛发毕现,如在眼前。草原在退化,风沙在进逼,野生动物数量在锐减,人啊人,你的命运何以堪?!……
比较详尽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历史演变、地理环境、文化教育、风俗民情,从旅游角度侧重描绘了世界各地的锦绣山川、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民间传说、旅游文化、生活习俗、珍禽异兽、宝树奇花、土特名产、佳肴美味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笔细腻,形式活泼,每本图书都有其独到之处。这套丛书对于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状、国情和民俗、旅游景观和文化都大有裨益。它既是广大读者的知识之友,又是旅游者的向导。为了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满足出国观光旅游需要,作者将“世界列国志”中的朝鲜、韩国、蒙古、文莱、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尼、东帝汶、印度、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俄罗斯和新西兰等18国12本图书的出版专有权转让给我社。
本书重点讨论了广东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征、孕灾环境,各类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减灾对策。全书共分十二章,章论述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危害及减灾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论述广东的孕灾环境,灾害特点和规律及其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第三章论述广东各类自然灾害史;第四章论述广东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灾害;第五章论述气候灾害,包括干旱、低温阴雨和冷害;第六章论述水旱灾害和水土流失;第七章论述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湖和赤潮灾害;第八章论述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地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第九章论述趋势性灾害对广东的可能影响,包括海面上升、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潜在危机;第十一章论述广东自然灾害区划;第十二章论述灾害预测和减灾对策。 我们
《九洲》第三辑为历史地理先秦专号。共有十六篇论文,按基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部分围绕《禹贡》有关大禹传说与九洲之画的,有刘起于,胡阿祥、曲英杰四篇论文。第二部分是殷商卜辞专题。文章大都以卜辞为基本文献,对上古地理问题考订辨析,其中为绕宗颐先生提交的四篇论文(并作两篇)学术价值较高;第四部分是关于固代西周都域及各列国都域,疆域论文,一篇单列内容是古钱中地名研究。本辑论述集中,作者为历史地理领域专中青三代学者,从不同侧面论述先秦地理,学术价值,其中对《禹贡》及九洲之画问题的讨论。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当前环境污染学方面新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讨论了当前一些新的环境污染源,如食物污染源、人的自身污染源、室内污染源、战争污染源;尤其讨论了环境污染物引发生物体的某些微观的变化,包括环境污染物引发的生物畸变或变异、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免疫系统的影响而导致各种奇异怪病与癌症、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生殖系统的干扰与破坏作用以及环境污染对人大脑及中枢神经的影响作用等,同时也对当前流行的非典疫情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既有生动的实例,又有较严谨的理论,同时注意了知识性、趣味性与普及性的结合。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大专院校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的教学与科研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关心环境保护事业的非专业人士的高级科普读物。
黄羊、马鹿、狍子、山鸡以至东北虎、红狐狸……纷纷倒毙于枪口下、药饵旁。血光、哀鸣、垂死挣扎、盗猎者兴奋与贪婪的神情,毛发毕现,如在眼前。草原在退化,风沙在进逼,野生动物数量在锐减,人啊人,你的命运何以堪?!……
中国传统政治推崇仁义教化。这一观念起源于史前时代。在史前文化融合过程中,古人逐渐摸索出礼乐教化是融合不同文化系统最有效的途径。夏、商时期,中国政治生活进一步向礼制方向发展。到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不但从制度上构建了宗法社会秩序,而且从行为规范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礼仪。周礼确立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德治与教化原则,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象征。周礼的具体内容经后人的整理与丰富,形成了《仪礼》《周礼》《礼记》三种典籍。春秋战国之后,它们成为不同时代思想家们阐述政治理想的重要根据。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在关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在儒家文化发展演变中,关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用《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对知识分子进行熏陶,使他们熟悉经典所承载
《易学与生态环境》主要讲三个内容:一是易学中的生态环境观念,发掘易学中的生态环境思想。二是在易学影响下,中国古代生态环境思想的发展历史。三是面对当今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如何借鉴历史经验治理环境。这样的内容安排是想让读者既了解古代人的优秀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发展史,又了解当今面临的环境形势与对策,从而启发读者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提高人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人类发展到今天,谁也不想自己毁灭自己,那么就请你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吧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的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二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