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数字通信系统为重点讨论了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同时对模拟通信系统和相关数学基础给出了系统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线性系统分析、概率及随机过程、幅度调制与角度调制两类模拟通信系统及其噪声性能分析、模拟数字转换、数字调制、多维数字调制、限带信道中的数字通信、多载波通信与OFDM系统、信息论、纠错编码、衰落多径信道数据传输及扩频通信系统。全书提供了许多实例以突出所述理论的工程应用,各章还配有大量难度不等的习题以及上机习题,帮助读者检验并巩固所学内容。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分析与设计通信系统提供参考。
SIP是IETF提出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用于在IP网上建立、修改以及终止多媒体会话或呼叫。 本书是目前此类技术方面较为系统的专著。结合作者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从SIP起源到SIP特征,从SIP基本结构到SIP应用,从SIP在固定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到移动领域中的应用,从SIP协议测试到SIP开发部署,从SIP产品现状到未来的展望,都进行了论述。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做到内容全面、叙述清楚,又注意一些的协议、规范及学术界、工业界研究进展,同时还非常注重实用性,对具体的SIP应用、开发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本书体系完整,内容大致根据协议分层结构、按照自底向上的顺序组织;全书理论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实例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通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培训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之用。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全书共分9章: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用途;第2章介绍了与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直接相关的噪声,以及它的产生、来源、影响、表示方法和计算;第3章介绍了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对象;第4章讨论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接收点的电平估测方法;第5章介绍了现代侦察接收机的基本体制——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它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第6章介绍了各种侦察和监测接收机,以及接收机的数字化、软件化和虚拟化问题;第7章对接收机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第8章讨论了侦察和监测的各种功能和通常的实现方法;第9章对侦察和监测功能中的测向和定位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讨论。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无线电通信的管理人员,从事无线电监测、通信侦察和通信
《PROFINET工业通信》主要内容包括:端口MAC地址、恢复出厂设置、端口统计数据、循环数据交换、非循环数据交换的序列、多播通信关系(MCR)、下载组态数据到控制器等。
业务问题与不合格的数据质量期望指数直接相关。有缺陷的信息生产过程造成了阻碍关键业务目标成功实现的风险。通过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够消除这些缺陷:从始至终控制信息、生产过程的质量,以确保在产生实际影响前,对缺陷做到早发现,并按次序修复。《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精)》分享了理解低劣数据质量影响的基本原则,并指导管理者和实践者以相同的方式交流、获得支持、规划和建立数据质量计划。《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给业务影响分析、数据质量指标定义、检查和监测、修复以及数据质量工具的使用提供了模板和流程。《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讨论的复杂难解问题,给实际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特点包括:(1)阐明了如何制定和执行数据质量计划,从初步想法与表述到维护与持续性度量。(2)研究了数
本书紧紧围绕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发展前沿的热点问题,依据PON技术的标准,以PON技术与应用为核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和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原理,并通过3个完整的应用案例介绍了应用实践的成果。本书材料新颖丰富,覆盖面广,行文通俗易懂,技术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主导思想始终贯穿于全书。本书适合电信部门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阅读和参考,同时适合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专业课教学使用。
《云数据中心基础/华晟经世ICT专业群系列教材》共介绍7个项目,项目1为云数据中心认知,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的特点、体系结构、云数据中心和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绿色数据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项目2介绍了云数据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的指标、基础设施的规划以及云数据中心的优化策略。项目3介绍了云数据中心的硬件选型,主要包括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介绍和选型。项目4到项目6则重点介绍了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运维技术,以及KVM虚拟化的搭建OpenStack的搭建,Zabbix、Puppet、KickStart搭建,项目7则介绍了Docker与Kuberes容器技术,其中详细介绍了Docker与Kuberes的搭建和实现。
《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管理研究》在综合外关于网络信息生态、网络信息生态链以及价值管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的概念体系,并以此为中心,对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以及价值分配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管理研究》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业务、管理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超分辨测向的理论、算法以及一些提高测向精度和测向速度的技术,总结了作者从博士阶段开始至今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全书共由10章组成,主要内容有:空间谱估计的研究进展、典型的阵列信号模型、信号个数估计算法、常规的超分辨测向算法、虚拟阵列测向算法、极化敏感阵列下的循环平稳信号测向算法、宽带聚焦类测向算法、阵列误差校正算法、远近场混合信号超分辨测向算法以及超分辨测向的快速算法与硬件实现技术。本书适合从事雷达、通信、导航、声呐与电子对抗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可以将本书作为、使用。
本书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发展的历史入手,讲解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基于近期开展的中国医院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调查和北京市医疗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现状调研,给出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之后结合外文献调研,探讨适合医院的网络安全框架;然后以案例为基础,介绍定级、备案、整改、测评全过程;针对等级保护2.0新标准的项目逐条解读,结合案例对比新旧标准的差异,对比不同等级安全要求的差异。本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概述、医疗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现状及建议、医院网络安全框架、医院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安全通用要求――技术部分解读、安全通用要求――制度部分解读、新技术应用安全要求解读。本书可供医学信息学、网络安全等专业的相关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