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清晰地揭示了重构的过程,解释了重构的原理和实践方式,并给出了何时以及何地应该开始挖掘代码以求改善。书中给出了70多个可行的重构,每个重构都介绍了一种经过验证的代码变换手法的动机和技术。本书提出的重构准则将帮助你一次一小步地修改你的代码,从而减少了开发过程中的。本书适合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师生的参考读物。
绘本故事的主角露比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她有一头火红色的热情的头发,天不怕地不怕,充满想象力,喜欢各种冒险。 在“互联网”的故事里,露比认为雪是冬天 的礼物,她要和朋友们一起用雪来做一个互联网。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互联网里应该都有哪些设施?网上的信息是如何传播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绘本插图童心十足、色彩缤纷,将计算思维和编程语言视觉化。全书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教孩子们学会探究问题的本质,学会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受益。 书中针对互联网的每一个知识点有配套的单元练习,还在官方网站上提供了大量互动,看似枯燥的概念其实像魔法一样有趣,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无
本书是由斯普林格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介绍物联网雾计算前沿技术的书籍,全书详细介绍了物联网雾计算发展的背景及驱动因素,系统分析了雾计算的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通信服务;从雾层管理方面,阐述了雾计算中物联网资源评估所面临的挑战及模型,分析了雾计算的分层处理在物联网超大规模系统中的作用;从雾层服务方面,阐述了雾计算隐私保护的现状和未来,描绘了隐私保护领域自感知雾计算的发展,探讨了城市物联网边缘计算;以信息物理能源系统、医疗保健领域为例分析了雾计算应用实践。
本书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 书中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本书主要介绍单片机的C51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方法,大部分篇幅是针对单片机接口芯片的C51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实例。依次介绍单片机接口芯片功能、与单片机连接电路图汇编语言程序、被调汇编语言程序、调用汇编语言的C51语言程序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本书共12章,章是绪论,介绍混合编程的方法;第2~10章针对9种特殊芯片介绍混合编程;1章介绍若干看门狗芯片的使用方法;2章主要介绍单片机与单片机以及PC机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 本书适用于C51高级语言和A51汇编语言的初学者。书中C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程序实例,为笔者多年工作积累所得,并经过实际调试。对于有基础的人,书中的模块可直接使用。本书既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各工科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单片机辅助或参考资料。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强调从总体结构、系统分析这一角度来研究计算机系统,对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经典定义是在1964年由C.M. Amdahl提出的,具体描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是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本书系统地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知识,内容实用而丰富。
μC/OS-III是源码公开的商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由的μC/OS-II发展而来。μC/OS-III针 对以ARM Cortex为代表的新一代CPtJ,面向带有可用于级查表的硬件指令(如,前导零计算指令)的 CPU的嵌入式应用。μC/OS-III允许利用这类高端CPU的特殊硬件指令来实现高效的任务调度算法,而无须 使用μC/OS-II的软件任务调度算法,而且μC/OS-II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从核心任务调度算法的改 变来看,μC/OS-III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嵌入式RTOS内核。从μC/OS算起,该内核已有20余年应用史,在诸 多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JeanJ.Labrosse所著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在保留对实时操作系统基本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详细讲解μC/OS-III相比μC/OS -II所做的大量扩展与改进,如同时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和基于级的可剥夺型任务 调度算法;用系统任务来处理中断队列以缩
本书以TI公司的TMS320VC5402DSP为基础,详细论述了DSP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特别是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DSP的应用程序。本书共分10章,~3章介绍了DSP的发展、原理结构及片上外设;第4-5章介绍了5402DSK板和DSP硬件电路的设计;第6-7章介绍了DSP的C语言编程和CCS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第8章介绍了GEL语言及其在DSP调试中的作用;第9章为实验篇,以5402DSK为基础,针对5402DSP的片上外设,设计了一些典型的实验,对每个实验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每个实验都给出了C语言的参考源程序,而且都调试通过;第l0章给出了3个DSP综合应用设计实例,分别从软件和硬件角度出发对DSP应用开发的典型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电子类专业本科生的DSP系统学习教材,也可供从事DSP技术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学校的教师阅读参考。
本书针对目前通用流行的DSP嵌入式处理器,通过大量实例精讲的形式,详细介绍了DSP基础模块与综合系统设计的方法及技巧。全书共分3篇20章,篇为DSP基础知识篇,简要介绍了DSP 硬件结构、指令系统、CCS开发工具、硬件系统设计及调试方法,引导读者技术入门;第二篇为DSP常用模块设计篇,通过11个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DSP嵌入式各种开发技术和使用技巧,这些实例基础实用、易学易懂;第三篇为DSP综合系统设计篇,通过数据采集、语音通信、多媒体、软件无线电以及数字电话5个工程实例,对DSP常用模块进行了综合应用设计。经过此篇学习,读者设计水平将快速提高,完成从入门到精通的飞跃。 本书语言通俗,结构合理,实例典型热门,工程实践性强。本书不但详细介绍了DSP的硬件设计和模块化编程,而且提供了DSP应用程序设计思路,对实例的所有程序代码
本书以两轮智能移动机器人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为典型项目,采用AVR系列单片机作为两轮移动智能机器人的控制器,按照小型两轮机器人制作的工作过程展开教学与实践,通过循序渐进构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和控制软件,将AVR单片机的外围引脚接口特性、外围扩展电路、内部结构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等知识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结构,解决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等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抽象与难学的问题。 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的“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电子制作的实践教材和相应专业的实验配套教材,同时还可以供广大希望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和C语言程序设
本书是全球首本系统论述ARM Cortex-M0处理器及其编程的图书。本书既有ARMCortex-M0处理器内核、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的详尽论述,也有指令集、编译器、软件开发的基本论述,甚至也涵盖如何定位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和软件移植等方面的知识。本书适合的读者对象包括:嵌入式产品设计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电子爱好者以及学习嵌入式系统课程(ARMCortex-M0)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等。
本书系统讲解MCS-51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MCS-51单片机基础知识、C51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指令系统、Keil C51简介及单片机软件程序设计过程、MCS-51单片机程序开发流程、C51应用系统设计,以及极具实用参考价值的开发实例,这些例子分别是数码显示管LED、温度采集与控制、实时时钟、电子天平、步进电机驱动、液晶显示模块、串行通信、无线传输模块设计、热敏微型打印机设计、超声波测距、红外线遥控。 本书以经典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为平台,按照“基础知识—实例操作—深入提高”的写作思路进行编写,将基础知识与实例相结合,读者可以边学边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可以使初学者在较短时间内具备使用MCS-51系列单片机进行实际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书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详细介绍了51单片机各种C语言应用专题程序设计的流程、方法、技巧及设计思想。全书共分31章,章~第3章为基础知识,介绍了51单片机开发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C语言设计以及Keil 8051 C编译器知识;第4章~第31章为本书的重点,通过28个典型的C语言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51单片机的各种应用开发和使用技术,包括输入/输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存储系统与外设扩展、信号与算法实现、网络通信与传输、电源监控与抗干扰设计。全书实例丰富、代表性强,涉及领域广,每个例子都调试通过,都有具体的设计思路、硬件电路、软件设计以及程序代码分析,同时附录里专门提供了本书实例配套实验箱内容,对于读者学习51单片机的应用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本书语言简洁,层次清晰,书中的所有程序代码都使用C语言实现,
这本《TMS320C66x KeyStone架构多核DSP入门与实例精解》围绕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的 KeyStone架构C66x多核DSP,介绍了CCSV5的使用、 SYS/BIOS、多核编程技术、KeyStone架构体系以及内存管理、C6678芯片硬件及外设,并且在CCSV5 Simulator,以及C6678 EVM硬件环境下运行了bmp格式图像处理、IPC,VLFFT,Imaging Processing, HuA等实例,最后介绍了多核Boot的原理与实例。同时,也给出了多核DSP的应用,特别是在医学超声中的应用。 《TMS320C66x KeyStone架构多核DSP入门与实例精解》由牛金海编著。
本书由浅入深,由基础知识到实战案例向读者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Zynq平台进行嵌入式系统以及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开发。本书分为基础篇与进阶篇两部分,基础篇中介绍了Zynq器件、ZedBoard,并配有简单入门实验,同时针对软件开发人员增设了FPGA硬件加速等内容。在进阶篇中介绍了利用Zynq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同时对处理器与可编程逻辑接口等技术进行了详细剖析。本书提供了20个详细的设计案例,涵盖了硬件板卡、FPGA逻辑、Linux驱动、Linux操作系统、上层应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等Zynq开发中可能遇到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并在最后将前述独立案例整合为4个系统案例。本书重点突出实战,以案例为指导,配合介绍相关参考文档,协助读者尽快掌握在Zynq上进行各项设计的方法。 本书可作为Zynq初学者、软硬件协同设计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亦可作为大专院校嵌入式系统设计
本书基于PROLTEUST.8SP2软件,以实际操作过程为写作顺序,以丰富的实例贯穿全书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分析。内容包括PROFEUS软件的操作、电路仿真、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片机电路的软硬件调试技术以及PCB设计方法。 本书面向实际、图文并茂、内容详细具体、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易于掌握,可以为从事电路系统教学及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等人员提供较大的帮助。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的参考书。
本书首先详细讲解AVR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硬件基础、指令系统、开发环境以及AVR单片机C语言基础;然后讲解其I/O口打印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串行口、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扩展等模块;接着讲解其键盘接口、LCD接口、打印机接口、A/D接口、D/A接口、可编程器件接口、I2C总线接口、SPI总线接口、CAN总线接口的硬件设计和程序设计;最后讲解了MP3播放器设计、小型打印机系统、智能充电器、直流电机的控制、温湿度传感器、手持无线遥控器等综合实例的软硬件开发全过程,使读者对前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本书适合想了解和进行AVR单片机实际系统开发的读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适合大中专院校电子类专业的学生使用。
《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方法)》由麦克洛克林所著,本书在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教科书的基础之上扩展了嵌入式系统的内容,并以新颖而完整的视角看待今天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前两章讲了计算机的发展和算术处理基础知识,.随乒分别介绍了CPU结构、功能单元、性能优化、外部接口、实际嵌入式处理和计算的未来。本书不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例子来增强可读性,同时文中还穿插了许多注释框来拓宽读者的视野,其中包括一些额外的例子、有趣的信息摘要和附加的解释。书中除了包含嵌入式工程师所需的所有与典型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课程有关的主要内容外,还包括大量对目标读者有用的信息——甚至给读者提供建立和测试自定义软核处理器的机会,每一个主要的章节尾都配有思考题,在教学指南中有参考答案。《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方法)》适合于选择了计算
徐惠民、安德宁、丁玉珍编写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第3版)》以MCS-51单片机为中心介绍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便于将微机原理的学习和具体的计算机应用实践密切结合。本书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全面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接口,重点叙述了MCS-51单片机的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以及对外的接口,包括一些常用接口芯片的使用。相对于第2版增加了一章对于8086系统的介绍,使得对于微型计算 机系统的学习更加完整。《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第3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微机 原理或者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或者作为培训教材。
《片上多处理器体系结构改善吞吐率和延迟的技术》主要内容是片上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又称多核微处理器或简称CMP,已成为构造现代高性能微处理器的技术途径。《片上多处理器体系结构改善吞吐率和延迟的技术》在简单介绍了片上多处理器的基本概念后,着重于从提高吞吐率和缩短响应时延两方面探讨片上多处理器的基本技术与设计方法。同时介绍了多核处理器的编程技巧,包括线程级猜测和事务型内存等热点技术。通过阅读《片上多处理器体系结构改善吞吐率和延迟的技术》,读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片上多处理器研究的主流技术和的研究成果,为片上多处理器领域的科研和应用带来新的思路和灵感。
本书从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入手,较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MCS一51八位单片机应用技术,并对AT系列及Intel十六位机两种流行的单片机系统做了介绍。 全书共分八章。章介绍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原理、存储器的配置、并行输入/输出口及时序;第三章介绍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章讲述了单片机内有关输入/输出接口,包括中断、定时与计数、串行通信;第五章是MCS-51系统扩展技术。有存储器、串并行通信、人-机接口、A/D、D/A及相应典型接口芯片的应用;第六章讲述软硬件开发过程,介绍了开发过程的设备、工具、环境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七章讲述单片机在测控系统领域中的应用;第八章介绍了较新的具有51内核的单片机及Intel 六位单片机。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高等专科学校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类维修培
本书全面详细地讲述了单片机的原理、编程指南及应用案例,其中51系列单片机的编程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全书分为5篇38章。首先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开发概述及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接着介绍了单片机的汇编程序设计语言,然后介绍了单片机C51语言的程序设计,随后结合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各个功能部件详细讲解了单片机的编程操作,以及单片机硬件资源的仿真和程序调试。本书最后还给出了在各个领域中常用到的一些典型案例,供读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参考。 本书知识点覆盖全面、结构安排紧凑、讲解详细、实例丰富。对于51系列单片机的初学者,通过本书可以快速掌握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本书对具有开发经验的设计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